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鎏金铜佛像的秘密,公布于众

 博搜艺术 2020-10-25

  唐武宗“会昌灭法”及此后的五代战乱使佛教传播遭受挫折,佛像也随之走下坡路。宋代时期南方禅宗得到大力发展,宋代佛像注重于写实,其题材大多以罗汉与祖师为主,当时曾出现了大量的五百罗汉、三百罗汉、十八罗汉像等。

  明清佛像不仅仅是释教徒崇拜信奉的目标,也是一种崇奉的存在,更是宝贵的民族艺术遗产,逐渐遭到中外保藏界的广泛重视。他以为,明清金铜佛像或将成为中国古代佛像出资商 场的主体,商 场行情一路看好,增值空间较大,特别是高质量的佛像,更是值得保藏出资。

  自2000年至今,古代金铜佛造像艺术品,受到了国内外藏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金铜佛造像艺术品收藏,成为了国内外各大拍卖会上的主流,每季度拍卖,都是精品层出不穷,藏家云集,佛教艺术拍卖市场竞争强烈,藏家企业家辈出,真可谓蒸蒸日上,盛况空 前,拍场的火爆,同时对民间佛教艺术品收藏,也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与带动作用。

  古代佛像制造完结按宗教程序还要装藏与开光,才能让释教徒供奉。装藏即在佛像内膛放一些释教圣物。藏传佛像装藏完后要用红铜板封底。

  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雕塑或者雕像更多是为神服务,是宗教的产物和载体,是人们祷告的对象。匠人制作佛像或者神像既是谋生之道,更是信仰一部分。为神工作专心一致,毫不懈怠,追求技术的完 美,视工作为修行。

  明清锻造佛像有严厉的规制(仪规),各部位的份额、结啥手印、啥佛或菩萨等持啥法器、佛与菩萨各坐啥底座等等都有定规;佛像全体端庄高雅,面庞慈祥,各部位写实性强、外型精确。如果是官铸佛像,则官款的方位必在底座前面,不可在底座后边。若镶嵌,则多是绿松石、青金石。新仿佛像则通常不合规制。

  隋唐时期,佛像艺术随着国家的统一,政治、经济的强大和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佛教造像不再亦步亦趋于外来模式和手法,而是向着个性化、理想化的新型模式发展,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