分享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书语人间 2020-10-23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儒家经典」,四书里《论语》的共读。

上一篇里,我们读到了小人和君子的本质差别:

君子对人亲厚,但并不要求他亲附自己,对人施恩,并不会要求对方感恩图报,更不会因为对方的不回报,心生怨念

这是因为君子待人处事,全凭自己的价值观去做,对谁都一样好,都是普遍的,是对全天下的。


小人则完全不同,小人对谁好都是为了利益交换,所以,有势则附之,有利则趋之。对人有亲厚偏党之私,无普遍之公。

作为上位者,不仅要对君子知人善用,还要远离和罢黜小人,不让小人有乱政的可能性。

更多内容,请戳:亲君子,远小人,何谓君子?何谓小人?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来看看君子都是如何通过求诸己来平天下的~


01.
别人会怎样对你,尽在你如何对别人

季康子曰:使民敬、忠以劝,如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善举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

季康子,是鲁国大夫。

敬,是「恭敬地对待君主」;忠,是「对国家效忠」;劝,是「相互勉励,加倍努力」。


孔子回答,

临之以庄,则敬。你治国庄重有仪,没有怠慢,子民自然对你恭敬。

孝慈,则忠。你自己对父母孝顺,没有违背,对下属慈爱,没有刻薄,德行足以成为百姓的表率,人民自然会对你忠心耿耿。

善举而教不能,则劝。对有德有才的君子,你提拔他们,让他们为国效力;对德行比较差的,你有教无类,帮助他进步。大家看你这样,自然就互相帮助。


这里的三句话,实则是对《大学》里「絜矩」之道的延伸,是儒家文化能够影响我们2000多年的根源所在。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大学》

絜,是「度量」,矩,是「尺子」。絜矩之道就是「规范、示范」,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你要别人先怎么做,你自己就要先怎么做。

比如,你如果希望别人能够孝敬老人,你自己就要先孝敬自己的父母;你如果希望别人友爱兄弟,自己就要对兄弟姊妹好;你如果希望别人互相帮助,自己就要先做好表率。


第二层,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你,你就要怎样去对别人;你不希望别人如何对你,你就不要怎样去对别人

这里的你和别人,不是相互关系,是你希望A如何对你,你就要如何对B

比如,你希望你的上级如何对你,你就要如何去对待你的下级。你希望你的客户怎么对你,就要做到别人的客户。

这样的处世方式,用现在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将心比心」


你一旦明白,并习惯用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方来与别人相处,就能不被自己的情绪、利欲和好恶所左右,进而做出有失体面的事情了。


02.
成功都是积累得来的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

孔子说,一个有学问的人,如果心术不正,是有害的。

什么是心术不正呢?

按照张居正的解释,自古以来,世间的道理,其实都很简单。

论人伦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论德行则仁、义、礼、智、信;论事则礼、乐、刑、政,可以修己,可以治人。


然而,偏偏有的人就是对此不服气,就是要提出一套新的理论,要违背正道。结果,轻则害了自己,重则害了别人。

我们平日的工作、学习、赚钱、情感同样如此,因为自己内心太过浮躁,静不下来,无法踏踏实实,潜心积累,就想着要一步登天。

一套理论不行,就去找另一套,结果就掉进了骗子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坑里去了。

因此,行正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做事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满世界找秘籍,不要只听你的喜欢的听的,很容易就会掉坑里去,赔了夫人又折了兵。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明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论语》里「为政第二」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