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文乾和冯喆作品

 河南文苑 2020-10-24

读懂幸福

作者:曹文乾(湖北)

第一次尝试肉体上的痛苦,是在那个炎热的夏日。

我和几个穷笔友受生活所迫,不得不头顶大火球,脚踏灼热的石板地,在那偏僻的野外山村里贩运木柴。我们一摞一摞地将木柴装上车,浑身上下挥汗如雨,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襟,饥渴交加。屋漏偏遇连阴雨,运柴车在狭窄的羊肠小道上接连翻车,我们一个个犹如泄气的皮球,然而就在此刻,我的腹部却一阵赛过一阵地剧烈疼痛。我以为是过度劳累所致,躺在地上泥鳅般的疼的直打滚,腰似虾弓根本无法伸展。同伴把我送往宜昌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得赶紧动手术。

卧在手术台上,四肢无奈地被捆绑得紧紧的,尽管背脊骨注入了麻醉药,可腹部灼烧,小肠被扯依旧很痛。看着一个个铮亮大大小小的手术刀和武装严实的医生,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剧痛有增无减,医生一再叮嘱我不可乱动,否则肠子粘连可就麻烦大了。接连一个星期我躺在病床上,疼痛难忍,口渴无奈,护士只好将棉球蘸一点水在我嘴唇边轻轻擦拭。躺在病床上,又疼又渴,没有自由,没有快乐,当时很想抱起茶缸痛快的喝个底朝天。给人的感觉是窒息的无奈和忧伤,抱病卧床,整日看那点滴慢慢流进我的躯体。往日的欢笑与自由离我而去,唯孤独噬我。第一次体验肉体上的痛苦,竟是这般的难受。

蓦然间,我想到了此刻在大街上自由行走的人们该是多么的幸福,肩负重荷登山而上的人同样无比快乐。往日我们被幸福淹没着却熟视无睹。

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给自己创造幸福,每一次劳作,每写一个字,每说一句话,每一个灿烂的笑容……无时无刻不在幸福之中。幸福就如同这潺潺的流水,每一天在我们身边不经意间地流逝。然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

这一次,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领略到幸福的真谛。我懂得了幸福是点滴的体现,幸福是要用心来慢慢的咀嚼。人生身心健康,便是幸福。只有历经痛苦磨炼的人,才能读懂幸福。(曹文乾)

有钱人不幸福

○曹文乾(湖北)

一直以来,我挺羡慕有钱人,原以为有了钱便拥有了所有。比如美女、别墅、小车……总之,有钱人就是风光,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直到有一天,我给宜昌一富翁的独生女儿当家庭教师时,其10岁的女儿突然从嘴里冒出一句:“唉,有钱人一点儿也不好!”我才改变了这种看法。

  我是让小女孩写一篇关于快乐的习作时,不经意间,小女孩吐露的真言。当时,我半开玩笑地跟她聊侃道,给你爸妈说,当老师的我可是个连房子就没有的穷光蛋。咱们互换一下位置,你当穷人,我当富人如何?殊不知,从小女孩的嘴里得知,她的妈妈也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唠叨:“有钱人活得太累,一点儿也不快乐。”我顿时更加疑惑起来,她们那么有钱,何而不乐呢?

   几经打听,原来,小女孩的爸爸开办了一家个体公司,创业之初希望拥有100万元财富。可当有了100万元时他又想拥有500万,当公司突飞猛进突破千万元时,他总是与别人攀高比低,整天在外奔波,经常寂寞地把小女孩和她妈妈搁在家中,一家人很少在一起团聚,因而小女孩难得享有家庭的温馨。小女孩说,她挺向往乡下娃儿们的生活,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小溪里捉鱼儿,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尽情地追蝴蝶。不像有钱人的孩子,父母溺爱有加,整天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儿难得涉足世面,动不动就坐车,很难去野外一饱大自然的真面目。钱多时,还经常让人牵肠挂肚的,担心一家人的财物及生命安危。无论家里家外总得时时提防,闹得人心力疲惫,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活很压抑。

   我总在琢磨着,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回,可是,他们这些富人为什么就买不回快乐呢?

   其实,快乐与金钱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每个人都有烦恼和痛苦,但并非人人都不快乐。快乐并非完全依赖于钱财,有些人虽然仅有很少的钱,但却很快乐。有些人家缠万贯,也不见得笑口常开。心灵的宽阔才是最为重要的。只要我们每时每刻让平和宁静的心走向更为宽广的境界,便时刻拥有快乐。当自己拥有充裕财物时,不妨对人慷慨大度一点,多施舍,让快乐与他人分享;当自己贫乏时,我们始终持以知足者常乐的心态,让快乐时时刻刻淹没着自己。


作者简介:

曹文乾,汉族,本科文凭,小学高级教师、湖北夷陵作家,兼任多家网站、报纸、刊物、电台等新闻媒体特约记者,网站特邀编辑。20多年来写作新闻、散文、诗歌、杂文、小小说等3000多篇(件),作品散见于诸报端。】 


母亲的针脚(外一首)

文/冯 喆(山东)

母亲的针脚

迈着碎步

风风雨雨

走过了几十个春秋

淘气的童年,就该诅咒

上午跑飞了鞋帮

下午弄丢了纽扣

膝盖磨出了窟窿

袖子露出了胳膊肘

害得母亲的针脚

常常走着夜路

昏黄的灯头

照着透风的老屋

母亲的针脚不戴花镜

也走不错路

从月儿升起,一直走到日出

母亲的针脚

这头缝着贫穷

那头连着劳苦

缝缝补补的日子

温暖了严寒

凉爽了酷暑

补丁摞补丁的日子

母亲死死地把清贫捂住  

我跟着母亲的针脚

到现在也没迷路。

《写乡土诗的爱人》

作者:冯喆(山东)

爱人

一直在乡下写诗

用镰刀,锄头,针线

书写秋天的丰收

老人和孩子的笑声

我的诗缺乏营养的时候

便回乡下采风

爱人就用极为乡土的方式迎接我

纯朴、浓郁的泥土气息

滋养了我与泥土疏远的灵魂

玉米怀孕的时候

挺着个大肚子

爱人整天围在玉米身边

用勤劳和汗水

添补着她的水分和营养

为庄稼和老少

唱着一支无韵的歌谣

我写诗的时候

爱人用泥土

为我编织着丝丝缕缕的乡愁

这些年

我一直用浓郁的诗情

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与我患难与共的爱人

是我遗忘在乡下的一首诗

城市为我戴上的厚厚的面具

在爱人的乡土诗前

瞬间就土崩瓦解了。


作者简介

冯喆, 本名冯克友,诗歌爱好者。2009年开始触网写诗,先后在省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千余首(篇)。有数百篇作品收录于诗文合集《绘影写光》《纸墨飞花》《芳华沃土》《印象茌平》等选本。著有《浪花诗文集》《灵魂的舞蹈》等。


投稿须知  

  1.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微刊平台,不限纸质是否发表过,文责自负。

  2. 投稿时一定要在稿件后直接注明联系方式及作者简介、照片。

  3. 稿费来自赞赏,赞赏的百分之五十为作者稿费(两周内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本人),百分之五十用于平台活动费用(赞赏低于十元不发放稿费)。

  4.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投稿后请加主编微信13803895976

  5. 名誉主编:乔健   张国领

  6. 主编:郭俊霞

  7.稿件在一个月内未刊登的请自行处理

第一百四十二期:曹文乾和冯喆作品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