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吃糕正当时,12种中式糕点一次推荐!

 小毛头书屋 2020-10-25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如期而至,好吃的重阳糕凭借一糕之力,就撑起了整个秋季时令点心的半壁江山。不过最早汉朝时期的重阳节,只是一个适合邀约家人朋友、组织party的黄道吉日而已,彼时的重阳节,还没有重阳糕的身影。

到了魏晋,当时的生活方式顶流KOL——陶渊明,因个人尤其喜爱菊花,掀起了全国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的潮流,奇妙的重阳节庆祝方式又增加了一种。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重阳节正式被官方认定为“国定节日”是在隋唐时期,和朋友、家人组队登高插茱萸成为了当时庆祝节日的新风尚,一到凉爽的金秋,举国欢庆重阳节,出游玩耍的人群络绎不绝。

 
“糕”与“高”同音,吃糕登高更有讨好彩头之意,而居住在平原地区的人们,也能以吃糕代替登高自我安慰,所以吃重阳糕的食俗,从这时开始也算正式流行了起来。
吃重阳糕的热潮在宋朝时期最为高涨,如果当时有微博,重阳节的热搜一定是“人缘好不好,就看今天有没有人送你重阳糕了”。



                      


一直到近代,重阳节才被赋予了“敬老、爱老”的含义,但节日本身的传统内核并不是单纯的敬老节,重阳糕也不是老人们的“专属点心”。正值重阳节,台台就向大家分享12种传统糕点的制作方式,每一款都兼具颜值和口味,适合在今天一饱口福,顺便讨个好彩头。

 九层重阳糕 
全国各地重阳糕的做法都不尽相同,台台为大家带来的这款,由米粉和红糖制作而成,口感松软甜糯,层层分明颜值颇高。 
 
 桂花条头糕 
即便已经到了晚桂时节,但桂花条头糕依然是江浙沪一带传统糕点的c位担当,糯米糕内红豆沙绵密甜软,搭配上糖桂花和桂花干的独特香甜,嗲得不得了。
 
 海棠糕 
海棠糕是江南地区非常经典的一种街头小吃,烤制过的面浆焦脆诱人,表层坚果香气四溢、内馅豆沙油亮甜蜜,口感极富层次,吃过一口就难以忘怀。
 
 糯米凉糕 
精致的中式糕点并非江南一带独有,我国西北部的糯米凉糕,吃口清凉爽快,搭配干果、蜂蜜加上层层枣泥,口感丰富,清凉又醒胃。
 
 定胜糕 

糕如其名,定胜糕在古代被寄予出征将士凯旋而归的美好意愿,如今则被引申为祝福考生的寓意,在苏杭地区颇为流行。
 
 云片糕 

云片糕占据了很多很童年的零食记忆,薄如云片的糕体松软粉糯,入口香甜;虽然看上去制作比较有难度,但经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在家完成。
 
 茯苓糕 
用白茯苓为主料制作的茯苓膏,相传是清朝皇室传统甜品,在家制作时用热牛奶或豆浆潮化大米粉,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风味。
 
 绿豆糕 
绿豆糕应该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式传统糕点之一,纯用绿豆磨成面来制作,制作完后放入冰箱冷藏,入口冰凉清甜,口感堪比雪糕。
 
 
 红豆松糕  
用籼米米粉和糯米混合制作而成的红豆松糕源自江南,据说是宋美龄晚年最爱的糕点,红豆的甜味和香气蕴藏在松糕的每个气孔之中,松软可口。
 
 
 永春桔红糕  
桔红糕虽然是糕点的做法,但很多人小时候都把它当成糖果来吃,这种古早风格的糕点,工序精细且特别,所以口感很有特色,柔中带韧,果香十足。


 延边打糕 
延边打糕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朝鲜族糕点,蒸熟的糯米通过木槌不断碾压捶打,形成了非常糯的口感,蘸上红豆粉搭配着吃,香甜可口。
 
 糖龟  
糖龟(当地方言叫糖jiu),是浙江温岭石塘镇的传统糕点,有大龟、小龟之分,大龟可重达两三斤重,堪称中式糕点界的巨无霸;晾干之后切成薄片炸着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