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同窗情 文/韩前忠

 岚山诗话 2020-10-23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同窗情

48个春秋,弹指一挥间。

48年前,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同窗,告别尊师,告别母校,满怀豪情,拥抱梦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奔向广阔天地。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学子,走成了一位皱纹斑斑的爷爷;从一个花容月貌的姑娘,走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2019年4月6日,同窗们分别从国内外,不远万里,赶到湖北大悟三中(原新城区首届高中),久别重逢,欢聚一堂,谁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情奔放,喜泪盈眶?

久别重逢,往事被勾起。

1971春,我们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新城高中。由陌生面孔变成了熟识学友,又由鱼水深情变成了分巢飞鸟。今天的欢聚勾起串串往事:上学路上的相互帮助,响彻云霄的早操号角,晨曦的朗朗书声,听课的聚精会神,作业的一笔不苟,午休的鸦雀无声,课间的无聊嬉闹,就餐的瓦盆叮当,晚自习前的戏腔歌调,息灯就寝的一片寂静,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舞台表演的飒爽英姿,班报校刊的得意作品,上山砍柴的欢声笑语,勤工俭学的劳动汗水,集体踏青的扬眉吐气,军事训练的意气风发,真枪实弹的打靶场景,更难忘怀的是校长训话的语重心长,老师上课的抑扬顿锉,某些异性的春心萌动,见面末语的暗送秋波,互取绰号的调侃乐趣,挨批受训的面红耳赤,不耻下问的尴尬鬼脸…这些精彩的生活片断,令人啼笑皆非,记忆犹新,仿佛昨日。那时,我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没有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没有地位上的高低贵贱,没有工作上的成败得失,没有生活上的美味佳肴,没有感情上的喜怒哀乐,没有家庭里的悲欢离合,更没有江湖上的刀光剑影,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只有温馨和惬意,只有美好和纯朴,只有自由和快乐,只有关爱和帮助…这就是同窗情。

久别重逢,情火被点燃。

同窗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建设、人民的幸福拼搏着、奋斗着。有过挫折和辉煌,有过失败和成功,有过烦恼和喜悦,有过求人和求己…这些时时刻刻地扣动着每个人的心弦,磨炼着每个人的意志,燃烧着每个人的梦火,谁都没有斤斤计较,难都没有虚度光阴。因为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立公忘私,无怨无悔,是我们这代人的风格。随着时代的节拍,科技的飞跃,无论天涯海角,还是近在尺呎,微信成了我们沟通的桥樑,聊天的平台,才有了今天的隆重聚会。其场面感人肺腑:有能言善辩的,有促膝倾诉的,有合影留念的,有邀请作客的,有握手拥抱的,有互赠礼品的…应有尽有,无所不有。一下子把淡忘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同窗情火点燃了,烧红了每个翁妪的胸堂。这就是同窗情。

久别重逢,余生要设计。

我们虽已年近古稀,不再是祖国的栋梁,不再是事业的动力,却是国之功臣,家之福星。我们虽然饱经风霜,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但比起冤死在日本鬼子屠刀下的爷爷辈,比起三年灾害横尸荒野的父老辈,比起已到毛主席那里报到的同一辈,要辛运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因为我们搭上了歌舞升平的末班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是名句,我却异议,因为我们比起百岁寿星还剩下三分之一的光阴,还等待着我们去精心设计,不说竭尽余力,但要有所作为。缅怀前辈,培养后代,关爱他人,珍爱自己,让人生更璀璨,让夕阳更斑斓。我们的首次相聚终会散席,但不是尾声,而是序幕。我们要珍惜这一次的大团圆,期待下一次的再相逢,并且一个也不能少。因此,难得的聚会,不能是一张白纸,更不能让大家空手而归。我们精心制作了一本珍贵而漂亮的纪念册,作为永久的友情礼物。望保存下传。

诗曰:

同窗两载前世修,

离别半世面难谋。

滔滔言辞酒杯表,

脉脉情义相册留。

朝聚暮散心相照,

汝叮吾嘱语温柔。

分手并非翁妪意,

微信融解遥隔忧。

     作者简介:韩前忠,湖北大悟人,1955年3月出生。中文专业,中学教师,爱好书画写作,不少诗文载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