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串门子||傅先河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串门子

回忆农村串门子那些事

俺在一个小山村长大,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有串门子的习惯,如果没人来串门,说明这家人缘不好。父亲辈分高、见识广、性格豪爽、为人公道正派,母亲善良、脾气好,来俺家串门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那时候只要家里有人,大门都是敞开的,不管去谁家,不用事先打招呼,不用敲门直接进入。不管谁来,主人都会热情相待,如果来者是男性,要递烟、沏茶。主人如果手头正忙,客人会帮着忙活,一边干一边啦着家长里短;主人活路不紧的话,会停下手中的活,无论啥情况,客人都不见怪。即使家中没人,大门也不上锁,至多把锁虚挂在大门上。

前些年父亲到我在城市的小家居住时,常常不关门就出去,有几次我和爱人回家,见大门敞开着,还以为父亲在家呢,喊“爹”没人应答,找人不见人影,原来他老人家拿着马扎出去玩了。我多次提醒父亲外出要关门,父亲很是不以为然,后来,父亲嫌城里不自在,人也不如老家的人那么亲近,干脆就不来了。

小时候的农村很穷,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细粮,每逢打下新麦子,要过“烧麦值”,吃一次水饺,喝一顿凉面,打打牙祭,上上犒劳,虽不是节日,却很隆重,仅次于过年。要把没过门的媳妇、没结婚的女婿、叔叔大爷、亲戚、知己好友都请来。记得俺家包了水饺,不仅要请客,还要给大爷家,大嫂、二嫂的娘家,大姐的婆家,每家送去一大搪瓷碗。

女人串门大多在白天,站在院子里或屋子前,东家长,西家短,一啦就是大半天,你要是让座,她说这就走,只是嘴上说走,人却迟迟不动。有时客人要走,主人去送,送到大门口,又啦了起来。男人在家见不到女人回来,或打发孩子去叫,或亲自来找,直到这时女人才恋恋不舍的往回走。

  男人喜欢晚上串门,吃过晚饭,琢磨着到谁家去啦啦,有喜事需要分享要啦啦,有心事需要倾诉也要说说,有愁事难事需要帮助更需要说道说道。每个人都有常去的人家,脾气相投才走动的多,有时看到客人拿着酒来,主人心领神会,去弄几个菜,再约上几个亲戚街坊一起喝几盅。

每逢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了,人们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过阴天”。主人拿出平时舍不得喝的酒,弄上几个像样的菜,摆开战场喝起来。农村喝酒那才是真正是爽,猜拳行令、声势浩大、热闹非凡,能从上午喝到晚上。猜拳是个技术活,要调动脑、手、眼、口全身的力量,考验人的反应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有的声音越喊越响,大有掀破屋顶之势;有的眼神和肢体动作特多、花样百出,都是想在士气上压倒对方。有的不擅长猜拳,行“压指”的酒令,甲方出拇指,乙方若出小手指头,乙方赢;乙方出食指,甲方赢;乙方出其它,不分输赢。猜拳行令,能淋漓尽致的反映出人的性格特点,有的赢了,就会洋洋得意,喜形于色;有的则心里高兴,外表平静如水。有的输了垂头丧气,有的越输越想扳回来,有的气急败坏,迁怒与人,和别人打了起来。小小酒桌就是一个小舞台,折射出社会百态。

那时候,谁家有红白喜事、修房盖屋,都会自动的过来帮忙,像一家人一样出工出力,压根没有要工钱之说。

串门,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亲情、友情、乡情连接在一起,人走动的多了,心就离得近了,感情就自然而然的加深了。小时候农村串门的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今天回想起来,心里依然是暖暖的。

作者简介:

傅先河、男、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山东青年作家协会原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山东周易研究会理事,山东检察官文联通讯员,济南市周三读书会学员,历城区首届“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讲师团”成员,书香历城阅读推广大使。

阅读是一种修行,分享是一种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867

扫描关注免费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