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斯曼的战争:巴耶济德的胜与败(上)

 时拾史事 2020-10-25

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似乎总给人留下一个所向披靡的形象,从一个附庸在小亚细亚的部落开始,每一个出现在奥斯曼帝国面前的敌人都被它扫平了——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帝国,塞尔维亚帝国,它们都无法阻挡帝国扩张的步伐。

但是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胜利者的角色是不可能由一方长期扮演的,总是一帆风顺的历史故事也是毫无吸引力的,所以哪怕强大如奥斯曼帝国,也曾经受过"割地赔款"之辱,也曾经差点就"中道崩殂",提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当然了,打败奥斯曼人的并不是欧洲军队。

实际上,对于欧洲军队来说,穆拉德一世苏丹在1389年的黑鸟平原上一命呜呼之时,正是在那个他们反攻奥斯曼帝国的最好时机:

虽然奥斯曼帝国的高层并没有让奥斯曼帝国出现权力真空,而在战场上就推举了穆拉德的长子巴耶济德继位为苏丹,还顺手勒死了巴耶济德的弟弟以防奥斯曼帝国进入一轮新的王位争夺期,及时的稳定了帝国最高权力的宝座;虽然巴耶济德继承了他父亲在战争技巧上的天赋,终其在位期间大部分他亲自指挥的战争都获得胜利;虽然奥斯曼军队取得了胜利,还保留了比欧洲人更多的军事力量... ...

巴耶济德一世

虽然有这么多虽然存在,但是客观情况其实是:统治奥斯曼帝国几十年的穆拉德一世究竟是忽然死亡的,而他的儿子巴耶济德到底也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而且性格还比他的父亲暴躁许多;奥斯曼的精锐军队也到底也是有所损失的,即便我们说奥斯曼军队损失较少,那也是和拉扎尔大公的军队比较之后得来的结果。

黑鸟之战,到底是奥斯曼帝国从入侵欧洲以来遭受的最惨痛的一次打击,欧洲领主们哪怕再费拉不堪,也确实不至于蠢到放弃这种天赐良机的——

但是这个机会,竟然真的就被他们生生拖了7年。

从1389年整整拖到1396年,磨磨蹭蹭的欧洲人终于从威尼斯,热那亚,法兰西,勃艮第和匈牙利这些地区拉出了一支东拼西凑的十字军来,开始着手反攻奥斯曼帝国。

当然了,说话写字要讲证据,不能冤枉人,这7年欧洲领主们也确实不是在喝茶看戏,他们也有很多事要忙,我来随便举几个例子:众所周知的英法百年战争已经如火如荼的打了数十年,除了英法,西班牙和周边的低地国家也被卷入其中;天主教会当时也是分裂的,出现了一个罗马,两个教宗的尴尬局面......

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士兵

总而言之,没有直面奥斯曼帝国军威的西欧各国在这七年宝贵的时间之中确实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要是质问他们一句为何不抓住机会反攻奥斯曼帝国,他们每一位倒也都有客观理由可说的。

只是机会不等人,巴耶济德可不会管你们有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作为一位性情急躁的君主,巴耶济德在继位之初就开始迫不及待的着手解决奥斯曼帝国面对的问题:首先,他和拉扎尔大公结成姻亲,并且依靠这层关系牢牢的把塞尔维亚人剩余的军队拉拢在了自己这一边,有效的填补了奥斯曼军队缺失的兵源;其次,他趁着欧洲各国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转身回师到小亚细亚,并迅速打败了那些独立的小侯国,将差不多所有小亚细亚的土耳其居民都收拢在自己的版图之内,将军队的规模再次扩大了。

所以,等1396年欧洲人组建起来的十字军来来到巴尔干和巴耶济德对峙的时候,他们会惊讶的发现(其实也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结果)奥斯曼的军队不仅没有被削弱,对比起7年之前反而更加凶悍了。

至于这次战争的结果,自然又是欧洲军队大败而归,不过这一次我不打算再仔细的展开来讲述战争的过程,我想和各位观众一起探讨一下,为什么奥斯曼帝国发展的早期,欧洲军队和奥斯曼军队交战总是失败。

其实简单拿出几个例子来看一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欧洲军队会再一次失败了——

因为他们真的是狂。

作为十字军主力的法兰西骑兵

欧洲军队和奥斯曼军队交锋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拿人命缴学费的过程:早些年巴尔干半岛上的基督教领主们最先开始和奥斯曼军队过招,结果一个个都输得满地找头,为什么,就因为一个自大。

还记得之前说过,1371年塞尔维亚国王斯特芬进攻奥斯曼帝国为什么失败吗——因为狂傲自大,在进军的过程之中,他甚至不屑于去了解奥斯曼军队的虚实,而仅仅凭着自己认为的"塞尔维亚军队的强大"和几次小规模交锋的胜利就草率的认定奥斯曼军队都是一群草包。因此在作战的时候毫无策略可言,直接给来了一套无脑冲锋,结果被奥斯曼人赶下大河,断送了之后塞尔维亚抵抗奥斯曼的有生力量。

于是在他缴了这一笔代价高昂的学费之后,巴尔干半岛的领主们都学乖了:保加利亚帝国知道试图组建联盟抵抗奥斯曼帝国,拉扎尔大公知道和穆拉德作战要一再谨慎,知道制定战术策略,不能盲目冲锋,他们虽然都遭遇了惨败,但是其中一个是因为巴尔干半岛各国裂隙太深积重难返,其中一个也阵斩了奥斯曼的苏丹,并非毫无战果。

那么再来看看1396年的这一支十字军,它的组成和之前这些抵抗奥斯曼军队的欧洲军队完全不同:可以说这是一支完全由西欧人主导的十字军。

它名义上由勃艮第公爵约翰为元帅,分为两路进兵,其中一队从法兰西附近集结出发,军队的主力是法兰西骑士,捎带着神圣罗马帝国境内一些诸侯的兵力和一些意大利士兵;另一队从热那亚共和国出发,主力是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士兵。从它的组成人员来看,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支完完全全的由西欧士兵和贵族主导的十字军,这也就代表了,相对于和奥斯曼帝国交过手的东欧士兵们来说,这支十字军不仅对奥斯曼军队毫无了解,还缺乏对奥斯曼军力的重视。

从战争进行的过程之中,我们也可以轻松看出以法国骑兵为主的西欧贵族的行为,完全是1371年斯特芬国王行为的再现:首先是9月24日,因为法国骑兵歼灭了一小股奥斯曼军队的侦察兵,带兵的法国将领开始狂傲自大的觉得奥斯曼军队也不过如此;然后是在当天稍晚的交锋过程中,约翰带领的法国骑兵们根本拒绝匈牙利国王的建议,直接对奥斯曼军队发动了无脑冲锋。

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

于是在东欧军队之后,西欧领主们也理所当然的缴纳了一笔代价高昂的"学费":由于约翰和他麾下法国骑士们的自大,这场声势浩大的十字军很快就被迫宣告终结,在1396年的尼克波利斯之战中,十字军损失了多达1万人,这相当于欧洲军队总兵力的一半,大多数的中层贵族都成了巴耶济德的阶下囚,而其他高级领主都在层层护卫之下勉强出逃,很多人甚至到了仅以身免的悲惨境地。

1396年的失败,在欧洲和奥斯曼帝国漫长的交战史上并非个例,其战略地位也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把欧洲领主们打怕了:从东欧到西欧的贵族现在都见识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力量,他们的军队疯狂的向内陆溃败,为巴耶济德留下了一片待以开拓的土地。

但是不久之后,巴耶济德却忽然转头向东,主动放弃了继续在欧洲开疆拓土的机会——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和欧洲领主们一样不会抓住时机,而是此刻一个更加值得他正视的对手正在伊朗高原上崛起。

而这个人将会直接把奥斯曼帝国打入低谷。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帕特里克.贝克/《奥斯曼帝国简史》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