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尿量就知道肾功能的好坏!防范尿毒症教你2招.

 一叶绿地 2020-10-25

寿命长短,排尿便知?提醒:排尿时若发现4个变化,应尽早检查.

1、尿量减少:尿量减少是排尿时的一个重要变化。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无尿的情况,这很可能是肾脏疾病或尿道感染等疾病的征兆。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尿量的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就医,以了解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尿液颜色异常:尿液的颜色也是我们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正常情况下,尿液呈淡黄色或透明色。如果你发现尿液的颜色呈现深黄色或浑浊,这很可能是身体脱水或尿道感染等疾病的征兆。此外,如果尿液呈红色或带有血迹,可能是肾脏疾病或膀胱结石等严重疾病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就医进行检查。

3、排尿疼痛:排尿疼痛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排尿变化。如果你在排尿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适,可能是尿道感染、前列腺炎或膀胱炎等疾病的征兆。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尿道阻塞或炎症,从而使排尿变得困难和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

4、尿频尿急:尿频尿急是另一个常见的排尿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频繁排尿,甚至出现尿急、漏尿等症状,可能是尿道感染、膀胱炎或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征兆。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从而使排尿变得频繁和急迫。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早期治疗。

-------------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肌酐缓慢上涨到115—265μmol/L(1.3—3.0mg/dL)且肾小球滤过率大于45ml/min/1.75m2(即处于CKD 3a期以上),我们称其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较为早期阶段,或称为慢性肾脏病(CKD)早中期阶段。

我们发现,即使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处于较为早期阶段,通常也会有两种结局:一是逐渐或快速进展为慢性肾衰竭之尿毒症期;二是长期保持病情稳定或缓慢进展,甚至可在正常寿命内不发展成尿毒症。

不要总是这样认为: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都会发展成尿毒症,关键是咱们肾病朋友是否给慢性肾功能不全不发展成尿毒症的机会。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否会发展成尿毒症,除了疾病本身原因之外,肾病患者还应该“做好自己”,尤其应守住如下这五条底线。

1.总能控制血压达标.

肾病患者特别容易并发高血压,不治疗高血压或血压控制不能达标就是在给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发展成尿毒症创造机会。但如若总能控制血压达标,就可以减少一次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成尿毒症的机会。而且这也是阻止或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最为重要的一次机会。控制血压达标,应首选RAS阻滞剂(即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而且应该全程足量使用,除非有特殊禁忌(如一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或有高钾风险或已经出现高钾血症等),可选择的药物包括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贝那普利及培哚普利等等;次选的降压药包括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酒石酸美托洛尔及卡维地洛等。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有关的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值应为100—130/60—80mmHg,至少不能高于140/90mmHg。

2.保证尿蛋白不太高.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蛋白持续达到或超过中等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00mg),甚至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00mg以上),这就是给患者发展成尿毒症创造了机会。只有尽可能将患者的尿蛋白降下来(越接近300mg/24小时,就越好)且保持长期稳定,即尿蛋白不算太高,这样才算是减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发展为尿毒症机会。处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由于原发病的原因,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不都是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可能还存在“免疫性炎症”,这样就可以使用“抗炎与抑制免疫”等综合治疗措施。根据具体病情由经治医生综合分析后作出准确判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达到降蛋白的治疗效果。可选择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与甲泼尼龙)与/或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多苷片、吗替麦考酚酯及羟氯喹)等。

3.吃上一直重视五控.

“吃上”一直重视“五控”也是不给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成尿毒症的一次机会,所谓“吃上一直重视五控”,指的是在饮食上应长期坚持“五控”,即控盐、控蛋白质、控油、控嘌呤、控辛辣。这是因为,盐摄入超标、高蛋白饮食、重油、膳食中嘌呤含量高及吃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与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密切相关。盐摄入超标,容易出现高血压或影响降压药的疗效,从而使慢性肾功能不全加速进展;重油,容易引起或加重高脂血症,不仅会影响肾功能,还会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膳食中嘌呤含量高,则易并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这也会促进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吃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则不利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康复。咱们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必须保证饮食应低盐、优质低蛋白、少油、低嘌呤及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4.生活方式从不随意.

那些“生活方式太随意”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绝对是在给其发展成尿毒症创造“好”机会。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喜欢抽烟、特爱喝酒、天天加班、学习太苦、剧烈运动、不愿喝水、只喝饮料、纵欲过度及不讲卫生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快速进展至尿毒症的影响因素。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作息规律、早睡早起、拒绝熬夜、禁烟忌酒、从不劳累、适当运动、经常喝水、少喝饮料、房事适度及注意卫生等,才能减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会。

5.需要调整好的心态.

得了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整天提心吊胆(恐惧心态)或完全不在乎(无所谓心态),这两种心态都是在给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成尿毒症创造机会。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既要重视自己所患疾病,也不要过分担心。在平时还应该学会随时调整常常处于变化之中的心态到正常状态。不能因为“别人”的某一句话,就改变原先已制定好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与定期复诊计划。千万不要“一时兴起”而选择“乱投医”,或相信偏方,或迷信秘方,或被某些无良医院的虚假宣传给忽悠了,等等。

肾病朋友就应该守住如上五条底线,不给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成尿毒症创造任何机会。否则的话,尿毒症将会是患者的最终结局。

------------------

肾功能的好坏是衡量评估肾病会不会到尿毒症的重要标准。而判断肾功能的好坏多数人通常会看血肌酐指标,来判断肾病所处的阶段。不少肾友都需要定期复查血生化,来监测肾功能是否有波动及走向。

对于不需要长期住院,以维持病情稳定为主的肾友来说,定期复查往往间隔时间较长,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虽然说病情稳定就可以不用频繁复查,但仍要注意观察自身的状况。那么,如何在家也能更全面的掌握自身肾功能的情况?

其中有一项指标,也能一定程度很明确的反应肾功能的变化,尤其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它就是尿量。

肾脏作为形成原尿,过滤代谢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异常变化大多与肾功能相关。如肾病界“红人”——尿蛋白是反应肾功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且还是影响肾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决定着肾病的预后。

我们继续来说尿量与肾功能的关系。

尿量越少肾功能越差吗?会不会到加速尿毒症?分为两种情况,别弄错了!

  • 第一种情况:尿量急性减少,尿毒症风险较小.

尿量出现骤减的情况,往往是存在引起肾功能急性衰竭的因素,比如感染、脱水、失血过多、药物肾毒性等等,导致肾脏内血流瞬间减少,引起肾脏的高灌注,导致滤过血液减少,排出尿量明显骤减,甚至发生少尿、无尿的情况。

但一般这种情况,“来得快去的也快”,对肾功能造成的损害是可以逆转的。及时纠正诱发因素,如控制炎症、进行补液治疗等等,肾功能稳定后,尿量也会慢慢恢复上来。

虽说,多数情况下是可逆转的,但仍有注意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发生,以免造成肾功能的慢性发展。

  • 第二种情况:尿量缓慢减少,尿毒症风险大.

尿量肉眼可见的逐渐在减少,不是一件好事,说明肾功能排泄、过滤的功能也在逐渐下滑。有部分肾友白天不怎么上厕所,夜尿较多,也要警惕肾功能的加重,说明肾小球、肾小管都受损较严重,不再能保证尿液的正常排泄。如果不及时疏通肾脏堵塞的情况,保证剩余肾脏细胞血氧的供应,尿毒症风险无疑会增大。

不论是出现哪种情况,都要警惕肾功能的变化,及时进行就医诊治,以防肾衰竭的发生。

对于后者,病情不断恶化导致的尿量减少,还有“补救”措施吗?

我们都知道尿量的减少,其实代表着体内毒素水平的升高,包括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均会升高,这也是尿毒症发生的主要机制。

因此尿量减少后,治疗是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的。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肾脏血流情况作出改善。中医药疗法在这方面有一定作用,比如督灸、药浴、足浴等,可以通过穴位调理等改善内部血液循环,减轻毒素的蓄积。

另一方面要稳定血压、血脂等影响血流的指标。保护好血管通路,有助于保护剩余肾功能。只要肾脏仍然在运转,延缓肾衰竭就是有希望的。

你的尿量现在达标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