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重阳│九九重阳,登高望远,采菊南山

 滴水斋主 2020-10-25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文人雅士聚会饮酒、登高、赏菊、绘画、吟诗的日子。古往今来,流传了不少以重阳为题材的诗文书画,今天通过书画作品看看重阳节的习俗吧!

登高望远

冯超然 天高虚阁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重阳登高也成为中国诗画中的一个永恒题材。


赏菊、饮菊花酒

王震 祝寿图

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也极为普遍,菊花可以祛寒、祛毒,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重阳菊花也成为画家们笔下的重要题材,同时,菊花也被人们称作延年益寿的花,有很多画菊花的中国画作品都题为“长寿”,王震的这幅作品就题为“祝寿”,画的就是菊花。

聚会、绘画、吟诗

韩敏 竹林七贤

唐代以后,重阳节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聚会,绘画、吟诗的日子。出现了大量吟咏重阳节的诗词,以及以重阳节为题材的绘画。其中最广为人传颂的千古名句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尊老爱老
汪观清 儿孙福

“九九”又有“久久”谐音,有长久之意,新中国成立后将这一天定为“老年节”,提倡尊老敬老活动。重阳节是向老人表达感恩的节日,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在父母、在长辈的身上,给予他们多一些关爱。纵然有万千个理由,也请让他们温暖的日子多一些,让自己被牵挂的日子长一些。家人健康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