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海曲上人 2020-10-25

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绍兴鲁迅高级中学 钟媛玲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钟媛玲简介

注:“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获奖选手网络讲座,每周一次,已成为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反思的盛会。大赛每年一届,汇聚了全国20个省市的教师参加,对推动教育文化化进程,影响深远。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绍兴鲁迅高级中学的钟媛玲。在本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第三届特级教师赛及第二届超特赛”中,我获得了大赛魁星奖。后来才知道此奖目的是在鼓励语文老师修炼文化写作,以深厚的辞养、学养、历养、识养,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发才气。不禁由衷感慨和惊喜。也再次感谢大赛组委会对我的肯定。其实也深知自己离这个评价标准还有很远的距离,当然定会更加自勉,朝这个方向不断完善。

本次大赛主题是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教育基因与教学个性探索。突出以地域思维和地域文化基因下的教学适应性。我非常荣幸能来到历史文化悠久的山东临沂参加此次大赛,也很感谢承办单位临沂市第三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今天很荣幸能和各位老师交流文化作文优质课大赛的心得体会,下面我从课前打磨、课堂呈现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来和大家进行简单交流,希望各位大家和同仁,多多指正,不吝赐教。

壹、课前打磨

(一)选题定位“城市文化”的思考

参加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是由来已久的一个心愿。因为我校绍兴鲁迅高级中学曾承办过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对于“文化作文”这一理念已扎根于心。语文教学中对于文化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元素,也是教师和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所以本次参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化作文组。

围绕本次大赛的主题,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教育基因与教学个性探索,在定位教学内容时,考虑了很多有关本次大赛的承办地山东临沂的文化元素,一直在探寻一个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沂蒙文化包容与坚守兼顾的地域基因品质,该适配怎样的文化教学理念,思考该如何让文化多元性与教学风格多样化相融合。

文化作文组在选题要求上是任选课题,适当契入地域文化,如地域人物、地理、风情、历史典故和细节,或地域作品内容等元素,展示文化作文教学的地域探索,体现地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由于本人比较喜欢旅行,每到一地,都喜欢查阅有关地域文化相关内容,并基本做到坚持撰写自己的旅行游记,所以很快定位到想从城市文化这个方面入手。

“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山东临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其历史可上溯至2500 多年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临沂为核心区域形成的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以东夷文化为基础的沂蒙地域文化与齐、鲁、楚、吴、越等区域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沂蒙文化,并赋予临沂群体丰富的沂蒙精神。 所以,沂蒙是一个有史、有圣、有文气的地方。

这让我很容易联想到了同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越国古都绍兴——我现今生活着的这座城市。绍兴和临沂,这两座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印记的城市,我如果能找出这两个城市的关联点,然后从文化角度来解读这两座城,应该是一个可以去挖掘的写作教学思路。

(二)课堂定位“读城”的思考

明确了大体思路后,我开始着手搜集关于临沂和绍兴的文化人文资料。借助于书籍和网络,很快我找到了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越王勾践和大书法家王羲之。《越绝书》中谈到“越王勾践伐吴,霸关东,徙都琅邪,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越王勾践完成自己战略扩张后,做了一个至今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迁徙国都到琅琊,也就是现在的临沂。虽然在诸如《史记》这样的正史中没有正面提及,历史上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目前还是在好些史书中能找到证据,且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这算是对两个城市关联的历史性一步。找到这个突破口,我豁然开朗了,因为后面的王羲之更是人尽皆知。王羲之作为琅琊王氏代表,是临沂人的骄傲,至今也是临沂市响当当的文化名片,王羲之故居是游览临沂的必到之地,书法艺术是临沂人引以为豪的艺术传承。然后再说王羲之对于绍兴,每位读过《兰亭集序》的人都会念念不忘这个“会稽山阴之兰亭”了。勾践琅琊登台望东海,书圣池边花开淡墨痕。对于城市旅游文化的宣传,绍兴和临沂应该都是大打文化牌,这不正切合了本次大赛的文化初衷吗?很快我把自己的上课内容定位到了城市推介词上。

对于“城市推介词”,其实是“城市宣传语”的变体,不过“推介词”所涉及的文学样式范围更广,小至一句台词,大至长篇语段,都可以呈现,其目的主要是能够揭示出一个城市的人文内涵,突显其自然风貌,而且要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理念,代表出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而绍兴和临沂这两座城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学生而言,写自己熟悉的家乡,也很容易上手,而我的作文教学目的就是扩展学生城市表达的内容,规范学生城市表达的语言,挖深学生城市表达的思想内涵。

(三)课堂打磨“推介词”的思考

明确教学目标后,我开始尝试备课。整堂课围绕城市推介词撰写展开,首先从央视广告词入手,让学生城市配对,首先对城市推介文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个环节在试教时因为时间把控不好一直是指导老师们争议比较多的地方。最后比赛时依然保留这个环节,只是精简了内容,引导学生能快速“入戏”。

1、这是一堂不可试的课

导入环节也是我本次备课比较纠结的地方,设计是从临沂学生熟悉的饮食入手,从山东煎饼、馒头展开,请同学作为主人给我介绍这些事物在他们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并结合《舌尖》视频片段的文词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身边平常事物其实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饱含情感也暗藏思想深意。这个环节在我试课时就遇到了大麻烦,因为完全不可试,和一群绍兴孩子讲山东煎饼馒头,这感觉就完全不对了,很多课堂环节只能靠临场发挥了。所以,在试课环节我只能变换着角色来。在此,也特别感谢我校的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一次次地听我“别扭的课”,并不断地给我提出改进意见。

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围绕“感受身边这座城”,“读懂身边这座城”,“呈现身边这座城”三个大环节展开,其间我很受易中天在《读城记》中一些观点的影响。他在书中说到“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还说到“读城就是读人。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再具体而言,“读城,可以读他们的“活法”。城市是人的生存空间,是由每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街道建筑、历史传统和人文氛围构成的。因此,不同城市中的人,就有不同的活法,即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个性,即文化性格。”在课堂上我也直接引用了里面的两段话。

2、挖掘“城市文化性格”成为难以越过的沟

挖掘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格,是我在城市推介词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在试教过程中,有好些老师给我提出过一些建议。其中让我很受启发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蒋海华老师提醒我的一句木心的话:“无骨的江南不只苏州,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 如果能引导好学生去解读绍兴的“有骨”,并由此联想到临沂城市的“有骨”体现在什么地方,那么对于推介词中城市文化精神的挖掘就自然水到渠成了。所以木心的这句点评是引导我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为此,在自己的不断写作修改,不断打磨下,形成了一段自己对“有骨的绍兴”的解读,也是给临沂的学生很好的一个写作示范:“绍兴乃勾践报仇雪耻之乡,融合着近代鲁迅先生横眉冷对的呐喊,高唱着秋瑾女侠舍身取义的悲歌……这些都是掷地有声的城市风骨。”学生很容易马上联想到自己家乡城市临沂最代表城市风骨的内容,这样写作思路自然也就打开了。

教师用文字的直观下水示范,我认为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写作引导。这一点在最后“呈现这座城”环节,我也直接语段示范,直观展示对于绍兴城的推介表达。从现场学生修改自己文段的情况来看,引导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当然,示范的这段文字,从遣词造句、句式结构,到思想阐述、言辞表达,虽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饱含的却是组内同仁备课磨课中苦与乐,特别是热心的陈爱娟老师、胡少男老师,常常为了一个词一个字,一个句子的工整恰当与否讨论多次,再次表示感谢。

3.如何从写作的情感和深度上下功夫

备课磨课过程中还有一个环节也是让我深受启发的,之前的文字呈现环节首先是让学生明白对一个城市的表达应该是具体的,形象的,饱含情感和思想深意的。不管是描摹生活人情,还是自然风貌,还是人文历史,融入了我们的思想,融入了文化元素,比单纯的景点介绍会更有情感,有深度。其次,我还想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每一个人对待这座城是否是有更个性化的东西,可以试着再去想一想,你在这个城市的诞生、迁徙里有什么特殊的记忆?你的童年记忆里有哪些人,城市的哪些地方?这座城里你最念的人和事是什么?如果朋友来到这座城,你常会带他们去哪里?带着这些思考,我想引导学生去写作属于自己的这座城,而不只是单纯的城市介绍。为此又一次次的修改思路和提问方式,也感谢一次次听课提出意见的前辈们,如周浩灿老师、汪雪梅老师等。

我们的文字中需要有生活的细节,有情感的表达,有思想的体现,有自己生活的存在。这一层思想的挖掘,让城市推介词的表达更有情感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了。

贰、课堂呈现

一、导学案

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城市推介词写作指导导学案

预习作业:

同学们,请用文字为钟老师介绍一下临沂这座城市,尽量能写出自己独特的视角,可参考下面资料,但不得抄袭。

课堂笔记:

相关资料:

(一)古城绍兴:

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据《史记》记载,“禹会诸侯于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大禹治水告成,在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因更名茅山为“会稽”)是会稽名称之由来。春秋时期建立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秦王政二十五年降越君,称会稽郡; 隋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 金国灭掉了北宋之后一路南下,南宋时两度作为首都。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pī绪”之意,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沿用至今。南宋高宗赵构为当时新升的绍兴府题写府额“绍祚中兴”(绍,继也;祚,皇位,赐福,保佑;中兴,中途兴旺。意指继承国统,中途兴旺之意)太史公司马迁这样记载绍兴:这座城市因为大禹于此计功行赏而得名。

绍兴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这里有三过家门不入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魏晋时期的嵇康、谢安,唐代的四明狂客贺知章,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还有狂狷不训的徐渭,为自由抛洒头颅的秋瑾,铁骨铮铮的鲁迅,大教育家蔡元培等。绍兴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大禹陵、沈园、鉴湖、柯岩、鲁镇、阳明故里、鲁迅故里等。著名物产有绍兴黄酒、霉干菜、茴香豆、珍珠、香榧等。

(二)古城临沂:

临沂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其历史可上溯至2500 多年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沂州”,因沂河而得名。春秋鲁哀公三年,古城建立伊始名启阳城;后为避汉景帝名讳,启阳城易名开阳城;东汉时,古城称为琅琊,开阳城也一直作为琅琊国都,直到西晋末年,这里仍是琅琊王司马睿的潜邸。隋改名临沂县。清朝升为沂州府。北周时,古城称为沂州(《太平寰宇记》载:“周武王宣政元年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隋朝时临沂县治迁移到临沂城内,于是古城始用“临沂”的名字。

“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临沂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曾出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在古沂蒙这片沃土上,曾经诞生了无数圣贤奇才。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孔子的老师郯子、宗圣”曾子、荀子,著名教育家《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南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东晋名相王导、一代名将蒙恬、西汉名相匡衡等。

孔子七十二贤徒,临沂籍十三人;著名二十四孝,临沂占有七孝。 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曾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

(三)“岱”地貌:

“崮”是山东省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这些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 或“方形山”, 或叫做“方山”。其裸露的“石帽子”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高度在10至100米之间。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蒙阴县岱崮镇的“崮”最具代表性这一特点,专家们将这种地貌命名为“岱崮地貌”。

沂蒙有72崮,36崮在蒙阴,18崮在岱崮。岱崮的“方山”地貌数量之多,造型之美,不仅我国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就是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见。 岱崮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也铸就了岱崮人的勤劳淳朴、勇敢善良的优良品质。沂蒙的“崮”,是沂蒙山区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沂蒙山区的历史见证。

(四)沂蒙精神:

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沂蒙人民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临沂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二、课堂实录

(插入PPT)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一)、课前热身:城市巧配对。

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为这些城市连连线,请两位学生黑板上板演。

共同揭示答案: 【PPT】

曲阜:孔子故里,东方圣城

临沂:蒙山沂水,文韬武略

杭州:爱情之都,天堂城市

青岛:心随帆动,驶向成功

绍兴:古越胜地,诗韵水城

(二)、导入:

师:大家刚才是用何种方法快速连线的?

生:从最熟悉的找,比如“孔子故里”就知道是曲阜了。

生:“蒙山沂水”我知道是临沂,然后排除法。

师:看来大家还是很有方法的,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发觉找关键词,发现城市元素的方法是比较能行得通的一个方法?这些句子是老师在央视的旅游宣传中节选的一些广告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类有关城市的文字。

【PPT】展示:

师:城市推介词:是指推广介绍一座城市的词句或者语段。叙述者可以是这座城的主人,也可以是这座城的访客。(板书:城市推介词)

师:我们如何来感受一座城呢?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PPT】展示:

师:易中天教授曾在《读城记》里提到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如何来读,如何找到这座城的独特魅力,并恰到好处的介绍给别人,是这节课钟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的问题。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三)、我心中的这座城

1、临沂初体验

师: 钟老师来自于古越胜地,诗韵水城的绍兴,来到临沂的这几天,在餐桌上我发现了些和我平日的不同的食材,比如大馒头,比如大葱煎饼。今天我想问问同学们,“馒头”“煎饼”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生:(相互讨论自由回答)

生:我们基本每顿都会吃的东西,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师:馒头、煎饼都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的一部分割舍不开了。这就是山东这一方水土,临沂这座城市对你的独特馈赠。老师通过阅读也了解了些关于山东大馒头、大葱煎饼背后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PPT】播放视频1:舌尖之临沂煎饼+山东大馒头 2’40’’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师:老师看了这段视频之后对这些面食特别眼馋,所以今天特地想问问大家,影片中的叙述描写和你们的实际生活之间有何异同?你们的生活中真是这样吗?

生1:大多都是生活的真实呈现,很亲切自然;

生2: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做法其实不多见了,比如临沂煎饼这种传统古老的做法可能只在乡下老人家才会,城市里大多简化便捷了。

师:看来,我今天再次体会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了。那么,今天如果我们要为临沂这座城市来写推介词,你觉得视频中谈到的这些事物能否作为写作的元素?为什么?

生1:可以,因为记录了当地人最朴实的生活,容易写,但是似乎又写不出什么新意来,因为大家太熟悉了;

生2:因为煎饼馒头的确代表了我们的生活日常,但也和我们生活的重要时段相关联,饱含情感……

师:对啊,刚才视频里大家看到了比如在孩子满月的时候,在结婚定亲的时候,在老人大寿的时候等等都有大馒头的身影。看似平凡的一个个大馒头,一层层大葱拌煎饼,其实已经成为这方水土的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这座城的独特符号。(板书:记录生活人情)

2、 绍兴初体验

师:绍兴是我心中的那座城,不知道在大家的脑海里是否有这样一个城市。老师推荐给大家一段有关绍兴的宣传片,来认识下这座2500多年的古城。我们看看她在表达绍兴这个城市时候,又是哪些角度入手,抓了哪些城市元素?能否给我们写作城市推介词带来些新的启示。

【PPT】播放视频2:绍兴宣传片1’31’’

师:看了这段片子后,你对绍兴这个城市的有怎样的印象。

生:很美。

师:能具体些吗?

生:像画片一样。有小桥流水,烟雨江南。

师:同学的语言也很美。

生:有江南水乡的温婉,还有许多地方特产,风物风俗。

师:有没有同学从这里发现了写城市推介词的新角度?

生:可以写一个城市最有特色的自然风貌,比如绍兴的小桥流水,很有江南的特点。

生:可以写有特色的城市建筑,城市代表性的物产等。比如绍兴的黄酒,我们山东的煎饼。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具体,很贴切啊!绍兴城是宁绍平原中的一块河泽之地,城内河道纵横,所以是著名的水乡桥乡。绍兴也是一座古城,这里也有许多历史的老街小镇。的确,城市建筑也是一个城市风味的集中体现,越是古老的建筑艺术越是能体现这座城市的独特的韵味。当然越现代的建筑也是越能体现这个城市在时代中的发展。

(板书:呈现自然风物)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3、感受城市风骨

【PPT】 “无骨的江南不只苏州,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木心

师:著名诗人木心曾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过绍兴这座城:“无骨的江南不只苏州,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通过你对绍兴的了解,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无骨”和“有骨”?

生:大多数同学陷入沉思。

师:绍兴的“骨”我们可以理解成鲁迅先生笔下所谓的“骨气”“硬骨头”性格的意思,大家可以参阅导学案中对于绍兴的介绍文字做了解。绍兴乃勾践报仇雪耻之乡,融合着近代鲁迅先生冷对的呐喊积,高唱着秋瑾女侠舍身取义的悲歌……这些都是掷地有声的文人风骨。所以,我们对于这个“骨”也可以理解为“风骨”的意思。

师:如果此刻我们把画面切换到临沂这座城,临沂是否也有这样可以让我们去挖掘的东西?

生:有。我们这里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名相诸葛亮,还有大书法家王羲之。

生:临沂地区也是革命老区,这里盛传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生: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先贤思想家,孝道文化精神。

师:同学们说到自己的家乡真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啊!”的确,不管是江南还是北国,不管是温婉还是豪迈,每座城就像人一样,都有自己特定的性格。比如易中天老师说“北京人大气,上海人精明,杭州人闲适,成都人洒脱等等”,这种城市的性格或来源于自然气候,或来源于人间百态,当然,更是来源于一座城骨子里的文化性格。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PPT】师生齐读:“读城,可以读他们的‘活法’。城市是人的生存空间,是由每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街道建筑、历史传统和人文氛围构成的。因此,不同城市中的人,就有不同的活法,即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个性,即文化性格。”——易中天《读城记》

(板书:挖掘人文精神)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4、临沂和绍兴的美丽邂逅

师:其实,临沂和绍兴这两座城有很多有趣的联系,此次到访临沂,其实我是沿着先贤的脚步有备而来,来完成这两座城之间的又一次美丽邂逅。

【PPT】师:《越绝书》中谈到“越王勾践伐吴,霸关东,徙都琅邪,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临沂古称琅琊郡)勾践成就了古越国与琅琊郡的第一次邂逅,李白的诗句“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就是很好的证明。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从沂州走出的书圣王羲之又在一个阳春三月雅集会稽山阴的兰亭,成就了古城绍兴与临沂的第二次邂逅。今天,我有幸踏着先贤的足迹,与这座城第三次邂逅!我们在推介城市的时候,也正需要去挖掘这些历史文化背后城的精神气质。

师总结:这两段城市宣传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我们在表现一座城市的生活人情、自然风物、人文精神时,还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表达,比如山东大馒头里我们能读出喜悦与自豪,绍兴的小桥流水中我们能感受江南人对一方水土的爱恋,所以,情感的流露在我们表达城市时也十分重要。

(四)、这座城的文化表达

1、教师示范

师:现在我们落实到下笔,对于一座城市,我们应当如何记录?如何呈现?如何挖掘?这些都是我们落笔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一段文字先来感受下。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今天我把绍兴推介给同学们,下面想让同学们再把临沂推介给在座的宾朋。仿照这样的样式,用词句串联起生活,串联起这座城你的表达。尽量能表达得更丰富具体,更有深意。

师读PPT文字:

【PPT】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刻画出绍兴柔美的线条。

在绍兴,你可以惬意地坐上一叶乌篷,抿上一口老酒,听上一曲社戏。你还可以咏一首《钗头凤》,唱一曲《兰亭序》,吟一段《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里有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胆剑精神;有零落成泥,暗香如故的梅花风骨;有震醒国人、救治灵魂的高声呐喊。

这些韧性和坚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吃苦耐劳的绍兴人。变化的是城市风貌,不变的是绍兴人骨子里的精神。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2、学生展示

给同学们5分钟左右时间,修改自己导学案上预习自由写作的片段,老师个别指导。大部分同学修改后,同学作品展示。

生1夏伟铭:临沂,意识悠久,文华繁荣昌盛。她坐落于沂河岸边,对着沂河梳理自己的历史。她的名字反映着历史的变更,“沂州”“琅琊”都是她的别称。“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秀丽的山水风光也是临沂的一张明信片,独具特色的“岱崮”地貌,宛如一座座城堡,群群耸立,雄伟峻拔。地貌之广泛、美丽可见一斑。“琅琊名士多”更是耀眼夺目了,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孔子之师郯子、“宗圣”曾子……更有一代名相诸葛亮,名将蒙恬,西汉名相匡衡等。这些名人志士无不彰显了琅琊之精神——无私奉献。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沂蒙儿女为这块红色土地又奉献了太多,形成;饿家喻户晓的“红色沂蒙精神”。临沂精神中饱含了太多太多,正是这些精神使临沂这座城市开始奔跑在21世纪的跑道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光加彩。临沂,加油!

修改片段:在临沂,你可以徜徉在书圣王羲之的世界里,感受中国汉字那独具特色的魅力。喝上一碗烈酒,领略沂蒙的无限历史。登上拔峭的琅琊蒙山,可以观万里沂蒙风光。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对比下之前在介绍众多琅琊名士的句子,和之后修改的句子,同学的表现人物的形式更文学化了,句子更优美了。还有一点啊,我们这位同学的字真是非常漂亮,看来是深得书圣羲之的真传啊!

生2杜子祺:门前的小河弯弯流淌,像一股清流驶入我的心房,轻巧的浪花翩翩起舞,这清幽的香气可是你的墨香?深处的草木竞相生长,似一片精灵欢快跳跃的地方,舒爽的笑声随风飘荡,那亲够的花朵可是你的芬芳。

师:杜同学的文字像诗一样美。我发现大家在写临沂这座城时往往都是从河入手,的确,沂河对大家感情很深啊。老师昨天来临沂,当飞机进入城市上空一步步降落的时候,恰好下午夕阳西下,金灿灿的阳光反射在宽阔的沂河水面时,那种境界真有“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真是太美了!

生3刘荣任:我从小就呼进了临沂的空气,身体里流淌的也是临沂的水。我深深地爱这座城。如果您是早上到了临沂,可以直接去糁馆来一碗糁吃吃,顺便加一根油条,让你在寒冷的清晨感受温暖。这种温暖就是热情的临沂人对你的拥抱。

修改添加语段:相信你会在临沂找到不同于绍兴的感觉。绍兴有黄酒,临沂有兰陵玉酒。看着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心理仿佛想起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画面。蒙山——一座天然氧吧,去那里给你的身体每一个细胞做一次净化。你还可以感受到山东汉子的好客。

师:刘同学给钟老师介绍的充满临沂人满满热情的“糁”明早我一定去尝一尝。

生4张书畅:临沂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她文化底蕴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双旱船是这里的文化之一,起源于宋代。相传是渔民节庆时,把各种水上行船的生活搬到地面上来,进行夸张处理形成的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演艺术形式。旱船表演以两船组合,互动游戏为主,营造出了弄弄得节日气息。

课堂修改的文字:在临沂,你可以和好汉们坐在一起畅饮美酒,谈笑九天;也可以静下来坐在桌前,练习一篇书法,饱读一本先哲的史书。这里有奋不顾身,不怕困难的沂蒙红嫂,也有放浪不羁,豪迈奔放的山东大汉,他们的英雄事迹,精神风貌印刻在我们的心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师:听了刘同学的介绍,老师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大碗喝酒的酣畅场景了。

同学间相互交流,师总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应该明白对一个城市的表达应该是具体的,形象的,饱含情感,有思想深意的。不管是描摹生活人情,还是自然风貌,还是人文历史,融入了我们的思想,融入了文化元素,比单纯的景点介绍会更有情感,有深度。大家拿自己的文字对比下导学案中的文字资料部分,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3、延伸思考

师:以上这些是你我对城市的对外表达,有时候,我们是否可以试试这样问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对待这座城是否还是有更自己更个性化的东西呢?我们还可以试着再想一想:

a.你在这个城市的诞生或者迁徙里还有些什么特别的故事 ? 

b.你的童年记忆里有哪些人,他们在城市的哪些地方,他们现在又怎样?

c你对这座城市最惦念的人和事是什么?d.如果你的朋友来到这座城,你常带去的地方又是哪里?

…… 

我们可以带着这些思考,去进一步写作有深度的文字,展现有底蕴的城市,体现有思想的我们。我们的文字中需要有生活的细节,需要有情感的表达,更需要有思想的体现。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五)、课堂总结:

师:城市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人与自然互动的文化;是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展现。希望我们能通过这节课能换一种眼光来看我们生活着的这座城市,换一种思考来表达我们深爱的城市,你可能更会发现她原来更有别样的韵味。

(15届获奖讲座)钟媛玲:从绍兴到临沂看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

参、课后反思

一、课堂的最美是师生和谐的自然生成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但是,我这次更感受到了最美的课堂其实还是自然生成。正如之前所说,我生活的城市和山东临沂相距甚远,这堂课又是在讲地域文化有关的东西,所以真的是一堂不太好试的课。无论我面对绍兴的孩子如何精心设计或者揣测课堂会出现的各种状况,但是我始终没法去假设面对临沂的孩子后,课堂还会有哪些状况。导读是否有效?问题孩子们能回答到如何的程度?对于绍兴的理解临沂的孩子是怎样的想法?如此等等,这些一直是上这节课前最为纠结的问题。

好在一切都很顺利,从踏上临沂的土地就感受到了山东的哥的热心开始。无论是承办校方的热情接待,还是和孩子们初见面吃茴香豆的各种逗乐,融入这座城,第一步走得很顺利,晚上与会方安排的短暂几分钟见面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临走时,一位吃出了茴香头味道来的孩子突然出乎意料的送了我一张山东大煎饼。虽然我无数次在备课中看到过这个东西,但当一张真实的山东临沂大煎饼摆在我面前时,惊喜之余,我实话真有些暗暗窃喜的,这似乎可以让第二天的课堂导入水到渠成。虽然课堂开始我也是一直忐忑紧张的,也似乎是孩子们的天真和不紧张让我更放松心身,很快进入到课堂角色中去,以至于后面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孩子们在接受绍兴这座城时似乎给了我更多的鼓励,好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自我认为我的这堂课说不上特别热闹,学生好些时候也有“冷场”,但我感觉学生思维的“热度”和“深度”是不冷的,他们能积极配合我的教学,并饶有新意的谈出自己的好些看法和观点,这一点我倍感欣慰。临沂三中在赛后组织了一个环节是请学生来谈上课后的收获,我任教的这个班一个孩子这样写道:“烟雨画桥,华灯初上,钟老师带着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来到了临沂,拉开了我们与她的美好邂逅。在课堂上,她带着我们领略了绍兴与临沂的各种风俗人情,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应如何去写城市推介词。在她的课堂,同学们并不会感到拘谨,个个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见解,她就像是我们的朋友一般,让人感到亲切与可靠。”看到这些文字,虽有拂面之词,但还是挺感动的。以前看很多前辈谈到关于“课堂生成”的话题,从这次经历中,我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真正的课堂生成的确是一堂课最美妙的地方。

二、写作教学的最佳是教师的下水示范

这次讲授作文课,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对于写作,教师首先要敢写,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写,教师的下水示范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有重要的作用。

课堂中“呈现身边这座城”环节之前我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能更实际明确的引导学生写作。虽然理论讲在了前,但实际运用起来又是怎样呢?其实教师也是心底没底的。为此,我决定自己尝试运用自己讲的知识再写上一段试试。说实话,虽是一段不到两百字的文字,从构思到最后成品算是我教学环节中最后敲定的一块了。一直到比赛前一天晚上,还在和同行的老师们琢磨推敲着字句,夸张点说,有点“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味道了。绍兴是我的第二故乡,描写绍兴的语句太多,绍兴可写的东西也太多,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把这堂写作课上的内容融入到这段文字中是我思考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又一次走进了熟悉的鲁迅故里,又一次次的翻看起绍兴的各种宣传画册。语段前后修改了四五稿,和前辈同事们不断打磨,才慢慢成形。

自己下水实践了,写作中会遇到的难点也就了然于胸,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也才更容易有的放矢。比如我在课堂上翻看同学导学案上自由撰写的文字后,心理还是有些担心的,好多同学其实就是单纯的介绍,人物的一个个罗列,文学性,思想性非常缺乏。后面又看同学当堂修改的文字后,不难发现孩子们文字中就多了好些在课堂教授内容的印记,比如知道了如何选择城市的介绍对象,如何让自己的语言结构更有文学性,如何让自己介绍临沂时去挖掘这座城思想上的精髓等等。前后一对比,教师的下水示范不得不说起了一定的作用。另外,从心理上讲,我写出了我心中的这座城,出于孩子的好胜心理,他们也一定要写出自己临沂这座城的美来比一比,这算不算是一个激将法呢?

行走一个地方,读懂一座城市,是热爱旅行的我一直以来的一种奢望。这次临沂之行,我可以算是粗略的了解了这座城。当登上蒙山之巅,环看初冬的薄雪覆盖的沂蒙大地时,不由感慨一座城其实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只要你用心去品,诚心的做。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样,40分钟的课堂是短暂的,但引领孩子们爱上文字,爱上身边的事物却是意味深长的。这也是我们语文学科最美妙的地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