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一次深度遊了柏架山後(【香港山峰50全攻略 – 第五回】柏架山–兩波一天線 港島九龍都睇到),炎暑下我們也不得不稍作休息,加上過去兩個月肺炎疫症亦出現了第三波社區爆發,我們都盡量避免外出,故暫停了50山峰的挑戰。踏入9月底,又來到爭秋奪暑的時節,難得有一個周末沒有下大雨,我們終於可以再次整裝出發。這一次,我們便去到馬鞍山郊野公園,登上石芽山(540米)、水牛山(606米)、黃牛山(604米)和芙蓉別(514米)。整條路線長約12公里,迂回曲折,上落甚多,而且多為沙石路,體能不足的朋友可帶行山杖輔助。 由於媒體報道,黃牛山近期成了行山熱點,不少人因黃牛石城的石天窗慕名而來,據聞假日時更要排隊一小時才能與石天窗合照。慶幸我倆數年前已數度遊訪石城,記得那時候這里尚算一個秘境,我們第一次尋訪時因功課沒有做足,最後無功而回。到了第二次爬足文以後,在山上還是幸得前輩指點,在石城中找了好些時間才找到石天窗。其實石天窗只是石城的其中一個石群,那里還有不少奇珍異石,如獅身人面石、狗仔石和大鳥石等,在石群中穿梭,可以玩個半天。而這次因天氣不佳,黃牛山幾乎隱匿在迷霧當中,我們便沒有特意前往。不過留意前往黃牛石城的山路陡峭,亦要急降一小段路,建議由經驗人仕陪同前往,亦要量力而為。
除了黃牛石城外,黃牛山和水牛山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便是秋天時的滿山芒草。記得前兩年的深秋時份,我們便特意登這兩座沙田東部的大山。芒草盛開之時,整個山頭金黃遍野,若遇着日落黃昏,必定是一幅醉人景緻。那個下午,除了梅子林那古意昂然的綠林步道,還可從峰頂眺望遼闊山脊及西貢島嶼,更有隨風搖曳的金黃芒草相伴,令我們對黃牛山和水牛山印象猶深。
這一次,我們一口氣登上四個山峰,更深入地發掘這個沙田和西貢連綿山脈的全貌。這條路線最「簡單」的方法便是由黃泥頭出發,經花心坑上黃牛山及水牛山,再到石芽背和芙容別,最後經梅子林到達終點富安花園。這也是我們以前登山所取之道。不過這次為了向更高難度挑戰,亦嘗試走新路線,我們便反其道而行,由富安花園出發,取石芽北脊上山,走過四峰後再從黃泥頭離開。這可說是一條先苦後甜的路線﹗ 本來這次上山,我們最期待的是在山頂可以飽覽馬鞍山、白沙灣、三星灣、西貢一帶的景色,以及一望無際的海岸線。也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與50峰有緣無份,過去數次都因為天氣不佳而要取消行程,即使能成行,亦多是陰雲密佈或下着毛毛細雨。這次的馬鞍山四峰之行亦是如此,幾乎整個山頭頭沒入在霧海中,幸而大部分時間都只是雲層較厚,而沒有下大雨,不然的話攀石芽北脊的一段亦頗為危險。或許到深秋初冬天氣更佳時,我們再來這裡一轉,來個尋奇石賞芒草之行﹗ 由馬鐵大水坑B出口離開,穿過隧道向前行,向富安花園出發。 在恒信街馬路口前轉左,向富安花園方向前進。
繞過巴士站後方,經過富安花園,約5分鐘後見右方一個矮鐵閘,推開鐵閘並沿樓梯上行。
見到分岔路,取中間的小路繼續前行。 不久見有一小段梯級。 約5分鐘後見到路牌指向梅子林村,轉右前進。 在村口一直靠邊前行,經過民居,石芽北脊的入口就在左手邊。
雖然石芽山的高度不及水牛山及黃牛山,但是從石芽北脊上山,卻是全程難度最高,亦是最為險要的部份。石芽山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內,毗鄰水牛黃牛山,山脊串通四「牙」至540米高的山頂,驟眼一望還以為身在狗牙嶺。石芽山山脊非常薄,在一芽眺望前方的下一個山峰更覺㞳峭。石芽北脊為險要路線,較少人取此路上山,我們當天在上攀途中也只遇到兩位山友。上山的一段路多在密林中,蚊患非常嚴重,我們連一下也不敢停下來。Kylie見到Avis只是在喝水的數秒中,已經有數隻蚊子停留在她的大腿上。 民居盡頭的左手邊草叢處,會見到有絲帶指示上山的方向。石芽北脊的入口十分隱蔽。
我們往回折反,尋找錯過了的分岔口,不久便見到黃色絲帶,跟着絲帶轉右便是正確的登頂方向。 上山的路愈來愈斜,全程大部分時間都要用手輔助才能上山。 由絲帶入口處到第一隻「牙」,約需1.5小時。來到這裡,最困難的部分已完成了。往回望可以見到馬鞍山一帶的市景。
在第三隻「牙」回望第一和第二隻「牙」。 前方便是第四隻「牙」。但去到這裡尚未登頂的,石芽山頂在第四「牙」的右方。 經過第四「牙」,其實上攀的幅度不高。 經過第四「牙」後,很快便會到達石芽山頂(540米)。身後便是水牛山,而左手邊亦會見到女婆山。山頂開揚,風很大,終於感受到點秋天的涼意。 小休過後,我們繼續向延綿不絕的水牛山進發。而愈上攀,霧愈濃,不久四周便變成白濛濛一片。
水牛山是這條路線最高的山峰,但奇怪的是這裡並沒有標高柱,反而在矮2米的黃牛山山頂。我們一直也很好奇,為何這兩座山以「水牛」和「黃牛」命名?到現在亦無從考究,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登山那天我們一隻牛也沒有遇到。在天朗氣清的日子,這裡可以見到沙田、西貢和將軍澳一帶的市景。亦可以眺望大金鐘和吊手岩等山峰,但是運氣不好的我們,登山當天就幾乎甚麼都看不到。
大霧到能見度非常低。 連拍照也像加了層濾鏡。來到水牛山便是我們第二個大休的位置,我們上午10時出發,中途邊休息邊拍照,不知不覺間已經是下午1時半。
黃牛山最近成為行山熱點,因為這裡可以找到著名的打卡景點「石天窗」。若只打算登黃牛山,最輕鬆的路線便是由黃泥頭出發,不過登頂亦需約2小時,而且後段稍斜,體能不佳者或會感到比較吃力。而水牛山前往黃牛山的中途需要走過幾個上坡下坡,雖然斜度不高,但是多碎石路,而且不時雜草及膝,故要小心前行。
芙蓉別就在水牛山旁邊,名字十分特別,但若非因為這個50山峰的挑戰,也不知道原來馬鞍山郊野公園內有這座山。山頂景觀開揚,能俯瞰白沙灣和西貢市中心,往上亦可回望水牛山、黃牛山一帶的風景。 由水牛山下山,約10分鐘後便到達麥理浩徑。轉右向三塊田的小徑行一小段路,會見到左方草叢中有一條不明顯的小徑,那裡便是登芙蓉別的路。上山當天芙蓉別的山頂已沒入了一片迷霧中。 約15分鐘便能登頂。還是同一句,當天天氣太差,基本上甚麼也看不見。 在芙蓉別折返麥理浩徑後,我們繼續向右行(左邊往基維爾營地﹐可由企壁古道前往西貢),向花心坑的方向進發。
留意石河前右方有路牌指示前往花心坑的方向,跟着路牌走便是。下山多為鋪設過的石路,若落雨過後走過的話石頭比較濕滑,加上我們在前面路段走過不少沙石泥路,山鞋底的狗牙坑紋多被泥濘填平,所以走起來也特別小心,以免滑倒。
下山途中會經過石芽背的路牌。 經過路牌後便見到鋪設整齊的磚頭路,離終點不遠了﹗ 最後去到黃泥頭巴士總站乘車離開。落山一段路約用了1.5小時。 連走石芽山、水牛山、黃牛山和芙蓉別屬中長途路線,加上九成路段都是較原始的沙石路,體能要求較高,亦最好由經驗人士陪同前往。若取石芽北脊上山,絕對為這條路線增添了一顆星的難度,新手更為不宜。而這條路線亦算是一條季節限定之選,在深秋初冬時最適合前往,既可欣賞遍山金黃芒草,若時間充裕亦可在黃牛石城與逐一尋訪奇石打卡﹗ 路線概要:
香港山峰50全攻略系列:【香港山峰50全攻略 – 第一回】青山 – 香港三尖 無盡天梯 | Hikipedia【香港山峰50全攻略–第二回】太平山上連KILL三標 - 扯旗山、奇力山、西高山|Hikipedia【香港山峰50全攻略–第三回】九龍山脈四峰連走 – 飛鵝山、東山、象山、大老山 |Hikipedia【香港山峰50全攻略 – 第四回】獅子山–俯瞰香港的日與夜 快閃長征任君選擇 | Hikipedia【香港山峰50全攻略 – 第五回】柏架山–兩波一天線 港島九龍都睇到 | Hikipedia
文 : Hikipedia Hikipedia 山上。山下 兩個女生, 遊走山上山下 尋幽探秘,一同上山下山 兩個九十後OL Facebook專頁:Hikipedia 山上。山下 Instagram:thehikipedia |
|
来自: 健康快活人 > 《香港山峰50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