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日浮盈近4亿!年内跑步进场扫货612亿元,北上资金持仓曝光!

 私募排排网 2020-10-24

受疫情影响,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大幅下跌7.72%。市场恐慌情绪急速上升,然而各路机构资金对A股的信心不减,公募、私募纷纷出手自购旗下产品,如今券商资管也开启行动。

实际上,恐慌气氛自大跌之后的次日起就已经开始缓解,2月4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反弹。周三A股三大股指再度全线上扬,仅用了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99%、6.19%和8.62%,最新点位已然超过节前收盘价,收复节后暴跌失地。短短2个交易日,A股市值暴涨2万亿。

在这场大起大落之中,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北上资金,周一在各路资金恐慌抛售之时,北上资金逆势大幅净买入181.91亿元,为历史第二大单日净买入额,累计净买入达到10500.59亿元的历史新高,而在随后的一个交易日中,也流入了50多亿元,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合计净流入611.93亿元。

别人恐惧我贪婪逆势抄底入场


回顾A股历史可以发现,千股以上的跌停往往是系统性风险,让投资者记忆犹新的是2015年6、7月份和2016年1、2月份的两次市场集体大跌。当前A股上市公司数有3700多只,2月3日跌停数为3200多只,占全部A股数量超85%,而此前最多的一次是2015年6月26日,有超过2000只个股跌停,占当时A股总数的约73%。

“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北上资金正在以实际行动来验证这句来自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名言。就在A股大跌的当日,嗅觉灵敏的北上资金却涌入A股市场疯狂扫货,从2019年以来北上资金单日买入情况来看,仅有6天净买入超过100亿元,2月3日市场大跌外资抄底买入的金额,仅次于去年11月26日MSCI纳入当日。

沪股通中,十大活跃个股分别是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上海机场、恒瑞医药、招商银行、伊利股份、中国国旅、海螺水泥、兴业银行和三一重工,净买入额均为正。其中,净买入额排在前三位的是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和中国国旅,获得净买入23.25亿元、12.83亿元、5.35亿元。深股通中,十大活跃个股分别是格力电器、宁德时代、平安银行、立讯精密、洋河股份、海康威视、万科A、爱尔眼科、泰格医药和牧原股份。净买入额排在前三位的是格力电器、宁德时代和洋河股份,获得净买入9.02亿元、8.44亿元和5.58亿元。

那么,在不少投资者恐慌而逃之时,北上资金这轮抄底入场,是否赚得盆满钵满呢?据统计,周一沪深股通的前十大活跃股中,有16只呈净买入状态,占比80%。按照北上资金净买入金额,并以周一收盘价买入计算,北上资金在上述16只个股中,周二仅1个交易日的浮盈就达到3.75亿元。根据数据可以看到,年内北上资金流入深市明显超过沪市,而从市场表现来看,以中小创为代表的深市明显强于沪市,从侧面显示出北上资金的眼光。

北上资金的买买买模式,并非短暂行为。自去年10月初以来,北上资金连续15周净流入A股。从行业来看,北上资金依然青睐消费股。根据国盛证券统计,1月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医药生物、计算机和家用电器,分别流入73.37亿元、52.70亿元和31.31亿元,同时小幅流出银行、交通运输与采掘,分别流出13.10亿元、9.30亿元和5.49亿元。

但临近鼠年春节,随着疫情扩散和避险情绪升温,北上在节前一周转为净流出,最后3个交易日累计减持196.5亿。避险情绪升温是节前外资撤离的主因,多数重仓股被大幅减持。从节前陆股通减持行为来看,资金流出最多的行业分别为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和电子。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内股市遭遇全线调整,A股风险溢价再度逼近历史高位,吸引北上资金重新杀回。

短期波动难免,大趋势不因疫情而改变


疯狂买入的背后,是外资对于A股市场的长期看好,外资普遍认为,A股的优质公司不会停下不断成长的步伐,因疫情而产生的恐慌情绪下跌反而是买入这些核心资产的机会。与外资观点不谋而合的是,多家券商也纷纷表示,市场情绪的释放将砸出“黄金坑”,提供便宜的买入机会,2月份将是全年最佳的配置时点,对于核心资产,可谓是大跌大买,小跌小买。

对此火星资产也向私募排排网介绍,在A股开盘第一天宣泄情绪以后,便强烈看多与疫情无关的行业与个股,比如:电动车、高等教育、养猪龙头。对于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与个股,也不用太过于悲观,相关的下跌幅度已经充足,并且这一事件始终是短期的。受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医药板块表现非常强势。根据非典经验,中长期角度看对医药产业影响比较有限。短期来看,医药细分行业中的流感疫苗、口罩、大输液、干扰素、额温枪等产品的相关公司业绩影响比较明显,一季度业绩很可能超预期,但中长期影响较小。

富达国际中国股票基金经理周文群表示,短期来说消费升级主题或会受挫,因为人们别无选择。疫情爆发后,消费模式也出现了进一步改变,甚至有更多的转为线上消费。但长期来说,当一切恢复常态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当前市场中仍有机会存在,例如所有与线上相关的板块,虽然有些需要实物交付的行业或会面临劳动力短缺,但在线游戏、视频平台、线上教育显然成为了赢家。中期来看,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和工业自动化也将有所受益。这次疫情爆发后,能够运用更多机械化设备以在短期内提高产能显得尤为重要。

上投摩根方面则认为,疫情带来的短期不确定性仍在,A股短线波动也在所难免,但不确定性造成的短线急跌往往带来股市长期投资机会,尽管疫情导致A股短期波动,但医疗保健、消费和科技业的长期结构性机会并不会因疫情而改变。2月3日,流感、生物科技和医疗保健等概念股逆市大涨,与春节休市期间港股生物医药股的大涨相呼应,从2003非典时期的表现来看,医药股在疫情期间有着较高的超额收益。

与大咖聊天,用排排网名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