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生必读】别再痴迷护肤品:真正的皮肤保养,看!这!里!

 枫然天成 2020-10-24

文 | 老家头 · 主播 | 杨枪枪

自古以来,皮肤一直是个重要的审美标准。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编纂的《诗经》中就曾写道: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形容女子手指细长,皮肤像凝固的油脂,洁白且细嫩。

超然出尘的庄子亦不能免俗。

他在《逍遥游》中,用“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形容美丽天然的姑射山的神女,用洁白剔透的肌肤展示神女的“仙气”。 

到了现代,皮肤便更显重要了。

许多女性把皮肤称为“永久的时装”,在保护和装饰皮肤上下足功夫,花了不少金钱、时间和精力;

更有甚者,甘愿承受副作用,动用医美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皮肤不仅是美的展示,其实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与外界直接沟通的“关口”。

具有保护、排泄、调节、感受刺激等多种功能,与人的心理、生理健康直接挂钩。

更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今天许多护肤、美肤手段,有时候不仅无益,反而会有害。

相信很多书友听到这儿,心里会有许多问号:我花了这么多心思在护肤上,怎么会反过来害它呢?

不要着急,今天这本《皮肤的秘密》,将从皮肤科学的角度,为你揭开人们关于皮肤的许多误区,给我们有效护肤打下基础。

这本书的作者是耶尔·阿德勒,生于1973年,德国著名的研究皮肤与性病专家,同时也是一位静脉学家和营养专家、多个皮肤与营养医学学会的成员。

她的文章、课程写得深入浅出,因此受邀至德国各大电视台,进行皮肤健康知识的科普,曾出版多部皮肤相关的专著。

这本《皮肤的秘密》,是她为大众读者撰写的第一本科普作品,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屡次登上德国著名的《明镜周刊》畅销榜。

在亚马逊上收获众多五星好评,并迅速售出31国版权,在全球热卖。书中科学细致的护肤知识,让许多读者“相见恨晚”。

有趣的是,书中的第一个受益者,并不是阿德勒医生的某个患者,而是本书的翻译者刘立。她曾经是一位德国的留学生。

和许多人一样,刘立心中曾经的护肤就是“例行公事”:给脸部与身体清洁、抹油,偶尔磨个砂、刮个毛。

她还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吃甜食。

细腻醇厚的巧克力,软糯香甜的软糖,还有松脆可口的曲奇威化,各种精美诱人的蛋糕点心,再加上德国的物美价廉,让刘立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可就在两个月后,灾难“爆发”了。刘立不仅胖了很多,还出现了严重的皮肤问题。

他的脸颊和额头长了许多青春痘,发红发痛,洗完脸后什么都不能涂,一涂脸就会瞬间火辣辣地烧起来。

就连原本平整光滑的后背,也长出了几颗生疼的大包和无数小疙瘩。

那可是十二月的德国,寒冬冽冽,她每天不得不顶着又难看又痛苦的脸出门;拖到第二年春天,才决定预约看病。

然后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皮肤医生。医生为她推荐药霜,让她告别甜食,还特别提到了重要的两点:

第一,用清水洗脸,只有水;第二,用红茶敷脸。

可惜当时的刘立在这方面并没有经验,所以没有足够重视。回去以后,她还是继续用洁面膏,也没有敷脸。

但由于药霜效果很好,加上她不再疯狂吃甜食,皮肤好转很多,进入一个瓶颈期。

碰巧的是,正当她在苦恼如何让皮肤“更进一步”时,读到了这本《皮肤的秘密》,终于恍然大悟。

她懊恼地扔掉了使用多年、多次空瓶的某品牌洁面膏。因为正是这个洁面膏,雪上加霜地洗烂了她的脸。

即使皮肤问题最严重的时候,她还“坚持”在用,以为洁面膏能把毛孔里所谓的螨虫和油腻都洗掉。

结果看了书才知道,真正被洗掉的却是可怜的皮肤保护屏障。

她试着不用那些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只是一条毛巾,一盆温水,清洗后擦干。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她的皮肤不再那么发干、泛红。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刘立开始按照书中的方法,用科学的方式护肤,皮肤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更重要的是:在护肤的过程中,她练就了可以看穿各种“护肤谣言”的慧眼,并且从一些小细节上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质。

而实现这一切成果的秘密,其实只有两个字:科学。

科学护肤,才是保养皮肤的最佳办法。

那么,对于护肤,到底哪些方法和观念才算得上“科学”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皮肤科医生,对我们护肤有哪些知识科普和建议。


先让我们从一个保养皮肤的常见误区说起。

我想先问你个问题:护肤品是必要的吗?

相信很多书友会说:当然必要!那么多的商家和研究机构,都在告诉我们:每天固定的护肤流程:清洁、滋润、保湿、防晒,四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整整4种护肤品。

有的明星光是睡前洗个脸就是好几种产品,10道工序,枪枪你说护肤品没必要,那是在开玩笑!

坦率地讲,这么说的确有些道理。但不如让我接着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婴儿的皮肤怎么样?几岁孩童的皮肤又怎么样?他们是否在用护肤品呢?

相信你也发现问题了:孩子们很少用护肤品,皮肤状态却非常好。

至于原因,我们也很容易想到,那就是:年轻。孩童们身体没有发育完全,皮肤没有沉积太多黑色素。

加上他们处在幼年期,许多身体激素还没开始分泌,脸上非常光洁,也没有斑斑点点。这个时候使用护肤品,简直有些“浪费”。

可是等他们稍微长大一些,皮肤中的各种腺体就马上“开动”起来。

例如皮脂腺,作为皮肤中分泌皮脂的主要腺体,它存在于人体除了手以外几乎所有皮肤。

我们常说的额头、鼻子,这些容易“出油”的地方,就是人体皮脂腺最密集的地方。

原本这些皮脂可以湿润皮肤与毛发,为我们挡住许多病原体。

可青春期一来,激素增加,皮脂腺就会得到“加速”的信号,疯狂运作,导致大量皮脂堆积在毛囊,形成黑头。

很多人以为,这些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是嵌在毛孔里的脏东西。

但事实上,它们来自人体本身,是皮肤黑色素的沉淀物,仅靠不断清洗是没有用的。

这个时候,才需要我们借助一些简单的药物,辅助解决黑头。

当然,这些药物也不需要长期使用,因为人的皮脂腺从10岁左右开始活跃,在青春期达到顶峰,随后慢慢衰弱,到35岁左右“归于平静”。

所以大部分人过了青春期,到了30岁,几乎很少再为黑头担心,再过几年,甚至要想办法补充补充皮脂,或是寻找相应的替代物。

相信说到这里,你已经发现了:某个护肤品是否必要,它并不取决于某个专家说了什么,也不决定于某个明星推荐什么,关键在于皮肤自身的客观需求。

处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环境中的人,皮肤的健康状态和生存环境也不一样。

就像前面说的,某明星洗脸用好几种产品,十道工序,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明星的美貌需要大量护肤品来维持。

但许多人没注意到的是:这些明星每天要画上层层叠叠的妆容,工作十几个小时。忙碌的时候,她们甚至一天换好几个妆,经受数十种乃至上百种化妆品的刺激。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不得不使用复杂昂贵的产品来保护自己。

而对平常人来说,其实远没有必要做得那么极致。因为我们的皮肤,并不需要面对明星般的环境。

说到这里,也就引出了第二个常见的误区:大量的广告和明星代言,会让很多人觉得,护肤品可以让人迅速变“美”。

他们都宣称,我们的产品有某项神奇的技术,只要您购买使用,它能迅速改变皮肤的糟糕状态,让您变得细嫩光滑,青春永驻。

但实际上,护肤品根本达不到这些神奇功能。比如有一些霜类产品,号称可以美白,人们使用后的确发现自己皮肤变得更白了。

可真实情况是,不是皮肤变白了,而是产品中添加了某些增白剂。我们看到的“白”,其实是增白剂的颜色,而不是皮肤本来的颜色。

所以,很多产品看起来“立竿见影”,但只要我们一洗脸,马上就原形毕露。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有的护肤产品,不仅达不到宣传的效果,甚至会起反作用。

举例来说,许多护肤品都宣扬自己的产品能够调控皮脂腺,有效控制皮肤出油。

但实际上,皮脂腺位于皮肤深层,别说护肤霜无法到达这里,就连医院开的处方药都无可奈何。

那些号称能干燥脸部、带走油脂的护肤品,基本都只能清理皮肤表层的油脂。

但问题是,这些皮脂也正是人们脸部皮肤的屏障,保护我们不受病原体感染。

所以,很多号称“深层清洁”的洗面奶,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让皮肤变得紧张、干燥、敏感,容易受伤,但过一小会儿,脸上的皮脂还是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好奇,如果护肤品不能让人迅速变美,那么有没有哪种方法,可以让我“嗖”地一下变美呢?

你别说,还真有这样的方法,那就是医美。使用药物、手术还有医疗器械等不可逆手段,直接改造人们的容貌形体,这是提升颜值最“走捷径”的办法。

但是“走捷径”意味着风险和代价,医美也不例外。它有两个较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昂贵。医美效果虽然明显,但药物和治疗手段比一般护肤品要贵上许多。

而且医美有点像我们购买汽车,不但要前期花钱买,还得不断出钱去保养,维持状态,否则前面的成果则会慢慢消失,甚至变得更难看。

所以很多人感叹:医美一做就会“上瘾”,根本停不下来。这一方面是它的效果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花时间维持。

然而,和昂贵相比,医美的第二个问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那就是风险和副作用。医美手段要改变人的形体状态,甚至调整骨骼,其本质是在重塑人体。

既然是重塑,也就免不了伤害。比如过度使用肉毒素造成脸部肌肉僵硬,面部瘫痪;

因为使用水光针导致色素沉积,面色更加暗沉;甚至有一些医美手术失败,导致脸部变形、走样。

有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产生医美事故4万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上百张脸使用医美失败。

而刚才提到的那些情况其实并不罕见,只是很多人为了追求美貌,很多机构为了牟利,有意淡化了医美的风险和代价。

其实医美并没有那么“美”。

那么,在护肤品作用有限,医美又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到底要怎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护肤呢?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简单到你不敢相信,只有12个字:快乐、清洁、防晒、睡好、吃对、多动,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解析。

第一,快乐是指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人皮肤的状态与心理状态紧密相连。比如遇到高兴的事脸会变红,碰到惊吓脸会发白。面对有好感的人,我们愿意让对方接触自己的皮肤。

这些都充分说明,皮肤是表现情绪和心理的器官。

当然,反过来,我们的情绪也影响皮肤。

比如瘙痒症,因为内心感到紧张、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导致皮肤上有刺痛发痒的症状。

就像很多人,感到不好意思的时候,总想去抓抓头皮,咬两下嘴唇,这其实不是幻觉,而是自身情绪反映到皮肤上的症状。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绪也经常反映在皮肤上,那就是压力。很多人有过在考试前脸上“爆痘”的经历。

因为人在压力大的时候,作息和饮食容易变得不规律,体内激素紊乱,导致皮脂腺功能亢进,大量地分泌皮脂,直到皮肤无法承受,出现大量的痤疮。

所以说,要让自己有健康的皮肤,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心理情绪问题。在生活中应该尽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起大落。

如果遇到紧张的事情,可以尽量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自我调适。比如遇到考试,不要下意识地觉得害怕,可以把它看作一次考验,一次挑战。

面对挑战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进步的过程,不要以某一次的结果论成败,也不要为一时的得失伤心。

毕竟生活和护肤相似,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应该多给它一些时间,等一朵花开。

第二,清洁和防晒是直接有效的护肤手段。

前面我们提到:许多商家把护肤分成了很多“工序”。但对皮肤科医生来说,最常用到的护肤手段只有两种:清洁和防晒。只是他们的清洁和防晒观念有些不同。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问问:你每天要做几次清洁,涂几次防晒呢?

估计大部分人会回答:两次清洁,两次防晒,早晚各一次。

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并不符合皮肤的真实需求。从科学上来说,皮肤的清洁最好是一周一次。

你没听错,就是一周一次。

因为在皮肤表面,作为保护屏障的角质层需要很长时间来分泌和修复。

如果过度清洗,只会增加屏障修复的时间,让皮肤暴露在各种致病菌和过敏原之下,引起更多风险。

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每天至少得洗两次脸,因此最好多用清水洗脸。如果实在想用洁面产品,则应该尽量选用无味、不起泡沫、不添加色素的产品。

另一方面,我们在“过度清洁”的同时,又非常容易“防晒不足”。

因为大部分人每天只擦一两次防晒。可一般情况下,防晒指数为50的防晒霜最多8小时,更别说许多防晒霜还达不到50的防晒度。

所以,即使按照防晒指数50的产品计算,我们每天至少要用三次防晒。

如果防晒霜的防晒指数更低,或者去沙滩享受日光浴,就要经常补充防晒;频繁时,每两三个小时就应该补充防晒霜。

同时还要注意物理防晒,通过太阳伞、墨镜、防晒帽、防晒衣等衣饰减少阳光照射。

毕竟,阳光照射是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的日光照射,甚至会引起各类良性或恶性肿瘤,如日光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第三,睡好和吃对,意味着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信很多人有感受,睡眠不足会给皮肤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如果一个人熬了夜,第二天总会显得无精打采,肤色暗沉,气色不佳,好像脸上都没原来饱满了。

这其实是因为:睡眠不足会导致人的激素分泌紊乱,新陈代谢出现障碍,身体的弹性纤维加速流失,因此会显得比较干瘪,不精神。

如果不注意保持睡眠,长期熬夜会造成皮肤干燥,黑色素无法代谢排出,进而在皮肤表面引起皱纹、斑点、黑眼圈、眼袋等问题。

而且,因为熬夜原因形成的皮肤问题,一般的护肤品很难解决,除非使用一些医美手段。但医美的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要价不菲且有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人说“早睡就是省钱”“每天睡美容觉”还的确是有科学道理。

所以说,我们还是应该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成年人的正常睡眠时间是6~8个小时,青少年是8~10个小时。你可以在这个科学范围内调整,但最好不要低于其中下限。

需要注意的是:失去的睡眠就像泼出去的水,是补不回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补觉来恢复精神,但皮肤因为熬夜受到的损伤大多是不可逆的。

所以不要想着通过第二天的睡眠去补足前一天,或者用周末补充工作日的睡眠。如果我们不想因为熬夜使皮肤变差,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熬夜。

另外,饮食也是改善皮肤状况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我们皮肤的新陈代谢都是由饮食来提供。

所以我们会看到:

很多人会像前面提到的本书译者李立那样,重油重盐高糖饮食,不注意节制,皮肤显得油腻、长痘痘;而那些注意饮食均衡的人,看起来更加清爽、饱满。

另一方面,我们的饮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身体的老化速度。

有一些物质会加快人体内的氧化反应,放出细胞毒素,加速人的衰老,比如高糖的食物:奶油蛋糕、饼干、奶茶、糖果等。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明星和运动员的食谱中,只有少量的米饭、面食,大多是粗粮,而且很少看到他们吃零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避免过多地糖摄入。为了顺应“低糖”的饮食,像可乐、雪碧等许多饮料,都研发了不含糖的版本。

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平时也应该少吃一些甜食,尤其是精加工的高糖零食,尽量多吃一些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比如:西蓝花、蓝莓、绿茶等。

第四,适当运动,提高新陈代谢,加速皮肤更新。

运动可以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让更多的营养素能够运送到皮肤的细胞中,使细胞获得充分的养料,加强人体的各项机能,让肌肉更加强健,为肤质带来改善。

大量的出汗还会带走毛孔中的污垢,为皮肤“排毒”,避免毛孔中污垢堆积,形成痤疮,

所以很多运动员皮肤看起来都很光滑、紧致、有弹性,这就是长期运动带来的效果。

当然,平常人在生活中没必要像运动员那样高强度训练,但我们可以为自己拟定相对稳定的运动计划。

比如每天跑步半小时,或者跳绳500个,为身体维持较高的代谢水平,让皮肤更有活力。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内容也就差不多了,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我们首先说到了本书的译者刘立的故事。她和许多人一样,遵守着一道道护肤的“程序”。

然而,当她的皮肤真正出现问题时,这套程序却并没有多大帮助。

通过求助医生,她才发现:许多人天天在护肤,却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以致于非常低效,甚至起到反作用。

接着我们说到,在皮肤科医生眼中,有几个容易引起人们陷入误区的护肤常识:保养皮肤,护肤品并不是必须的,而是需要根据人的年龄、皮肤状况来选择。

可偏偏很多人总觉得,护肤品可以迅速地解决皮肤问题。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护肤品都无法立刻生效,其作用也非常有限。

真正能够马上改善容颜的,只有医美手段。但医美的价格比较昂贵,有时还存在很大风险,应该慎重使用。

最后,我们总结了几个对皮肤真正有好处的办法,分别是快乐、清洁、防晒、睡好、吃对、多动。

坦率地讲,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靓丽的皮肤状态,让自己能够更吸引人。

可是,市面上实在有太多不准确的理论,五花八门的产品,以及天花乱坠的讲述方式,让人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相信谁。

但通过今天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发现:科学有效的护肤,一点都不困难。

更确切地讲,所谓科学护肤,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是相通的。

比如我们提到的:清水洗脸,均衡饮食,规律作息,这哪里是“皮肤的秘密”?明明都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可问题在于,大道至简,很多人不愿去相信简单的真理,却要追逐复杂高深的技术和产品。

这反映出人们浮躁的心态。简单的道理往往需要人去坚持。

可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人们没有那么多意志力,只想在短时间内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才让许多急于求成的理论和产品有了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枪枪我还是认为:事关自己的“颜面”大事,事关健康大计,我们还是“缓”一点儿,谨慎一些,尊重科学规律,多听听医生的意见为好。

当然,我们刚才说的科学护肤,大多是一些理念和方法,至于其中具体的医学原理,丰富的实践病例,还有一些神秘的护肤配方。

还需要你继续守候共读,在后面的几天里,详细了解。

>>>>更多护肤小秘密戳这里

本期策划人:老家头,白领,喜欢历史、干货和旅游。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