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宋会良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

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县震级达7.8级的特大地震灾害作为人类灾难史上的一大噩耗,注定要载入史册。从1998年的洪灾到2004年的南亚海啸到2007年的南方雪灾再到眼下的缅甸风灾汶川震灾,事实一次次证实了自然界的无穷与奥妙,纵然科技再发达,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再进步,然而面对大自然,人类是多么的弱小与无助。纵然你愤慨也好、悲痛也好、孤独无助也好、愈挫愈勇也好,终将无济于事。幸好我们有英名的党英名的领袖,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有展开生产自救的能力,有国际社会的支援,否则,岂止是暂时的天灾人祸,还会有长期的颠沛流离,无家可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纵然如此,还是有几个疑问,忍不住要想。

对于地震的预测,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依然存在困难,但是,这次看来毫无预警的大地震,也不免引发人们的科学思考。按照常理,唐山大地震后32年,我国的地震研究与预警工作应该有了很大的改进才对,然而,对汶川大地震,却没有起到一点预警作用,这是很令人费解的。有报道说,一位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五年前的论文中就曾提醒,“四川地区下一次7级以上地震孕育已经接近成熟”;地震发生前,据称有些地方也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数十万蟾蜍大迁徙,如果属实,为何没有引起人们的警惕。这么大的地震,难道真的一点预兆也没有吗?地震局真的完全监测不到任何迹象吗?这类问题相信都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际,也迫切需要科学的关注和解答。难道我国的地震专家就如此缺少专业水准,还是预警机制欠缺。

对于如此多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是地震强度太大?还是楼房的建筑质量太差?自然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但是如果数字很大,那就不单纯是自然灾害的因素了。对于如此多的学生被压在了倒塌的学校里面,是因为他们跑得不够快吗?

一切疑问和设想终将改变不了悲惨的事实,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在过去了32年后,仿佛成为了久远的过去,32年间地壳在中华大地上的平静运行,举国上下一致关注的是太平盛世的到来、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对于地震灾害,国人似乎早已陌生,甚至于无关紧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酿成今天的悲剧难道不该让我们“居安思危”吗?这不禁让人想起日本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那次的灾难中,暴露出来日本政府在关西地区缺乏足够的防范措施和救灾系统。而那次地震,引起了日本对地震科学,都市建筑防震,以及交通防震的重视。也正因为这样,日本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损失。此次面对汶川特大的自然灾害,我们的政府和人民将会何去何从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

宋会良,网名水自成溪,河南商丘市人,男,汉族,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商丘诗词楹联协会副秘书长,《商都诗刊》编委。喜欢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喜欢用文字弘扬正能量鞭策假丑恶,先后在《秘书工作》《党的生活》《央视网》《谷雨文学家园》《岭南文学》《诗者联盟》《梅花亭》《艳阳天》《河南日报》《商丘日报》等诗刊媒体刊物发表诗歌、散文、杂文、新闻通讯等文稿,希望通过写作找到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快乐。

阅读是一种修行,分享是一种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946

扫描关注免费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