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障碍诗写:李清联作品之一||诗经驿站《十五期》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诗经驿站《十五期》:

编者的话

李清联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涌现的工人诗人的重要代表。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即出版了诗集《我们沸腾的工厂》②。1964年5月在《诗刊》头条发表的作品《浇铸者》③,广为传颂,影响巨大,是诗人的早期代表作之一。


他提倡的无障碍诗写:“无障碍诗写不是大白话,不是口水诗,它是经过提炼的口语,是铁中炼出的钢,是充满智慧的诗。它不是不要技巧,但不玩弄技巧,主张无技巧技巧。求一个真字,真实、朴实、大众化、民族化。它不是降低了诗写的难度,而是对诗人的要求更为严格,让诗达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

李清联作品

早期作品两首。

《浇铸者》节选:


    火舌舔胳膊,
    热汗双颊流,
    股股蓝烟如雾罩,
    撩绕身前后。
    大铜勺,紧紧握在手。


    长江大桥,
    有咱浇的梁;
    人民大会堂,
    有咱浇的柱;
    淮河大坝,
    有咱浇的闸,
    宝成跌路列车,
    有咱浇的轴……


    砸断手铐脚镣,
    还要多少大锤?
    劈开黑牢铁门,
    还要多少钢斧?
    拨散漫天阴霾,
    还要多少利剑?
    开辟灿烂生活,
    还要多少犁头?


@补衣

 为徒弟补衣,
师娘飞针走线在灯下。

 一副花镜鼻梁架,
几颗汗珠额上爬。

 人问:“挑灯夜战熬的啥?”
她答:“给俺孩儿绣朵牡丹花。”

 啊,针针线线密密缝,
多少慈母的心中话。

 母亲啊,你的深情儿记下,
光荣榜上请听回答。


刊发于一九六三年十月号诗刊。吴冠中插图

近期作品若干

@倒退着走路的人


清晨 我看到
一个倒退着走路的人 后来
我又看到许多倒退着走路的人

倒退着走路的人
倒退着前进

 
@阳光老男孩

重阳节那天

阳光老男孩

和几个少男少女

玩起了快乐的街舞

雪白的头发呀

好一朵美丽的雪莲花

招来了围观的人群

和警察


@老马与螃蟹


老马指着螃蟹喝斥
螃蟹依然横行

 
老马按住一只螃蟹
强迫它直走
老马把蟹壳按碎了
螃蟹还是横行


 
《祖国啊》

想娘
泪两行


——黄河
——长江


@午夜。大地沉睡。鹅毛大雪在下。


两个锻工,在地球的一端锻打
轮轴。炉火的朝霞散漫于
宇宙鸿蒙之中,把茫茫黑夜烤红半边。
两个锻工,臂上的肌肉把帆布工装
绷得紧紧。那红红的胚料在铁砧上
像一个小红孩儿在舞蹈。而那火花的流星雨
天女散花般落在打铁者脚旁。


窗外的雪。雪外的雪。雪封太行。雪压大地。


@闺女

娘给闺女应了门亲事
那女婿不憨也不傻
就是──一只眼

 
闺女虽说不大中意
也就那么糊里糊涂凑合了
两只眼望着一只眼
久而久之
也就看顺眼了

 
闺女说:一只眼看顺了
再看两只眼就觉得
别扭

《杀驴》

驴在套上
拉了一辈子的磨
吃的是草
磨出的是白面

血汗流尽了
驴主人说:卸磨

驴被杀了
驴主人把吃剩下的驴肉
卖给了
街上驴肉汤铺

 @拐棍

年纪大了
儿子给我买了拐棍
我就常常把拐棍当儿子
又把儿子当拐棍


@看病就像写诗一样

鶴发童颜的我
自以为身体康健
体检结果:积劳成疾。西医说
病灶潜伏在内的人
好比怀揣定时炸弹
你的外伤西医疗治
内伤还须结合中医诊断
怕我疑虑,又说
中医中药堪称国宝
有几千年的临床经验
它是内病要根治的
就像排除垃圾和粪便
打个比喻吧,就像写诗
不妨中、西结合
诗路才能拓宽

@海螺


海螺的房子是怎样造的
海螺知道
我不知道

 
海螺的身子非常娇嫩
海螺貌似弱者
它造的房子却坚如钢铁
美似大理石
上面有许多壁画
纹络美极,构思奇极
我想打开它的秘密
我没有钥匙

 
海螺格外珍惜自己的果食
海螺走到那里,
就把房子背到那里
直到生命止息

《蚂蚁》


生活在最底层的
莫过于瘦小的蚂蚁了
踩踏它们的是高贵者的鞋底
和各种兽类的爪蹄
只有蚂蚁是卑贱的
任人糟蹋,无力反抗
它们的命运不在自己手里
它们对付的办法只有一个
就是不断地繁衍和滋生
任你踩死千千万万
你看到蚂蚁减少了吗
生活在最底层的
往往有最顽强的生命


@湖南伢子


公元1893年的冬天
在湖南乡下,一个普通农民的瓦房里
一个湖南伢子,在严寒中
降生了。据说,他一落地
就哭叫了两个时辰
那阴沉沉的天,黑着脸 
下着湘潭少见的鹅毛大雪
当他长成了一个棒小伙子
他发誓:要为天下的穷人求解放
这个湖南伢子
这个吃农民奶长大的湖南伢子
穿着乡下的土布衣裳,蹬一双
农妇做的圆口布鞋
上井冈山时还带了一把
衡阳出的油纸雨伞
他走过了曲折泥泞的路
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
后来,他登上了天安门
他喊了一声
全世界都竖起了耳朵


@中

──读孔子

往南一千里呀
再往南还是南
往北一千里呀
再往北还是北
我骄傲,因为我居中
逐鹿中原的中
中兴的中
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
南北东西中的中
中庸之道的中
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孔子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孔子还说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孔老夫子的学问啊
很是中哩

 
@一家子

黄帝支脉:高姓、任姓、东门姓……
炎帝支脉:戚姓、章姓、东郭姓……
而黄帝和炎帝两兄弟
又都是少典之子
他们衍生出赵、钱、孙、李、周、吳、郑、王
马姓、牛姓、狗姓、羊姓、熊姓、虎姓、鱼姓、龙姓……
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
子子孙孙,根根须须,而又骨肉相连,唇齿相依
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原来天下的百家姓都是──
一家子
老子又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家子

负阴抱阳,和谒为本

浅谈无障碍诗写 

麦萨


提及无障碍诗写,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质朴写作,也是一种诗歌创作的体验。有许多的诗人提倡难度写作,虽然难度写作对一首诗歌是一种深度的挖掘,但是它的另一面也会伤害了诗歌的本真。
 
现在,我们许多的诗人都在提倡“真情写作”,《北京文学》也有这样的一个栏目,它就是告诉我们离现实生活近些,再近些。象牙塔里的发现只能是个人的一种冥想,也只能是一个写作者的乌帮托。
 李清联老师的诗歌作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首是
 
《祖国啊》:
 
想娘
泪两行
——黄河
——长江
 
这一首诗歌让我想到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饱含深情之作《我爱这土地》中的句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诗人艾青对祖国深厚的情感。《祖国啊》一诗,虽四句,却和这一首名作异曲同工,光芒互映。


从另一个角度看,李清联老师的诗歌作品《祖国啊》,小诗非小,小而大气,小而伟大,小而简洁,小而经典。这首诗,还让我想到顾城的《一代人》,它像是一个历史的凝点,虽短,却有历史的墨汁。可以说《祖国啊》一诗,同时也具有顾城的《一代人》之重量。
如果把一个诗人的一首诗歌写进诗歌史中去,除了李老师早期的成名作《浇铸者》外,笔者认为李清联老师的《祖国啊》一诗,应是首推。当然,李清联老师还有许多佳作,值得我们研究欣赏。


李清联老师提倡的无障碍诗写,其实是一个诗人从山穷水尽疑无路,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次转身与发现。古今中外,大多能流传的诗歌作品,我们在阅读欣赏的时候,从它的气息上我们都能嗅到一气呵成的艺术特质。诗人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功夫在诗外。诗外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生活本身,就是诗意栖居,就是阅读吸收。一个诗人不必要每天去写诗歌,天天写诗歌自己也会近视、盲视,而离开诗歌把诗歌放一放,有一天一首诗歌会偶然在一个灵感中分娩的。这就是说,一首诗歌必须在生活中受孕,那么,它才有生命力。这些也都是无障碍诗写的因素。
 
在我们的身边,我发现,有些诗人的难度写作,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实是一种闭门造车。虽然他也能造出个人化的东西,让读者读出深不可测的深奥,但这种作品因不能琅琅入口被人记住,没有审美的价值取向,也只是昙花一现。
 
无障碍诗写同时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别把诗歌复杂化,还给诗歌以朴素、简洁和隽永,让诗歌回归到自身的功能上。如果我们的写作离诗歌远了,那么,读者也就会离我们远了,诗歌也就会离我们远了。当然,有益于诗歌发展的探索性诗歌,我认为永远是先锋诗人向沙漠跋涉的一条丝绸之路。我们当给予积极的肯定。


 李清联老师在给诗歌评论家李霞的一封信中说:朦胧诗的出现,是诗界的一次重要革命。但随之出现的是阅读障碍。由于阅读障碍,使诗歌和大众严重脱离。加之对文革前诗歌的全盘否定,许多人迷失方向,朦胧诗和看不懂的诗的影子阴魂不散,于是报刊上出现了许多“高深莫测”、所谓诗歌难度、晦色的、低沉的、欧化的、脱离时代的、故弄玄虚的、小情小感一味自我的、诗只能少数人写少数人读懂的诗歌现象,使诗歌逐渐边缘化。主张无障碍诗写,无障碍阅读,做到雅俗共赏,让各种层次的人都能看懂,是具有中国味的,又有吸收西方诗的优点,有创造性的,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式。李清联老师之所以提出的无障碍诗写,是他通过自己的多年创作经验,在诗道路上给我们的一个指引,这个指引是诗歌写作的指南针和方向标。为此,无障碍诗写告诉我们,诗歌有自身的创作规律和审美趣味,我们不要让我们的一首诗歌窒息、无病呻吟,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新视角,这个视角就是我们如何看到一首诗歌的奥妙?如何让一首诗活着?布罗茨基在他的《文明的孩子》一文中这样说过,一首诗歌只有被记忆方能留存于世。一个诗人写几年或几十年诗歌,他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诗人是在一首诗歌里抽身,还是在一首诗歌里跳动一颗心。李清联老师提倡的无障碍诗写告诉了我们这些。

麦莎选稿。2019.2.7

《诗经驿站》栏目文字主编简介


麦萨,河南作协会员,延伸诗刊主要创办人,获首届绿风诗歌奖。
诗歌作品见《诗刊》《星星诗刊》《中国诗歌》《北京文学》《敦煌诗刊》《草原》等。

作品入选《2016年度诗歌选》《21世纪世界华人诗歌精选》《2016年中国微信诗歌年选》等。
著有诗集《寂静的春天》《乌金》。


阅读是一种修行,分享是一种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730

扫描关注免费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