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缘在地书​||刘保学

 河南文苑 2020-10-24

结缘在地书

刘保学

    小区罗马广场,在我练习地书时。先后与同在这个小区里居住的两位书画爱好者相遇了。

我有早起的习惯,每天五点多醒来,近六时饮杯温开水。六时稍许,就出门下楼来到罗马广场上,趁着孙子嘟嘟还在睡梦之中,忙里偷闲地以“池水做墨,地砖当纸,拖把为笔,腹有诗书”淋淋漓漓,挥挥撒撒地龙飞凤舞起地书起来。

“腹有诗书”这一句见笑了,不过是已熟记于胸的一些古代诗词,名人佳句,做为书写内容写在地上罢了。真正的“腹有诗书”企不可及,还真的是不敢当。

广场之地也是小区西门出入口。来来往往的人较多。所遇之人由不相识到相识,除了才提到的那位书法爱好者外,还遇到了一位爱好绘画的老师,这是后来的事。

先是与这位书法爱好者的相遇。那一天,这位常常身着一短袖衬衫,衬衫上印满了行草书之类字体的老者。此前,在小区里散步时也常会碰到该老者。当这位老者看到我书在地上的字时:“咦,隶书大方、大气!”我当即回应:“过奖,过奖,练习,练习”之类的话语。

经聊天得知,那年这位老者年逾七十岁,姓党,就在这个小区内居住。他在市里还带有几个学生在学习书法。可想老者在书法以及在书法知识方面的深厚根底,虽未能见到他的书法作品,但从其能带学生学习书法,就可见其对于书法造诣的不一般了。

有一次他同两位一起晨练的上了年纪的人路过广场,其中一位指着地上我才写出来的字脱口而出,“江山如画。”“对、对、对!”我回应着。毕竟是拖把拖水淋漓地写,在这南国鹏城的天气里,写在地上的字不一会儿笔划就快干了,初看起来就不甚明显。

又一天,我正在地上挥洒,党老师来到身旁,挺热情地:“宝安公园今天有老少共写书法,你可去看一下!”“哦,哦,公园有书法活动啊!?”尽管公园离小区挺近,虽然我很是热衷于书法,尤其是现场观摩,应该是有所收获的。可遗憾的是,时间对于我来讲的确是有限,所以未能到公园观看。前些时,老者就讲过在福田那边有一个书画展,让前去观展。看来他是一个热心人,尤其是对待有同样爱好书法的人。

“你住几栋,每天还写吧?我到你那里,咱们互相切磋切磋学习一下嘛。”可惜我未能如党老师的愿。眼下,也就是利用清早的时间在广场的地上,练习练习地书,挥洒挥洒,抒发一下自己的所好,活动活动身体而已。“行啊,我也是在练习当中,咱们共同学习吧!”我很委婉地回应了他老人家的“同好”和兴致。后来,党老师带着他的作品来到我住的家里,可我不在家未能见到。

党老师清早晨练,几乎隔三差五地要路过这个广场。一来二去相遇的机会也就相对地多了一些。一次又是广场相见,党老师:“把您的大作赐给一幅吧!”这已经是他的第二次提及“赐墨宝”的啦。“好啊,我还要你的墨宝呢。”“那咱们相互交流一下也好。”说到书法,我们俩个相谈甚欢。

同一“爱好”。见面后话不免也就多起来了。党老师在鹏城时日多了,他已参与了多次书法展览。这也是我初到南国鹏城,在写地书时所结缘的第一位书法爱好者。

我写地书所用之笔,先是用家里闲置的一把小小的拖把,如一把小服掸一样,即是老家过去用的由布条做成的,用来掸身上的灰尘所用的那种掸子。这支所谓的“笔”主要以写较大的隶体为主。我后来又买了一把布条做的拖把来写。如此,更大的隶书字体就呈现在了也够大的广场地板之上,如是从业主管委会门前的高台阶上,或是在更高处来俯瞰,字体的效果则会更大体和更好一些。

地书,书写的内容,主要有四字、五字书法常用语句。还有如《周易》中的: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以及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等。

后来,又利用家里的废旧笤帚合金把子,将一块海绵用细带子捆绑成一简易毛笔。嘿,这自制毛笔吸水性还挺强。拿在手中稍一练习,写起行草书体的字来好多了。同时,儿女们也先后给买来了海绵笔头,和软毛笔头等两种材质的专用地书笔,有选择地练习哪种字体都很是得心应手。

软毛笔头写草书最为合适,所练内容主要有,怀素自叙帖的草书体,“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怀素唐代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的狂草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犹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怀素不愧为一代“草圣”。怀素与唐代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颠张醉素” 或“张颠素狂”。怀素所著的《自叙帖》是我练习草书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在地上练一些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等等古代诗词。

同在一个小区,有同样的书法爱好,有了共同的话题。挥洒起“地书”来,锻炼身心,熟练字体,温习诗词,满足爱好,结识同好,自娱自乐,其乐也融融。

作者简介:刘保学,微名玉子,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热爱文学和书法,喜欢在电脑前敲打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品曾见于《河南日报》、《大河报》、《焦作日报》等报纸刊物。近年来有上百篇散文、游记、杂文,等在《河南文苑》、《经纬文化》、《红罗山文学》、《世界作家文集》、《三秦文学》、《百家岩》、《旅游作家》等网络平台发布。并有部分作品在《河南文苑》的推荐下,见于今日头条和百家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