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林兴:河湾里—浓浓的乡土情结

 思与远方1 2020-10-2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题    记 

     古往今来,“乡土”是中国人深重的执念。在大量文学载体中,“乡土”是一个重要的母题。           


浓浓的乡土情结

古往今来,“乡土”是中国人深重的执念。在大量文学载体中,“乡土”是一个重要的母题。

就以近代为例,从左翼文学兴发的三十年代,出现的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四世同堂》这批典型的乡土叙述体;到七十年代至今的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又涌出了一批优质的作家与作品,如余华、苏童、莫言、陈忠实还有路遥。有力地证明,乡土是产生优秀作家成长和成功文学作品的丰富土壤和源泉。

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7月第一版)圆歌(原名王向军)创作的小说《河湾里》,深得读者关注和喜爱,由此作者打算出第二版。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源头在乡土,全书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情结。

《河湾里》背景,置于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震荡与反映最强烈的城市__上海。作者是一位70后的本地作家,见证了从改革开放伊始到建国70年上海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湾里》对上海乡土的叙述与北方民俗风俗的真实描绘,说明作者熟谙于生长或生活过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扎根之牢,思考之深,从而为本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河湾里》一定意义上开启了上海乡土文学之先,弥补了某些海派文学作品的不足。作者诚挚、平实的描述,让读者可以自然而然、身临其境的接受,这就是上海,这应该就是上海的乡土。

《河湾里》从节庆、祭祖、返乡、探亲、饮食等方面具体描绘了上海乡村特有的景象与人文,并从蛔虫钩虫病、渔业养殖等事件中穿插了乡土文化的变与不变。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向我们展现的乡村文化画卷,是美好的、醇厚的、具有情怀的,寄托了作者深挚的热爱,这也是他大爱情怀、家国情怀的奠基。

在读者眼中,“河湾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与我们看到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是有差别的。其实,上海的乡土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概念。这里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具有中国最快的城镇化速度,上海的郊区曾经都不能算作上海,而改革开放后的上海经历了飞速变革,基础建设和物质生活大大提升,直至80年代,上海的耕地已经弱化了粮食供给的功能,而义务教育的普及也使得留在乡村的人越来越少,所谓的“乡村”已经迅速被边缘化了。作者恰逢其时,我们才能有幸观摩。

这又与我们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看到乡土文化是非常具有殊异性的。鲁迅的《社戏》始于批判、出于向往;陈忠实的《白鹿原》写了宗法与时代碰撞下的恩恩怨怨。这其中有苦痛、有迷茫、有挣扎。《河湾里》主人公殷衡通过读书进入金陵,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实现事业的攀升以及际遇的改变,因为他的纯粹与大道直行,他的“乡土”才得以保留初心,成为他在时代变异中无私无畏、在各个时期敢于站在斗争一线的后盾。我们知道“看花满眼泪”有其特定的背景。那么河湾里、以及河湾里的家人,这种亲情的哺育与寄托,这种如小河流水般的眷恋,恰恰成为本文的情怀基调。

作者恰是心怀慈悲,他的“河湾里”才能温情脉脉,恰是坦荡无惧,“河湾里”才能充满光明,这与《河湾里》整篇作品透过时代的脉络、捕捉重点人群、从而敢于做出思考与批判,是一脉相承的。

2020.10.20改于《苦乐斋》

品 读 交 流

近日《思与远方》微信平台推出了朱林兴(即桑木)的《北风乍起守河蟹》一文。
此文由梨花雨(王倩)评点。我认为评点词高屋建瓴,运用诸多修辞手法,画龙点晴,言简意赅地评析了拙文的主题,写作方法,生活哲理,乡愁本质,时空变迁等,折射了评点者深厚学养和文学底蕴。此评点本身就是一篇美文(赋)。
为致谢评点者,我不怕献丑,欣然以行草书写评点词。由于字多(近二百字),尤其年老体弱,老眼昏花,前读后忘,故书写甚累,以致多有误(漏“悠扬”)。甚为遗憾,谨向点评者道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