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的主动,都应该有时效性,尤其对于女性而言

 说爱情感 2020-10-24

人总是在逐渐长大的时候,变得和开始不一样,就像是你二十岁的时候很喜欢一条裙子,但你支付不起,所以你只能翘首以盼却又无可奈何。

当你四十岁的时候,已经完全有能力负担得起一条自己想要的裙子,但是穿在身上的时候,却没有了二十岁的那种期待的感觉,仿佛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

那是因为曾经怎么都得不到的东西,如今信手捏来,没有了困难做阻碍,所以也就失去了应该有的期待。

不是那条裙子变了,而是我们变了,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资本去匹配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会因为没有经济实力而对一件物品囊中羞涩。

人总是对得不到的东西保留期待,一旦得到了,便觉得不过如此,因此,在两性关系中,所有的主动其实都具备时效性,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一个人的喜欢到不喜欢,其实没那么漫长

01)、《继承者》中的李宝娜一开始喜欢金叹,她觉得这个高大又帅气的男人,就应该和甜美又可爱的自己相匹配,所以她曾经一度追求金叹,送早餐,嘘寒问暖,送生日礼物,每一样都不落下。

而在金叹的眼中,宝娜却不是自己的合适人选,因为对方从小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即便单纯善良,骨子里也还是会有大小姐的娇纵,而自己又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

所以两个人在一起注定不会长久,因此,对于宝娜的示好,金叹从来都没有选择回应。

或许是因为主动得不到回应,或许是金叹从不在意的态度让她灰心丧气,一段时间以后,宝娜慢慢收回了对金叹的喜欢,将对方当做一个普通朋友看待。

02)、很多男人觉得只要自己足够主动,就一定会让对方喜欢上自己,其实,这个说法本身就存在误差。

因为在此之前,你不能确定对方对你是不是真的喜欢,更不能确定对方即使是喜欢上你,也会不会是因为感动,且这份喜欢会不会长久,所有的这些都是未知数。

因此,不管是男人也好,还是女人也好,喜欢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广泛性的行为,可以因为外貌喜欢,也可以因为着装喜欢,但同时也会因为性格不喜欢,因为三观不合不喜欢。

喜欢一个人到不喜欢一个人,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

“超限效应”:有时候主动的多了,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当一个学生犯错的时候,老师第一次批评他,他会感到羞愧,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格外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但当这个老师若是选择了长篇大论,那么这个学生的心态可能就会经历从内疚到平静,再从满不在乎到心生厌烦。

即便他知道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好,即便他知道这件事情真的是自己做错了,但是老师的喋喋不休,会让他在长期地处于同一个环境中而逐渐降低对事件的兴趣度。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当人们接受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时候,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表现。

并非说主动不好,然而事件的发展都要讲究一个度,一旦超过这个度,哪怕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好的方面的,最终也会因为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原理而导致事情朝着反方向走去。

在两性关系中也是如此,并不是你所有的主动都可以换来对方的回应,有时候主动的太过频繁反而会让女性有种进度太快,而选择排斥的本能。

付出等同于需求,才能发挥“主动”的最大作用

我喜欢吃梨,结果你买回了一大筐苹果,我不喜欢吃苹果,但我不忍心让你的努力白费,所以我强忍着不适,选择了吃苹果。

结果我发现不论我怎么努力,都没办法享受苹果的滋味,于是我选择把苹果放在一边,而你看到了,却大声斥责我不珍惜你的付出。

于是,我开始审视我们的爱情,发现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你所有的主动其实都是站在你的角度去考虑,也就是说,你只在乎你能够给我什么,却从不去想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做着无用功,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就应该让对方为之感动,其实,这么做无非不过是让自己感动罢了,却还要让对方承受本就没有太多用处的“心意”。

付出和需求相匹配,才能够让我们的主动释放最大限度的能量,否则,不管我们再怎么努力,最后都只能是无济于事。

因此,我们需要多思考别人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我们能够给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