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老胡重出江湖】如何积累离任审计素材

 笔记财税 2020-10-24

之前一直在说离任审计报告,但并不意味着离任审计是一项“一次性工作”,能够出具一份还算标准的离任审计报告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要想做好离任审计工作,应当更加注重离任审计素材的日常积累,所谓“功夫在诗外”,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离任审计工作开始后那些常规渠道的获取。如果是那样的话,恐怕还真的只能出具“一份还算标准”的离任审计报告了。

积累离任审计素材,要养成从日常工作中入手的习惯,毕竟对于内审而言,离任审计的地位颇为“尴尬”,更需要主动出击,自我提升。

锁定离任审计对象多数情况下,离任审计对象是相对固定的。

一是离任审计人员应当了解本单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人员构成,包括职务、职级和职责的不同要求;根据审计准则、监管规则、企业规章和内审要求明确的权责范围初步框定离任审计对象的范围。

二是了解离任审计对象的任职期间和任职状态,以“任职”为标准,形式重于实质;对照审计工作周期形成初步规划,对于近期可能被纳入离任审计计划的离任审计对象要给予特别关注。

三是了解离任审计对象的任职调整环境,根据历史经验和决策者偏好推测其处于长期稳定任职期间还是可能被调整,以便应对到来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或者离任审计;一般情况下,年末、年初人员调整的可能性较大,决策者的调整偏好影响较大。

掌握离任审计内容离任审计的素材来自离任审计对象的工作范围,但也要站在企业的“上帝视角”进行观察。

一是充分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战略、主营业务经营策略,财务、人力、合规、党务等重点工作管理要求,当前时期内的工作重点,明确离任审计关注方向。

二是注重搜集与离任审计对象相关的公开(含内部公开)信息资料和讲话,公开信息资料应当包括离任审计对象所分管、负责工作的计划、措施、总结和成果,掌握信息公开渠道、方式和时间,及时主动搜集;讲话则应以正式会议、活动场景讲话为主。

三是注意比较本单位工作要求和离任审计对象工作执行中的异同,了解离任审计对象对工作要求的认识和关注点,避免审计偏差;在实务中审计人员认为的重点工作与离任审计对象认为的重点工作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是存在的,一旦发生偏差,在沟通反馈环节将遭遇麻烦。

四是注重搜集离任审计对象的其他相关信息,如领导的评价,下属的反馈等,便于形成对离任审计对象长期地、全面地、清晰地、客观地认识;对于离任审计对象并不关注但客观上属于工作亮点和成绩、或者属于重大风险隐患和错报的,审计人员应当视实际影响予以合理反映,避免离任审计对象在离任审计工作开始后通过常规渠道报送素材时有所取舍或隐瞒。

整理离任审计素材信息的搜集并非一朝一夕,要注重日常积累,形成常态效应。

一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搜集渠道,及时获取定期公开信息;特别关注离任审计对象任职当期相关经营管理数据的变化情况,有条件的可以持续搜集、关注、整理、分析,包括主要指标增长分析、预算分析以及趋势分析等。

二是要让其他审计工作为离任审计所用,特别是针对离任审计对象所在机构(部门)的持续审计和相关业务、管理工作的专项审计;通过查阅持续审计、专项审计的工作底稿和审计结论,筛选与离任审计对象直接相关的内容,用于离任审计工作。

充实离任审计经验不得不说,离任审计是一项“熟能生巧”的工作,不断充实离任审计工作经验十分重要。

一是积极参与内外部组织的各类离任审计业务培训,增长离任审计知识;

二是多阅读本单位已经完成的离任审计项目报告,体会报告结构、内容和表述的特征,并应用于离任审计工作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