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的努力,抵不过团队的油腻?

 老鄧子 2020-10-24
之前我们讲过,作为个体如何去油腻,今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讲讲,如何避免一个团队的油腻化。
一个人的油腻,是一个人的油腻;一个团队的油腻,是一组人的油腻;如果每个团队都避免不了油腻,那就是一个社会的油腻。
如果一个团队不油腻,那往下,它可以影响团队中的个体,让个体不油腻;往上,如果很多团队都不油腻,那这个社会就不油腻。团队油腻与否,对于一个社会,以及一个个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避免团队的油腻化,从我的角度看,这还是非常重要的。
曾国藩就饱受团队油腻之苦。
他有一段慷慨激昂的话:
“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盖已稔知之而惯尝之,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来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愆尤,丛讥取戾,而仁人君子,故不当则责以中庸之道,且当怜其有所激而矫之之苦衷也。”
这句话是一个古文,有一点绕,说的是什么?我翻译一下:
我当官儿很多年,熟悉京城官场的风雨变幻。在上位的人,生活安逸,只求名望;在下边的人,像个面团儿,直捣浆糊。对于这种官场习气,这么多年看惯了,也受够了,积郁在心,我不平则鸣。
为了改变这三四十年来黑白不分、不痛不痒的风气,我做官、说话,开始变得慷慨激昂、正大刚猛,我矫枉必须过正。但是这种积习,不会因为我一个人就轻易改变。我有时免不了考虑得不周全、意气用事,由此经常被嘀咕、被埋怨、被讽刺、被怨恨、被排挤、被打压。
所以,我曾国藩希望各位仁人君子、同道中人,别要求我只行中庸之道,而且希望怜惜我奋起矫正的一片苦心。
他一生在官场,又在中央六部清闲地坐过办公室,也在基层前线打过仗、流过血。后人只看到他的风光,却很少看到他的苦恼。
做企业也是这样,如果想基业长青,要容纳、奖励能表达不同意见和持不同意见的人。这个我是从心底是认同的。
那拎出来,具体你可能问,说,冯老师,你给我讲讲一个企业如何能做到不油腻?
第一点,一把手要有脑子。
这个“脑子”是什么?要对油腻有觉悟,不要同流合污,不要降维攻击,一定要定好底线和权宜之计。
底线,就是哪怕这个油腻的世界给我们挣这个钱的机会,我们不去挣,把底线设好。权宜之计,就是我们毕竟要在这个油腻的世界生存,我作为一个团队,哪些相对来讲可以做,可以不那么计较。
要有一个有脑子的一把手,把底线和权宜之计定好。
第二,在这个一把手的领导下,创造一个相对不油腻的内部世界
怎么创造?第一,内部可以做一些屏蔽。比如用相对细化的分工,形成团队内的屏蔽。
第二,分配好利益。你要跟团队说,在桌面上是可以挣到钱的,不油腻,也可以过上像样的生活,也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
再往下说。第三,明确底线。特别是管好身边的人。
最后,一定要多沟通,真诚沟通,要反反复复说,在这么一个油腻世界里,为什么我们的团队不想油腻,不能油腻?我们到底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一个月沟通不够,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三年,持续沟通。老员工、新员工都包括。
在创造了一个相对不油腻的内部世界之后,那第三点,也是非常重点的,就是要长期执行下去,面对各种轮回和起伏,不为所动。为什么强调长期主义?因为一个不油腻的企业文化,是需要“传帮带”和因材施教。如果有些人不能履行这种文化,就该淘汰淘汰,同时加入认同这种文化的新人,不断优化团队。
最后的最后,我不得不说,作为一个不油腻的个体,是需要长期的、艰辛的努力;作为一个不油腻的团队,那有可能需要核心的一小撮人,以及核心之外的几十个人,长期的、艰辛的努力。但是,这种对于去油腻的努力是值得的,如果说,我们所有的团队都没有这种去油腻的努力,那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差的世界。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
 我是冯唐。
 一起来听《冯唐成事心法》
周末快乐,今天7折
麦肯锡管理方法论+曾国藩东方智慧
冯唐20年成事经验积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