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专题二:家长推论中考改革的必要性,教育局淡定回复,你是疯儿我是傻!

 skysun000001 2020-10-24
今天的课,爆料一位家长,专业推论了中考改革的必要性。作为本周的第二次中考专题,文章最后会简单总结我对明年中考的预测。
家长推论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家长自称是“今年中考344分考生的亲戚”,观点是——强烈呼吁中考改革,其在政府公务网上奋笔疾书的具体情况如下:

备注:以上截图来源于青岛政务网。

我把家长对中考的指责观点归纳了一下:
1、58自招被淘汰,全力以赴裸分。为节省时间,初三物理化学作业请假不写,集中精力做语数英习题。如果物理化学算分,他都不一定达58线,还有脸给到处讲经验。
2、指出中考的弊端:一是偶然性太大!无论只选语数英,还是只选数理化。二是无法正确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投机取巧走捷径。

家长提出的改革建议,我也归纳了一下:
1、我们需要的是:中考选拔减少偶然性,最大可能的做到公平、合理。
优质高中,就要选拔优秀学生,选拔学习习惯好、纠错能力强,认真负责踏实上进的孩子,而不是鼓励学生投机取巧、善走捷径。
把考试从7门变3门,无论你考的是语数英,还是物化政,都是加大结果的偶然性。7门偶然性每门14%的占比,三门每门34%的占比,每个学生得到的纠错机会增加一倍,偶然性就降低一倍,选拔的合理性就增加一倍。
2、减负是空谈。你们看看周末晚上8点半的金华、国华、国奥大厦旁边的马路,停了多少等待补课学生的车辆,拥堵成啥样?!
指责相关负责人最新的解答“现行政策不改,依靠自招解决”。
3、有家长出招:自招入围的,按照语数英物化,合并计分。
这办法,考察5门,增大了纠错机会,的确公平很多,尤其是面对叫嚷声最大的这部分家长。这些家长的孩子,基本都是数理化强基学生。如果改革不行,我们当然都热烈支持自招小改良。
但往深里说,即使这样改,依然不公平。部分数理化强的学生,通过自招,拿到了合理计分的门票,那些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出力气全科都不错的孩子哪,难到他们不是用自己的大脑学的?难到他们的自律努力,就不应该被肯定?

对此,青岛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科技信息处)回复如下:
您好,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已收悉。
2020年青岛市执行的新中考政策是2018年出台的,政策出台前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并经反复研讨后慎重确定的。我们将充分听取师生、家长、教育专家等对新中考方案在具体实施中的意见建议,依法依规做好完善工作。

上面的家长,真的是专业的分析指责。只是部分措辞情绪激动。
当然,教育局的回复更加专业。该部门也已经习惯了应对类似的质疑,一分钟时间就可以给与回复。因为太清楚家长的三板斧了。
结果是,家长再怎么专业,能咋地?
教育局就这么回复,还能咋地?
真是各有各的理,都没有伤天害理。你是疯儿我是傻,缠缠绵绵到天涯!

下面是重点,请仔细看
目前可以预期的2021、2022年中考,会是怎样的具体形式?我根据这两年变化,结合教育局目前的口风,也结合基层学校骨干领导们的推测,做出如下推测,大家可以参考——
1、360的分不会变,组合区分的形式不会变。这是比较确定的。但考生数量的变化,普高的扩招,可能造成第一组合B等级才可以优质高中和组合达到C才可以普高的录取办法改变,因为45%比例的优质高中,75%比例的普高,和真实的录取率太接近。所以,会根据情况进行微调,但只是新高考的补充而已,主要形式不会变。

2、自招的新方式会继续保留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创新,放大自招的功能。我个人预测可能出现继续扩大高中学校自招权限、扩大自招招生比例的可能。目前在教育局层面已经有类似说法,也的确,扩大自招权限,可以补充初中教师命题中考题目的可笑情况,也可以补充中考录取360的局限,变相增加了物理化学科目,用灵活性去补充局限性,这一点和目前高考招生也是相吻合的。所以,提醒如果自招政策是确定的,一定要带孩子参与,初二初三平时做好物理化学的基础学习,要在自招考试前精准高效的进行自招辅导。自招是高中教师命题,考察初中知识,所以难度深度都比初中的学习高一个维度,考前利用符合的题型和符合的教师,精准指导就可以。我每年在考前都会组织自招辅导,在我的家长群等待通知就可以。

3、体育分数可能继续增加。这个是从中央层面的要求,一定注意跟随校内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配合具体的项目(球类、跑步、跳远等)锻炼身体,在体能和技能上都要有进步。完全有可能,体育突然明显增加分数,但2021年就把体育计分计入到360里,可能性不大,2022年很可能体育分数会计入到360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