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小学寿春寺||李淑贤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我的小学寿春寺

李淑娴


    
我深深爱着我的洛阳!这里不仅仅是我的故乡,还是产生过一百零五位帝王的地方,钟灵毓秀紫气东扬,金殿辉煌国君威望,弟兄相煎父子情殇,都在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的淋漓酣畅,留下过多少惊心动魄的传说,书写过多少瑰丽的篇章。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洛阳!这里有一千多所寺庙,弯腰拾起一块砖,就会有很远古的故事讲,随意捡起一片瓦,也带着寺庙房顶的流光。我的小学寿春寺就是这众多寺庙中的一座,它给我留下很多童年的快乐与忧伤,像一首老歌的旋律,时时在我耳边回响,心中传唱。

我的母校寿春小学,是解放后在寿春寺庙上建立起来的,它坐落在洛阳城东围墙内。进了学校门是个大殿,青砖红柱子,殿里敬的有佛像,房顶是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房角上翘的地方,有类似兽的石雕,应是辟邪或防雷电所用,里面还放着很多杂物。苍郁遮日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口大铁钟,上课下课有专人打钟,哪钟声响亮还悠长。土城墙里有几排教室,我们上课的地方,学校大门两旁的平房,是老师办公室。土城墙外是个大下坡,坡下修的是操场,操场的四周长满了杂草,显得很荒凉。很大的土城墙只剩一半,墙上坑坑洼洼,据说是解放洛阳时留下的子弹坑,在操场上玩时也偶然捡到过子弹壳。墙上还有门洞,据说是解放洛阳市时,人民解放军从洞里悄悄上来,里应外合,才攻破了洛阳东西南北的大城门。另一半已经推到,我们上体育课。可以从坡上走下去,还可以从城墙的洞里穿过去。记得坡很大也很陡,我们老在那坡上跑上跑下玩老鹰抓小鸡,搞得一身土,回去免不了被大人骂。可到了玩时就又忘得一干二净,记吃不记打的年级,依然还是一身土地回去挨骂。操场边上,是深下去几十米的护城河,攀爬着土路就直接下到了河边。那时的小学也很穷,体育课除了喊着口号做做操,很少有篮球足球供大家玩,所以也从没听说,有球掉到护城河里的事情发生。但护城河,却是我终生也忘不了的地方。

     记得那是冬天的护城河,是冰封的护城河,孩子们也没有名目繁多的兴趣班,放寒假很清闲,一门心思只管玩。所以护城河就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溜冰场,是孩子们玩得很惬意最嗨皮地方。那时的家庭都不富裕,不知道也没有溜冰鞋,就是一般的布鞋或者球鞋,年龄大胆子也大的孩子,就在结冰的河面上滑,那得意潇洒勇敢的样子,往往招来很多小伙伴的崇拜羡慕。摔倒了,也会赢来一片笑声。胆小不敢滑的,就拿砖头或者青石替代,在河面上用力推出去,看谁的石头滑的远。有的还在上面很潇洒地打着叠螺推着桶箍,玩得小脸蛋红扑扑的,满头冒汗兴致勃勃。如晴天河面有融化的水,那就不敢再到河面上玩了。护城河里鱼很多,记得一次,看到大人凿开厚厚的冰块,在冰洞里捞到了鱼,第二天,我就拿上竹篮笊篱水桶,早早到了护城河。太阳也刚刚升起,只见昨天凿开的冰洞清澈晶莹,上面挤着一堆鱼,那嫩嫩的小嘴巴朝上一张一合,正在愉快地呼吸清晨的空气。我激动的心怦怦跳,蹑手蹑脚把竹篮斜着猛伸下去,再快速一拉,扑里扑腾溅的水花四迸,有的鱼很狡猾地趁势跳了出去,有的就没有那么幸运,被我按在篮子里,放到水桶中。数数第一篮子就收获,六条三四寸长的鱼,十几条一寸来长的鱼。等水面恢复了平静,看到有鱼浮上来呼吸,再如法炮制连续作业,就会屡有收获。虽说弄得满身是水,冻得哆里哆嗦,搞得狼狈不堪,可看到桶里那些活蹦乱跳的鱼,愉快的心情就无可比拟。不一会儿弄了两三斤,兴奋地回到家里,让一院的人羡慕不已,我也像个得胜的将军,不停地给他们讲捞鱼的辉煌经过。母亲也破天荒地把留到过年吃的油,匀出一点,把鱼肚子一挤裹上面,放到油里炸成金黄色,炸好的鱼嚼到嘴里,那是又酥又脆又鲜,满院都飘香。那时的邻里,有好吃的多多少少都会一家送点,于是我也赢得了满院老少的交口称赞,那年我八岁。素日里日子过得穷,一年才吃一次肉,也是星星点点,所以那次吃的油炸鱼,就永久地留在记忆中。以后参加工作到处跑,虽也品尝过不少美食,可怎么吃都吃不出小时候的感觉和味道,那是这辈子吃的最香最有成就感最荣耀的美餐啊!自到现在,每每回想起来,都自豪地想,八岁的我怎么那么能干呢?

因为学校是寺,所以门口就有庙会。每到会时,寿春街寿春前街就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赶会人都会拿上自己家的针线活手工艺或者土产品蔬菜水果到会上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因此路边地摊上吃的喝的用的养的玩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把像小胡同似的街道挤的满满的。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有卖胡辣汤的,五分钱一碗。里边有长长的粉条,绿绿的大豆,透着香喷喷酸溜溜的葱姜味道,闻着特诱人,就是买不起,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喝的哧溜哧溜,满脸红光淌着汗的人,觉得他们很幸福,心里总盼着啥时候也能美美喝上一碗。


     记得还有卖糖人的,也是三五分钱一个,挑个大挑箱,箱子上放着玻璃锅工具,熬好的糖稀往上一到,拿小刀子小棍子小剪子,划拉划拉拨一拨剪一剪,再用手捏捏,龙凤鸟猴子花,就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依次排列开,插在用麻绳和布缠着的箱子把上,飒是好看。那时年纪小,总在想这捏唐人的手怎么就那么巧那?啥都能捏。我长大了,如果也会捏糖人,那还愁没钱喝胡辣汤。

    卖小鸡仔小鸭仔的地方,总能围一群人。那毛茸茸的小身子都点着颜色,小眼睛忽灵灵地,你挤着我我挤着你唧唧叫个不停,抚摸着这些毛茸茸滑溜溜,调皮可爱的小生灵,有时就忘了上学,免不得让老师训一顿,让家长骂一顿。来买鸡仔鸭仔的大妈奶奶,更让人瞠目。她们很老道地,拿起一只搭手一模,就能分辨出公母。十天一会,每到赶会那一天,窄窄的街道就拥挤不堪,赶在我们正放学时,撞到卖吃的小摊上的凳子,踩着地摊上的杂物,引起骂街的打架的,便一片骚动,那也是再所难免。只可惜,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全变了样。

岁月匆匆,时光已去。护城河早已销声匿迹,现代化的楼房鳞次栉比。寺庙不存,庙会取缔,昔日的繁华便了无踪迹,只留下童年的记忆,定格在那段时光里,还在脑海里久久不忍离去。


个人简介: 李淑娴,女,中国石化作家协会会员,洛阳石化创作协会会员。自1991年开始,先后在《洛阳日报》《洛阳工人报》《洛阳经济报》洛阳《永怀河洛间》《中国石化报》《青海湖》《石化老年杂志》《黑龙江退休生活》《中华家园洋浦湾》《洛阳石化报》《塔林春》《河阳风》等报刊网络上发表过散文诗歌,并多次获得过奖项。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367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