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原创||又是一年桃李芬芳时||刘根

 河南文苑 2020-10-24

这是个离别的日子。整个校园弥漫着淡淡的浮躁和焦灼。教室里坐着寥寥无几的学生,除了个别在静静地做着试卷,大多数已心不在焉地忙着写毕业留念册;校园里的草坪上、花园里,三三两两地学生在鲜花绿草上留下自己的倩影;操场上,三五成群的学生,或坐或躺,摆弄着手机,说着悄悄话;也有的是一个人默默地沿着跑道走着;某一个班级还在办着毕业晚会,欢呼声口哨声在不断地传出,一个清瘦的梳着许嵩的发型的男生手挽着一个小女生在唱着《素颜》;那些脸上还挂着幼稚和迷惘的小情侣们此刻真的是抛开了平时的矜持和羞涩,或背靠背地坐着“谈心”,或手牵着手压着马路......

       唉,现在的00后啊,太给力了,让老师也伤不起啊!也许,世易时移,我们那个时代早已经过去,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早已经out 了吧!

       回想十多年前我们那段最后的日子,教室里坐得满满的学生,朗朗地读书声响彻校园;操场上也有一群群的学生,但那是在手捧课本,用最后的有限的时间去为未来作百米冲刺。还清楚地记得,晚自习结束已经快一个小时了,日光灯也熄了,风扇也停了,而我们的教室却是另一番景象:几十只烛光竟把把教室照的通明如白昼,同学们一手演着题,一手用课本作扇子,轻轻地扇着风......那段岁月至今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那么温馨,也许在我们人生的长河中永远也不会褪色。

       想想也不能去责备这些孩子们。毕竟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大学录取率逐年攀升,大学也在使劲地扩招,这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条件也都不错,考上考不上也对他们来说问题并不大,所以他们中很多人是在 kill time。没有过多的奢望,没有过高的要求,及时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懂感恩,不懂尊重别人,这成了他们这个时代的共性。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网络,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从这上面飞出,充斥着他们的耳膜。他们缺少甄别能力,缺少发现美的眼光,有时会表现良莠不分,是非不辨。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已经在模糊或淡化......当我们站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解一道习题时,没有学生会想到给老师的杯子里倒满水;当我们带着学生乘车去参加会考时,没有学生会想起给站在车门口的老师让个座位;当我们和学生一样在食堂外排队打饭时,没有学生会想到让老师先打;这些我们都已经习惯,已经熟视无睹了。因为我们不能去苛求他们,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到这年龄都懂事很多。上周的一个晚上,让他们看电影《搭错车》。这是80年代的一部感动了一代人的电影,我也曾感动落泪过。那个晚上,当影片在《酒干倘卖无》的旋律中结束时,我听到的不是唏嘘和哀叹,而是爽朗的笑声。问起一个学生有何感受,她淡淡地回答,没啥感觉,就是有点想家了。听到这,我说不出是喜还是悲。无语。

      参加工作十年了。其中太多的酸甜苦辣已不记得了。但难以忘怀的还是一群群的可爱的孩子。也许,在我心中,他们即使是参加工作、成家立业,仍然可以称作是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个称谓不会变。这十年间,在高三的岗位上待了六年,送走了六届毕业生,看着QQ好友列表里一个个熟悉的学生的名字,有时想想也挺自豪的,但更多是不安和焦虑。又是一年桃李芬芳时,这种感觉又再次袭来。我们的学生,不,我们的孩子,实际并不比重点高中的孩子笨,我们的老师付出的爱心和汗水也并不比他们的老师少,可我们每年真正能把他们送入一流大学的却是那么寥寥无几,作为老师,这是我和其他同事们永远内疚和不安的地方,这种心情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这种遗憾也是无法弥补的。但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教育的急功近利,排队、评比的压力,使我们的某些班主任和老师,一味地重视对孩子们的学习教育,看重每一次的分数和进步幅度,却忽视了做人教育、生存教育,这恐怕是最令人焦虑不安的事。这些“可怜”的孩子,由于基础薄弱,他们知识上没能收获太多东西,如果再少了做人教育、生存教育,那么他们走上社会也许真的成了“废品”,这话有点刺耳,但却是实情。从一些学生的聊天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身在大学不知如何适应的困惑,或他们走向社会,明显地感到交际和生存的困难,这也是我们都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但愿我们今后能多反思这方面的问题,去重视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许教育真的是一个漫长的、收效甚微的过程,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用心去教好每一届的学生吧。这也是十年的“总结”吧。

     又是一年桃李芬芳时,我不希望我收获的桃李能“颗粒归仓”,我希望我收获的是一个个沉甸甸、华而充实、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有用的果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愿用我自己的生命和汗水去灌溉每一个有心的孩子,使他们都能长成国家和社会的栋梁。让我们努力吧!    


作者简介  

刘根 高中教师 热爱教学 热爱文学 作品散见于报刊、电台、杂志。


投稿须知  

  1.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微刊平台,不限纸质是否发表过,文责自负。

  2. 投稿时一定要在稿件后直接注明联系方式及作者简介、照片。

  3. 稿费来自赞赏,赞赏的百分之五十为作者稿费(两周内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本人),百分之五十用于平台活动费用(赞赏低于十元不发放稿费)。

  4.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投稿后请加主编微信13803895976

  5. 名誉主编:乔健   张国领

  6. 主编:郭俊霞

  7.稿件在一个月内未刊登的请自行处理

第二百五十五期:刘根作品(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