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标准审计怎么干?

 笔记财税 2020-10-24
有同行朋友提出,大体问题是她在审计过程中有个疑惑?那就是所在组织或公司制度流程不完善,审计标准不清晰不明确,导致内控报告完成存在各种难度。是先完善制度标准还是边做审计,边提出建议完善制度或优化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我的意见如下7个方面:
1、作为一个组织来讲,并不可能做到所有的制度流程都有,尤其是一些初创企业,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毕竟大多数创业者主要是同学、亲戚之类组成,主要靠的是信任、血缘关系维系。这种情况下,制度流程建设需要做,但不是最重要的;
2、在拥有了审计监督部门以后,说明企业已经高度重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造成的监督问题,那么制度流程作为内控管理的主要内容,就会登上历史舞台,但绝对是分层、分重要性程度管理的。比如差旅费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这些与资金流相关的制度一般企业都是比较完善的,这样作为审计人员来说,具有明确的审计标准,主要看执行情况如何即可;
3、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总是感觉部分业务管理无据可依,没有标准参照,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太宽泛,太宏观,那么就需要实操层面的制度标准,总会存在有这项没哪项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其实建议审计人员需要做两个方面的事;
第一、根据职业判断该事项存在或者发生的合理性,挖掘事项本身形成原因,搞清楚弄明白,问题出现或者存在的关键点;
第二、对事项本身发生的频率和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如没有制度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可能带来的损失有多大?或者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4、一个企业的制度流程不是越全越多越好,现实中就存在大量的企业,制度流程规范满天飞,但工作起来凭感觉靠习惯等一些约定俗称的惯性思维。我曾经经历过一家企业,虽然制度流程不规范,但靠的就是老员工的传帮带管理,整个公司发展也不是那么糟糕,还是一家上市企业,一份系统的内控体系层面的东西根本不存在。
5、作为审计部门来说,制度流程的缺失和执行,肯定是需要长期关注和推动完善的,但一个制度流程的完善需要系统策划,逐步开展,尤其制度流程的制定、评审、定稿及发布管理,都需要系统策划。
业务制度流程管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诸多强相关的部门进行协同完成,那么问题就是流程衔接管理、责任追究、绩效考核的设计到底是不是合理有效?做好了,流程顺畅,效率提升;做不好,反而成了形成部门墙的屏障。
6、作为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如何整合制度流程?如何优化制度流程?这就需要对制度流程指导下的业务结果进行测试得出,不能凭感觉下结论,尤其是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主要问题聚焦于某一方面,再结合业务调研进行审计建议的得出,毕竟审计人员的能力有限。
7、审计报告作为审计部门的作品,肯定是希望有质量、有水平、有突破、有发现,但不一定需要面面俱到,需要抓大放下,聚焦核心问题点,阅读报告的人认为不错才是主旋律,所以这个要紧扣领导要求推进;对于一些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果认为有必要深入,可以另外立项突破。
以上是我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在审计过程中经验总结。当然仅是我个人理解,需要大家不断完善和补充。

来源:内审见解(如有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