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滑雪||刘平

 河南文苑 2020-10-24

  积蓄了一个冬天的沉闷,心胸压抑久了,好想走进大自然,来缓解一下这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前几日好友聚会时,大美女夏雪提议:周末几家人一起带孩子随旅行社去七步沟滑雪,大家一拍即合,几个孩子更是欢呼雀跃。

    4点半起床,外面漆黑一片,油城还在慵懒中沉睡。我们一家3口加上侄女一行4人,背上背包匆匆赶往集合地点一一中原影都。一路上,两个孩子打打闹闹,沉浸在滑雪的新奇与兴奋中。此时,中原影都前的小广场上已围满了人,孩子们放寒假了,家长都想陪孩子们放松一下,体验一下滑雪的乐趣,所以,今天的游客特别多。

 身为北方人,不会滑雪,就如同水乡人不会玩水,草原人不会骑马一样让人疑惑。其实,我从小就喜欢玩雪。儿时与小伙伴打雪仗、滚雪球、骑在箩头上滑雪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每年一立冬,我就盼着老天能下一场大雪,好让枯燥单调的严冬变成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5点20分,大巴准时出发,在游客们的一片歌声、欢呼声中上了高速,驰向目的地一一邯郸七步沟。

  太阳露出了娇羞的脸蛋儿,像一位刚刚走出洞房的新娘子。又是一个好晴天。三九天 ,人们肯定会想到滴水成冰、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寒风凛冽这些字眼。自古民间就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的说法。而今年的三九天,给人的感觉就像春天一般名不副实,该冷不冷,让人心里有点不踏实。

    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大巴车驶进太行山深处,行驶在大山峡谷中。晨雾像飘逸在眼前的纱丝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渐渐地,我的眼睛被阵阵红光闪动,瞬间的感悟,那些飘摇的白纱隐退在山的深渊。我仿佛感应着大山的神韵和呼吸。回头寻觅红光闪烁的天际,早晨的太阳从峭崖的背影射出了光源,在与晨雾交融时,透过流动的山岚,形成了峡谷丛峰的一道生命画卷。

    “各位朋友!七步沟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东西,准备下车!祝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导游热情地招呼大家。大巴在景区大门前缓缓地停了下来。

    七步沟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境内,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七步沟原名“漆铺沟 ”,因山里生长漆树,当地百姓多以开漆铺为生而得名。自唐代以来,佛教僧众多来此聚集隐居,取佛家典故 “七步莲花 ” 更名 “ 七步沟 ”。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景区大门,走过一段隧道后,映入眼帘的是高高山体上倾斜而下的滑雪道。雪地上,一群身着鲜艳服装的女孩十分耀眼,她们燕子似的飞来飞去,激起层层雪花飞扬,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

    滑雪场位于七步沟景区的东南方,占地15万平方米,庞大的人工造雪系统覆盖了每条雪道。滑雪场有具有国际标准的中级滑道、初级滑道、飞碟雪道及儿童娱雪区等,配套设施齐全,享誉晋冀鲁豫。


    笔者排队领取了滑雪鞋、滑雪板和雪杖,笨手笨脚、步履蹒跚的走出更衣屋。第一次穿着滑雪鞋走进雪场,看着湛蓝的天空下耀眼的雪道上燕子般穿行的滑雪者,有了一种莫名的兴奋。我学着别人的样子,把双脚固定在滑雪板上,摆好姿势,用雪杖支撑着慢慢起步,突然间重心后移失去平衡,一屁股蹲在了雪地上。一旁的工作人员过来帮忙,连拉带拽地把我扶了起来。我尴尬地环视四周,并没有人笑话我,而我身边的游客也接二连三地摔倒,看来,笨蛋不止我一个。

    初学滑雪的人,几乎没有不摔跤的。套在滑雪鞋上那两条长长的漂亮的滑雪板,仿佛有一种魔力,令人难以驾驭。它不仅考验着人的悟性,耐心,而且还能反应出一个人勇于尝试的胆识。那些熟练驾驭滑雪板的人,哪一个不是经过无数次的摔打练就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经过无数的失败而不气馁,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继续拚搏,最终才会取得胜利。而那些只在原地踟躇不前、畏首畏脚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那种成功带来的喜悦的。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好友夏雪和小贾,她们身先士卒,一直冲在最前面。尽管每次都是一遛跟头滚下滑道,但她们不气绥,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几个孩子在她们的鼓励下,经过几次摔跤之后慢慢的掌握了滑行技巧,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勇敢,由初级滑道滑向中级滑道。

    我被滑雪场上一派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气氛深深的感染了。其实,人生就应该像滑雪一样,不断地挑战一个又一个高难动作,永不言败。只有这样,人们才不会被无聊、烦扰充斥着心灵,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快乐。

    太阳偏西了,滑雪场上热闹不减。人们一拨接一拨的摔倒又爬起,前赴后继。有的人摔出了望而却步,知难而退 ; 有的人摔出了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 有的人摔出了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 有的人摔出了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尽管心态各异,但每个人都在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已的精彩。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在这新的一年里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机、新的憧憬、新的希冀。


作者简介:

刘平,祖籍河南商丘,现供职于中原油田。中原油田作家协会会员、濮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某媒体兼职编辑、特约记者、专栏作者。


投稿须知  

  1.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微刊平台,不限纸质是否发表过,文责自负。

  2. 投稿时一定要在稿件后直接注明联系方式及作者简介、照片。

  3. 稿费来自赞赏,赞赏的百分之五十为作者稿费(一周内请作者本人联系主编),百分之五十用于平台活动费用(赞赏低于十元不发放稿费)。

  4.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投稿后请加主编微信13803895976

  5. 名誉主编:乔健   张国领

  6. 主编:郭俊霞

 7.稿件在一个月内未刊登的请自行处理

 8.不转发分享朋友圈,不关注河南文苑平台的作者不要投稿

第三百三十一期:刘平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