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古诗·赠阙下裴舍人·钱起

 古风泊客 2020-10-24

《赠阙下裴舍人》   [中唐·钱起·七古]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赠阙下裴舍人》,这是一首干谒诗,即古代文人为得到赏识、推荐、提拔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风泊客》第七辑《唐诗鉴赏辞典》第六十三首)是干谒诗。

这首诗是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诗给在朝姓裴的中书舍人,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舍人,是皇帝身边的“侍从之臣”。官职不大,实际权力很大。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早春二月,黄鹂在宫苑飞翔歌吟;拂晓时紫禁城春浓树木阴阴。
黄莺:一作“黄鹂”。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紫禁:皇宫。一作“紫陌”。阴阴:一作“沈沈”
早春二月,成群地在上林苑里自由飞翔。佛晓时分的紫禁城,树木葱茏,树荫浓郁。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长乐宫的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旁的杨柳沐浴在春雨中翠色深深。
长乐:即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在长安城内。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宫殿。唐时文学作品常以汉代唐。龙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个小湖,后王邸改为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
长乐宫的钟声响起,渐渐消失在花树丛外(可见宫阙的花团锦簇);龙池边的杨柳,在春雨之中显得越发苍翠欲滴。
首联和次联,描写了一幅宫襟春雨景色图。以景色烘托、暗自恭维裴舍人的显赫侍从之臣身份。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暖阳不能消散穷途落魄之憾,遥望天空常常怀有捧日赤心。
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霄汉:指高空。长怀:一作“长悬”。
二月的和煦阳光却消散不去自己的落魄穷途之遗憾;但是“我”一直遥对天空,常怀为朝廷出力的一片忠心。
三联是向朝廷表忠心,希望能得到提拔,为国效力。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十年来频频献赋还知音未遇,我头发斑白愧对华贵的帽簪。
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后为许多文人效仿。此指参加科举考试。遇:遇时,指被重用。华簪:古人戴帽,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连帽穿结于发髻上。有装饰的簪,就是华簪,是达官贵人的冠饰。这里指的是裴舍人。
十年科举失利的遗憾和惭愧;“我”华发已生,还仕途无成,真是愧对裴舍人“您”啊!
尾联暗示此次有机会有幸能遇到裴舍人,希望得到赏识的殷切之情。

《赠阙下裴舍人》是唐代诗人钱起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投赠诗。此诗以其用景色隐含的请求提携之意,和不落窠臼的恭维手段而闻名。虽然是一番恭维、求援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干谒之情,保留了文人的骨气。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