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窗 || 《父亲》——童话

 溪云斋 2020-10-24

父  亲

作者:童话


父  亲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窗外又飘来了那首熟悉的歌,听着这只歌,不仅思绪万千,望着眼前日渐衰老的父亲,突然想为他写点什么。翻开童年那尘封的记忆,点点父爱弥漫心头。

阳光灿烂的庭院里,一位戴着眼睛的年轻父亲,正在教一个四五岁女孩儿说“我”字: 

‘’看着爸爸的嘴,说我——”父亲边说边做着口型。

‘’你啊——”女孩儿拖着长长的童腔,就是不肯说出那个“我”字。 

‘’不是你,是我——”父亲不厌其烦地纠正道。 

‘’是你啊,小萍也说的是你啊。”

女孩儿好象很有理的样子,任凭父亲重复了多少遍,女孩儿的第一人称,始终用自己的名字代替,而父亲还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教着、说着。 

‘’爸爸,小萍也要象她们那样跳。”女孩儿指着门外那些跳绳的小朋友们说。 

“好啊,拉着爸爸的手,勇敢地跳吧。”        女孩儿的小手被爸爸那温暖的大手握着,在爸爸的鼓励下,女孩儿的小屁股一耸一耸的“跳”着,可双脚怎么也离不开地面。 

‘’爸爸,小萍不会。”        女孩儿的话里已经带着哭腔。 

“不要急,来,看看爸爸是怎样跳的。”父亲给女孩儿做着示范。女孩儿破涕为笑了,她在父亲的耐心指导下,终于学会了“我”,学会了跳,这个笨笨的女孩儿,就是儿时的我。 

我是家中的长女,在父亲的身边比较长,总感觉享受的父爱要比其他的弟弟妹妹们多些。我的家乡是个林区,父母在工作之余总要养些鸡呀猪的贴补家用,每当周末,父亲都要骑着自行车去很远的地方采猪菜,“柳蒿芽”,“灰菜”,“芨芨菜”,傍晚十分,他总是满载而归。

一次,我也要和父亲去采猪菜,还美其名曰说是帮父亲的忙,而真正吸引我的是野外生长的一种叫“酸巴浆”的植物,绿绿的叶儿脆脆的茎,吃在嘴里酸酸的,让人回味无穷。经过了一天的采撷我们收获颇丰,除了满满一袋子的猪菜和我的“酸巴浆”外,还采了好多的“黄花菜”,父亲把菜放到自行车的后驮架上,把我放到前面的大梁上,父女俩儿一路欢笑,一路欢歌……

记得我六岁那年,随父亲去天津看望生病的姑父,父亲扛着装满了玉米和土豆的大兜子走在前面,我紧紧的扯着父亲的衣襟跟在后面,在母亲的目送下我们登上了南去的列车,开始了我平生的第一次远行。

习惯了家乡的泥土路,望着城里那高高的楼梯,我怎么也不肯爬半步,每当这时,父亲都要抱着我楼上楼下的跑,现在回想起来,父亲那温暖的怀抱还是让我那样的留恋。 

十几岁的时候,我生了一场病,半夜里,父亲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去医院的路上,焦急的心情让他一路小跑,顾不得外面正在下雨,也顾不得道路的泥泞,我只感受到他那沉重的呼吸,还有那被汗水湿透的后背。多少年来,父亲那浓浓汗的气息,一直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那一幕永远的定格在我记忆的深处。

生活中的父亲寡言少语,不讲废话,有的时候母亲的一大堆的话也不及父亲的一个眼神管用,从小到大,我们兄妹几人最惧的也是父亲的这种不怒自威的性格。

一次,老姨家的孩子生病不吃药,老姨来找父亲帮忙,父亲轻轻的一句:“把药吃了”。孩子乖乖地就把药吃了,后来母亲戏称,父亲身上有“瘆人毛”,让人害怕。 

高中时期的父亲,学习成绩优秀,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我中学时的功课都是父亲在给我辅导),考入大学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家庭的现状让他没有步入高等学府的机会。爷爷早在父亲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靠继父那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很是艰难,那时三姑在读中专,老姑才上中学,家里就父亲一个男孩子,贫困的家境让父亲选择了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去赚钱养家。 

虽然父亲没有进入大学的门槛,但他博学多才,闲暇之余总是坐在那里看书,他喜欢看历史题材的,还有一些名人传记。开卷有益是他读书的信条.在他的熏陶下,我很小就喜欢看书,客厅里,往往是父亲在那边看,我在这边看。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一个能干的人,老家的几处房子都是他一砖一瓦亲手盖起来的,他干活从来不喜欢指使我们孩子,都是自己在默默的干,每天早晨起的最早的是他,晚上睡的最晚的也是他,院里院外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父亲心灵手巧,不论是电工木工还是瓦工,他都能拿得起来放得下,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会什么,很多时候他是无师自通。 

工作的闲暇,父亲最大的的爱好恐怕就是钓鱼了,带上鱼杆,约上同事或朋友,或去荒郊,或去野外,享受那垂钓的乐趣。每当这时的傍晚,我家的门外总能飘出浓浓的鱼香,那是我们在享受父亲的劳动收获。 

工作上,父亲是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以严肃认真出名,从没有想过用手中的权利去换点什么,他为人正直磊落,敢于直言,对待上司从不阿谀奉承,而对于那些溜须拍马,阳奉阴违的勾当嗤之以鼻,他这耿直的个性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父亲在安全监察局工作,主管工伤事故,工作中以严谨认真而出名,我们曾在母亲的口中听到过这一件事:

有一位谋姓的组织部部长,在我们当地也算得上是官高位显,执掌着全局干部的生杀大权,这位官员的儿子因为个人的原因受伤了,他希望通过父亲报一个因公负伤的名额,以便享受到国家的某些补助。

这事对于父亲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父亲没有这么办,他当时就把那本《有关工伤事故标准手册》往这位部长的面前一放,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走开了,把那位部长弄了个下不来台……

后来父亲的几次提干的机会都被这位部长挡驾了,部长自有他的理由:这样的人谁能领导?我都没放到眼里……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工作能力强,讲究原则,不惧权贵的人,通过这件事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父亲倔强的性格。然而了解他的人每每在私下里提起父亲的名讳,人们总是伸出大拇指,夸奖父亲的人品,这也是我们做为子女的自豪之处。

去年搬家,在整理物品的时候,我看到满满的一抽屉的荣誉证书,这些都是父亲历年来的工作成绩,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拿这些东西炫耀过,“出席省劳动模范”,“出席市劳动模范”,“出席局劳动模范”……

诸多的荣誉在父亲眼里都是那样的自然不过,他也从没有想到过用这些光环去为自己换取个一官半职,父亲的高风亮节,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做子女的我们。 

如今的父亲疾病缠身,迄今为止,已经中风九年有余,每每望着他那步履维艰,蹒跚踉跄的脚步,我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的父亲,小时候您给了我们那如山的父爱,您教会了我们做人要坦荡正直,诚信为本,您还教育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所有的这些我们将终身受益。您就是屹立于我们心中的一座灯塔,让我们不曾有迷失的方向,您是一座高山,我们须仰视才见,您是我们心里的一座丰碑,是儿女们心中那永远的蓝天。 

—— 写于2007年

“想想您的背影,

我感受到了坚韧, 

抚摸您的双手,

我摸到了艰辛, 

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 

不声不想您眼角添上皱纹,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

您只尝了三分, 

这辈子做您的儿女,

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呀下辈子,

还做我的父亲……”

作者名片:王立萍(童话),生于北方,现居成都,喜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更喜风光月霁,清新俊逸,于白驹过隙,流年似水之日,轻划兰舟,与你相逢在人生渡口,惟愿静谧世界,兀自风雅


end

 溪  云  斋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李立  冯岩    王相华   铎木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诚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随缘用稿

随缘用稿:投稿作品需原创首发,以纯文本方式发送,并附100字内作者简介,投稿三日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作者稿费由赞赏产生,发文七日为限,限期内稿费70%与您,30%留于斋用,低于十元及七日后续赏皆作斋用。合辑作品赞赏稿费留作斋用。朗诵作品赞赏稿费,平台留用30%后,余归作者、朗诵者均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