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月经病的认识——陈老中医系列讲座之八

 恒则成167 2020-10-23

月经的产生:是女性发育到成熟的年龄阶段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等协作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

        1、脏腑与月经

 五脏的功能是化生贮藏精、气、血、津液。六腑的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

脏腑互为表里,是气血化生之源。脏腑化生气血,既可补养先天生殖之精,又可补充胞宫周期性泻经后的气血匮乏。

五脏之中,肾藏精,精化血,肝藏血,脾生血,心主血,肺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气帅血。

五脏在月经产生中各司其职,分司着血的生化、贮藏、调节、统摄与运行。其中肾、肝、脾与月经的产生,尤为密切。如果肾气旺盛,天癸至,月经来潮;肝血充足,气机条达,则经候如期;脾胃健运,则血海充盈,血循常道。


(一)肾

(1)肾藏精,主生殖,为月经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根本。所藏之精,包括先天禀受于父母之精和后天脏腑化生之精。肾所藏先天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先天肾气盛,后天脏腑化生精血充足,精血有源,月经正常。肾气不足,或肾气衰退,月经失调,肾的生殖之精衰竭,月经竭止。

(2)肾为天癸之源

天癸,男女皆有,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并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

对妇女来说,“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见天癸主宰月经的来潮和竭止。它使任脉所司的精、气、血、津液旺盛、充沛、通达,并使冲脉在其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满溢,月经来潮。

(3)胞络系于肾,肾中精气,通过胞络的输注,才能化生月经。

(4)肾主骨,生髓通脑,脑为髓海,为元神之腑,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肾与脑共同调节着月经的生理活动。

(5)肾寓元阴元阳,为五脏阴阳之本。

《景岳全书·命门叙》篇中曰:“命门为精血之海……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提示了肾在机体中的重要作用,和肾与其它脏器的关系。

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是通过肾中阴阳来实现的。肾阴通过肾阳的温化、蒸煦作用而产生肾气。肾中阴阳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维持月经及生殖功能的正常。

由此可知,肾是通过多渠道,多位点,多层次,在月经的产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傅青主女科》中谓:“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


(二)肝

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脏腑所化生的血液,除营养周身外,其余部分,贮藏于肝。在女子则下注血海而为月经。肝的调血作用,取决于肝的疏泄功能,肝血宜调达而恶抑郁,肝气畅达则血脉流通,月经正常。

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母子之脏。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同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一开一合,共同调节胞宫,使藏泻有序,经候如常。

肝经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与任脉交汇于曲骨,与督脉交汇于百会。肝通过冲、任、督与胞宫相通,而使胞宫行使藏泻有序的功能。

(三)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输送精微,上奉于心,乃化为血。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乃多气多血之腑。胃与脾互为表里,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其所生化之血为月经基本成分。《女科经论》篇中云:“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指出了脾胃在月经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脾统血,主中气,其气主升,气能摄血,保证血循常道,月经规律。



2、气血与月经


妇人以血为本。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然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气血均来源于脏腑。

月经在产生的机制中,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能生血,又能行血、摄血。气血和调,经候如常。《景岳全书·妇人规》篇中云:“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以灌溉一身……妇人则上为乳汁,下归血海而为经脉”。这段文字概括了脏腑、气血与月经和乳汁化生的生理关系。


3、经络与月经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之气血运行路径,将人体有机地连接为一整体。

月经出自胞宫,胞宫与冲、任、督、带均有联系。冲、任、督三脉均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会,这四脉又上联十二经脉。因此,此四脉对胞宫及月经均有调节作用,尤与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故任通冲盛,月经正常。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云:“女子……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见,经络通过调节胞宫气血而调节月经。而要治疗月经病,必须了解冲、任、督、带脉的分布、运行、交接和相互之间的生理、病理状况


冲脉

冲脉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

冲脉与任脉行身前,循腹里。冲在里,任在外。冲脉起于胞中,其前行者,并足少阴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与任脉合于咽喉。其后行者,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上行者,出于足,《灵枢·逆顺肥瘦》篇中云:“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其上者,出于头颃颡,渗诸阳……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其下行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渗诸络而温肌肉”。足阳明胃经下行,与冲脉会于气街,胃中谷气盛,则冲脉之血亦盛,血海满盈。冲脉与诸阳经,诸阴经,胃经等相通,说明冲脉循行范围广,并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故有“血海”、“十二经之海”之称。

任脉

任脉有“妊养”、“担任”之意,总司一身之阴脉。

任脉起于胞中,上行绕口唇,络于下唇龈交穴。《灵枢·经脉》篇中云:“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下交承浆”。胃脉与任脉交会于承浆。肝脉与任脉交会于曲骨。脾脉与任脉交会于中极。肾脉与任脉交会于关元。凡此种种,可见任脉可取肝、脾(胃)、肾之精血以为养。凡三阴之精血皆汇于此,故称“阴脉之海”。精、气、血、津液等均属任脉总司。先贤王冰氏谓:“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妇女经、孕、产、乳均需阴液充足,故任脉为人体妊养之本,精血之海。


督脉

        督脉乃总督之意,有总领诸阳之功能。

督脉起于胞中,与任脉同出会阴,分行前后。《灵枢·经脉》篇中云:“督脉与肝脉“会于巅”。

《素问·骨空论》又云:“督脉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督属肾”,又其脉“上贯心入喉”,“起于目内眦”,与心及足太阴相通。”

从以上行经来看,督脉分别得到肝经、心经、肾(膀胱)经之相火、君火、命火资助,故有“阳脉之海”之称。

督脉行身后,循背里,至颈项,上至巅顶。再下行额中线,终于龈交穴,主一身之阳。因其贯脊属肾,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所以督脉又能维系人身元气,调节月经,并温煦胞宫,促进受孕。

任脉行人身之前,主一身之阴,与督脉交会于口唇上方之龈交穴,任督两脉交汇,贯通阴阳,任督一阴一阳,循环往复,维持着阴阳脉气的相对平衡,调节月经来潮。

带脉

带脉始于季肋,环绕一周,状如束带,故名带脉。

其与其它经脉相连,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冲、任、督三脉在带脉的约束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带脉对月经起着间接的调节作用。

冲、任、督一源而三歧,三脉皆下起于胞宫,上与带脉交会,四脉又通过十二经与脏腑相通。从而将脏腑与胞宫相联,脏腑经脉相互调节,保证胞宫蓄经、排经的功能正常。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