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积食,心里有数,但不纠结!

  平凡的人 2020-10-24

孩子又积食了!

火又上来了!

谁又给娃乱吃了!

……

生气!生气!

……

积食,已经控制了我们的情绪,总是担心接下来的发烧、便秘、扁桃体发炎、咳嗽等问题,哎!养娃,真是一场修行呀!

忙碌的生活,我们很容易陷入养育细节里,不仅仅是积食,很多时候我们被各种细节捆绑,比如其他娃每天一个苹果、一杯牛奶、大口喝吃虾……等等,我们没有这样做,孩子生长发育会不会有问题呢?

比如其它娃都在上各种培训班、早教课程,我们的孩子还在公园疯跑,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呢?

比如其它娃口才很好、很懂得打招呼、很懂得跟小伙伴一起玩,我们的孩子还傻愣愣的,自己是不是带孩子太佛系了?

其实,只要我们大脑一思考这些细节问题,会发现各种育儿焦虑会扑面而来,不仅仅是积食的问题呀!

我们终究要时时冷静下来,整体看待孩子的生长发育、生活教育等各种成长事情,就像对待积食一样,并不是积食来了,马上拿起消食的食材、药材,迅速的灭掉,又担心是不是用力太猛了,陷入纠结之中,而是看孩子整体状态。

孩子一般不会突然严重积食,除非突然吃了超级大餐或者油腻的食物,这个时候对于大孩子来说,消食的大山楂丸就像特种兵一样,可以救急的,但是很多时候积食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不至于让孩子马上生病!

没错,微微积食的初期,除非特殊情况遇到导火线,比如突然受寒了,不然一般不会突然间就生病的,这样心里有数,就不会纠结了!

微积食,我们只要看到孩子整体状态良好,生龙活虎,就不要纠结,让孩子饮食清淡一些,晚餐七分饱,增加户外运动,提醒孩子要排便(排便要用鼓励的方式,别盯着孩子要求,孩子内心会拒绝,容易情绪便秘)睡前顺时按摩腹部,让身体自己调整过来。

还有一些小朋友,长期舌苔微微有点厚,但是一切状态都很好,也不容易积食生病,一般情况下,是孩子身体运作稍微慢点,但在身体调控的范围里,所以也不要纠结,也不用特意消食,只是注意这类孩子非常非常忌讳暴饮暴食,宜多户外运动。

孩子总是难免偶尔贪吃,吃撑了,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而是让孩子去感受下,吃多的感觉,让他体会到什么是嘴巴喜欢,但是肚子里的小精灵很难受。

吃多这件事情,只要情绪被接纳(谁的童年不贪吃呢),引导孩子正确客观认知事情,孩子才不会故意作对,随着长大,他会逐渐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这也是我们送给孩子非常重要的人生礼物。

多观察孩子的日常细节,但是不陷入细节之中,整体把握孩子的生活状态,只要孩子每天都在开心成长,一切向好发展,就不用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