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哥哥诸葛谨,誓与孙权生死不易,服务吴国忠贞不二

 四地闲夫 2020-10-24

诸葛谨,是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的大哥,而孙权却与他'生死不易',他也一直对吴国忠贞不二。

诸葛谨

拥有特殊身份的诸葛谨是怎样处理好各方关系,不仅在东吴站稳脚跟,而且成为孙吴政坛不倒翁的呢?今天笔者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 因名望被荐孙权,俩人成生死不易

诸葛谨年少时博览群书,而且非常孝顺,母亲不幸早逝,他循规守孝;还对后母格外恭敬。因此深得乡亲们称赞,赢得了很好的名望。

后来因中原战乱,诸葛谨逃避到江东时,孙权妹婿非常佩服他的才华,将他引荐给孙权,从此他就进入东吴集团工作了,当时鲁肃与他是同时入吴的。

诸葛谨敏感地意识到,刚来工作必须首先与领导处理好关系。所以当孙权让他与其在蜀国服务的弟弟诸葛亮,洽谈与刘备交好事宜时,他毫无私心,与诸葛亮只谈公事,各为其主,不带任何兄弟感情,直至达到谈判目的。这样的情景让孙权深受感动,并建立了对诸葛谨初步的信任感。

诸葛谨画像

诸葛谨对孙权说话的方式非常婉转,完全不露锋芒,当他暂时无法接受其意见时,诸葛谨就不断变换方式方法,直到让孙权能够接受为止。如吴郡太守朱治,是举荐孙权为孝廉的将领,有次孙权对他有意见,但因为平时敬重,却难于亲自启齿责备他,所以心里郁闷无法排解。诸葛谨看到其中原因后,他就用写信的方式,广泛地阐明事物的常理,并借用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后将会如何处理,然后将信交给孙权看,终于让他心中释然了。

公元222年,刘备率军征讨东吴,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暗中与刘备勾结,'别遣亲人与备相闻'。孙权不以为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和子瑜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生死不易的誓言。他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当初孔明出访吴国,我让子瑜留下他。子瑜对我说:'弟弟已经跟随他人,义无二心。弟弟不会留下,就像我不会离去一样。'他的言行是如此英明。论世上君臣大义,我和子瑜,可以说是'神交'了,不是旁人可以离间的。'

诸葛谨剧照

就这样,诸葛瑾与自己的老板孙权建立了'生死不易'的牢靠关系。

二。妥善处理同事与兄弟关系,终成东吴政坛不倒翁

诸葛瑾除了处理好与领导关系外,还非常注意与同事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如鲁肃是诸葛瑾同时入主东吴的同事,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关键时刻互相帮助、关照;诸葛瑾与东吴大将陆逊的关系也处得非常融洽,每当诸葛瑾遇到难处或者被误解时,陆逊都会在孙权面前帮他讲话。

当面对不是同一阵营的亲弟弟诸葛亮时,诸葛瑾表现得大公无私,始终坚持各为其主的原则,从来不徇任何私情,受到孙权及同仁们的一致称赞与信任。

诸葛兄弟俩

总之,虽然诸葛瑾的军事能力有限,但他是孙权的绝对心腹,孙权对他是完全信任的,而且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诸葛瑾原本不是武将,但孙权却在吕蒙死后,任命诸葛瑾为绥南将军、南郡太守,镇守荆州重镇公安,由此可见孙权对他的信任与重视。226年,诸葛瑾兵败襄阳,孙权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升其为骠骑将军。

诸葛谨像

诸葛瑾能在孙吴政坛一直身居高位、屹立不倒,这与其性格上的小心谨慎、官场上的左右逢源、处事深谋远虑,都是密不可分的。也正因此,诸葛瑾才能成为孙吴政坛的不倒翁。

诸葛瑾善于与领导相处,并注意与同事们保持良好关系,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企望大家与上下同事友好相处,争取像诸葛瑾那样成为事业上的常青树与不倒翁。

诸葛谨照

继续阅读(剩余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