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南解读│儿童风湿病国际相关诊治指南系列解读之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分类标准解读

 ganhaiqiang 2020-10-25



指南解读儿童风湿病国际相关诊治指南系列解读之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分类标准解读

刘大玮1,梁芳芳2,唐雪梅1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 Vol.35(4):252-255

摘要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一组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风湿性疾病,临床及转归都具有高度异质性,合理的分类标准对疾病的诊治及临床研究尤为重要。2001年国际风湿病联盟(ILAR)分类标准得到广泛认可及应用,随着对JIA临床特征及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也为了使JIA患儿成年后更好接轨疾病命名,国际儿童风湿病国际试验组织(PRINTO)于2018年发表了新的JIA分类标准,其临床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尚需进一步验证。文章重点对两种JIA分类标准进行解析,旨在助力疾病诊断及鉴别。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分类标准;专家解读

基金项目:深圳市儿童临床免疫三名工程项目[SZSM201812002]
作者单位:1.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重庆  400014;2.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广东  深圳  518038
通讯作者:唐雪梅,电子信箱:tangxuemei2008@163.com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风湿性疾病, 作为一组原因不明, 在遗传背景、 临床特征、 疾病进程及预后转归等各方面均高度异质疾病群, 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少数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出现关节功能残疾, 合并慢性前葡萄膜炎导致视力受损, 甚至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危及生命。对于JIA分类标准, 全球经历了多地多版本, 极易混淆, 现将主要分类标准作一梳理和解读。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这组疾病被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命名为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1]。1977年发表JRA分类标准,将JRA定义为16岁以前起病,持续6周及以上的关节炎,主要分为全身型(systemic)、多关节型(polyarticular)及少关节型(pauciarticular)关节炎3种类型[2-3]。但并未包含儿童脊柱关节炎及银屑病性关节炎。同一时期,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将16岁以前起病,持续3个月及以上的关节炎界定为幼年慢性关节炎(juvenile chronic arthritis,JCA),并于1978年制定出第1版分类标准,将其分为全身型(systemic)、多关节型(polyarticular)、类风湿因子(RF)阳性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RF-positive)、少关节型(pauciarticular)、幼年银屑病性关节炎(juvenile psoriatic arthritis,JPsA)及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AS)6种类型[4]。以上JRA及JCA分类系统均缺乏对JPsA的清晰界定,1989年Vancouver分类标准将JPsA明确定义为16岁以前起病,具有关节炎合并典型银屑病或关节炎合并以下3条以上者:指(趾)炎、甲凹陷、银屑病样皮疹及银屑病家族史[5]。

1 2001年国际风湿病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ILAR)分类标准

经过2次论证后,2001年ILAR在Edmonton将这组疾病统一命名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定义为JIA是指一组病因不明, 16岁以前起病, 持续6周及以上的关节炎,且需除外其他疾病所致[6-8],将JIA分为全身型(systemic arthritis)、少关节型(oligoarthritis)、RF阴性多关节型(polyarthritis RF-negative)、RF阳性多关节型(polyarthritis RF-positive)、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enthesitis related arthritis,ERA)及未分化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7种类型。其中,少关节型又分为持续型(persistent)及扩展型(extended)两个亚类。该分类标准中包含5条除外标准:a 患银屑病或一级亲属中有银屑病病史者;b 6岁以上HLA-B27阳性的男性关节炎患者;c 患强直性脊柱炎、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伴炎症性肠病的骶髂关节炎、瑞特综合征或急性前葡萄膜炎,或一级亲属中有以上疾病之一者;d 至少2次IgM型RF阳性,2次时间至少间隔3个月;e 有全身型JIA表现的患者。

1.1 全身型JIA 定义:1个及以上关节炎,弛张高热至少2周,连续发热至少3 d,同时伴有以下1项或更多表现:(1)短暂、非固定的红斑样皮疹;(2)全身淋巴结肿大;(3)肝脏和(或)脾脏肿大;(4)浆膜炎。除外标准:上述除外标准的a、b、c、d。

1.2 少关节型JIA 定义:病初6个月仅累及1~4个关节。亚类:(1)持续型:疾病过程中受累关节始终≤4个;(2)扩展型:6个月后受累关节>4个。除外标准:上述除外标准的a、b、c、d、e。

1.3 多关节型JIA(RF阴性) 定义:病初6个月受累关节≥5个,IgM型RF阴性。除外标准:上述除外标准的a、b、c、d、e。

1.4 多关节型JIA(RF阳性) 定义:病初6个月受累关节≥5个,且至少间隔3个月,2次以上IgM型RF阳性。除外标准:上述除外标准的a、b、c、e。

1.5 银屑病性关节炎 定义:关节炎合并银屑病,或关节炎伴有以下2项或更多表现:(1)指(趾)炎;(2)甲凹陷或甲脱离;(3)一级亲属有银屑病病史。除外标准:上述除外标准的b、c、d、e。

1.6 与附着点炎症相关关节炎 定义:关节炎合并附着点炎症, 或关节炎或附着点炎症伴有以下2项或更多表现:(1)有骶髂关节压痛和(或)炎症性腰骶疼痛表现或既往有上述病史;(2)HLA-B27检测阳性;(3)6岁以上男性关节炎;(4)急性(症状性)前葡萄膜炎;(5)一级亲属中强直性脊柱炎、与附着点炎症相关关节炎、伴炎症性肠病的骶髂关节炎、瑞特综合征或急性前葡萄膜炎病史。除外标准:上述除外标准的a、d、e。

1.7 未分化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定义:不符合上述任何1项或同时符合上述2项及以上分类标准的关节炎。

在过去20年时间里ILAR分类标准已得到广泛认可及应用,但日益增多的证据显示该分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因为JIA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RA)命名及分类体系的差异,直接影响JIA患者16岁以后与成人RA疾病名称的衔接,不仅造成儿科和成人风湿科医师对这类疾病的命名存异,还导致患者对疾病名称的无所适从。此外,因为某些类型关节炎在儿童及成人均可出现,且发病机制具有相当程度的同质性,但从疾病名称上却缺乏关联性,如全身型JIA与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 disease,AOSD)、RF阳性的多关节型JIA与成人RA、ERA与成人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itis,SpA)等。

2 2018年儿童风湿病国际试验组织(the Pediatric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Trials Organization,PRINTO)新分类标准

为了更好开展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PRINTO于2018年召开会议讨论发表了JIA新的分类标准[9],本刊已及时发表国内专家针对该方案的初步解读[10]。PRINTO方案定义JIA是指18岁以前起病,持续6周及以上病程(必须符合下列分类标准之一),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的一组炎症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关节炎”一词不再纳入定义之中,而仅在相关分类标准中提到。该标准将JIA分为6种类型。

2.1 全身型JIA 定义:持续至少2周的不明原因发热(除外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或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每日发作至少连续3 d,同时伴有以下2项主要指标或1项主要指标及2项次要指标。主要指标:(1)短暂、非固定红斑样皮疹;(2)关节炎。次要指标:(1)全身淋巴结肿大和(或)肝脏肿大和(或)脾脏肿大;(2)浆膜炎;(3)持续2周及以上关节痛(非关节炎);(4)白细胞增多(≥15×109/L)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点评:目前认为儿童全身型JIA与成人起病的Still病具有同质性,因此选择修订版本的Yamaguchi标准对全身型JIA进行诊断分类:发热 2项主要指标,或发热 1项主要指标 2项次要指标。该标准的更改,强调了持续2周及以上的反复发热,且连续发热至少3 d,而无需每日发热;其次,除发热外2项主要指标需至少有其一,关节炎作为主要指标之一不再是必需条件,同时将关节痛纳入次要指标(与ILAR 2001全身型JIA诊断标准相比,此点为最大改动);第三,将白细胞增多(≥15×109/L)纳入次要指标;最后,未再强调除外标准。

2.2 RF阳性JIA 定义:持续6周及以上的关节炎, 同时2次至少间隔3个月RF阳性或至少1次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点评:因为考虑到儿童RF阳性JIA与成人RA临床表现基本一致, 因此受累关节数量不再作为分类依据, 而将关节炎代替了多、 少关节炎的命名;CCP抗体检测阳性首次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被纳入诊断依据。同样, 此类型未再强调除外标准。

2.3 与附着点炎症、脊柱炎相关的JIA 定义:外周关节炎合并附着点炎症, 或关节炎(或附着点炎症)加上3个月及以上的炎症性背痛和影像学显示的骶髂关节炎,或关节炎(或附着点炎症)加上以下任意2项:(1)骶髂关节压痛;(2)炎症性背痛;(3)HLA-B27检测阳性;(4)急性(症状性)前葡萄膜炎;(5)一级亲属中有脊柱关节炎病史。其中,若外周关节炎存在,则需持续至少6周以上。点评:目前儿童期脊柱关节炎多以未分化形式存在,为了与成人脊柱关节炎接轨,PRINTO标准对此类型定义做了较大更新,引入了Sieper炎症性背痛的定义;对外周关节炎持续时间做了明确定义;将影像学检查纳入分类依据;去除了6岁以上发病的男性关节炎患者标准;同样未再强调除外标准。

2.4 早发ANA阳性JIA 定义:6岁以前起病,持续6周及以上的关节炎,同时2次至少间隔3个月免疫荧光检测抗核抗体(ANA)阳性且滴度≥1∶160。除外标准:排除全身型JIA、RF阳性JIA及与附着点炎症、脊柱炎相关的JIA。点评:这是PRINTO新分类标准中基于前期工作中发现的,以早发、女性为主、高发慢性虹膜睫状体炎、ANA阳性及与特定HLA相关联为特征的一组全新类型。这一类型也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JIA类型,似乎仅见于儿童期,在以往分类标准中被归为几种不同的型别。另外,为排除ANA在JIA疾病诊断中的假阳性,设定如下标准:(1)利用免疫荧光法在Hep-2细胞中2次检测滴度≥1∶160, 2次时间至少间隔3个月;(2)设定了除外标准作为鉴别。

2.5 其他类型JIA 定义:持续6周及以上的关节炎,不符合上述任何分类标准。点评:除了上述有明确定义的类型,对于其他具有典型特征的疾病,尤其是JPsA,没能在该诊断标准中体现,故暂时将其他类型JIA合并归类,待前瞻性研究数据分析确立后再加以识别。

2.6 未分类的JIA 定义:持续6周及以上的关节炎,同时符合上述1种以上分类标准。点评:该类型在既往分类标准中已经存在,将在数据收集结束后再行分析讨论。

2018年PRINTO标准基于循证方法对JIA 进行了全新定义及分类,包括修改发病年龄,重新定义全身型JIA,将儿童患者与成人接轨,按照不同发病机制及预后整合既往标准中的不同类型,及新增疾病类型等,弥补了2001年ILAR标准的部分不足,具有临床实用性,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去除了关节炎作为必要的分类标准是否会导致JIA诊断的泛化?早发ANA阳性中“早发”的确切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判断等。专业医生对该分类标准的认同情况,尚需在全球初诊患者大数据中进行验证。作为一组疾病群,对JIA分类标准还需在免疫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对细胞因子抑制剂反应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略)

2020-01-12收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