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钩心斗角之美

 亦凡亦俗 2020-10-26

 

钩心斗角之美

 

提起“勾心斗角”,自然就想起了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其实,“勾心斗角”这四个字,最初是对建筑风格的描述,出自于杜牧的那首著名的《阿房宫赋》。赋中有一句描写阿房宫的句子:“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走廊如绸带般萦回,飞檐像鸟嘴般高啄。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其中的“钩心斗角”,指的是建筑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

杜牧的这二十二个字,将中国古典建筑的建筑风格做了高度精炼地概括,其中“钩心斗角”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髓。中国古典建筑的这些基本特点,延续几千年基本不变,以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奠定了中国古典建筑位列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首的地位。

提起“钩心斗角”不能不提斗拱。我在自己的小文《斗拱之美》中说:“'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之中国屋顶曲线’(林徽因语)造就了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当我们赞扬这'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屋顶曲线时,千万不要忘记了'斗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构造精巧,形似花篮的斗拱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向外挑出,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才造成了飞檐高卷之势,使得整栋建筑更加优美、壮观,飞动。如果没有斗拱'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檐翘角,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动之美,就没有中国建筑'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玄妙’(林徽因语)。”

从某种意义上讲,斗拱支撑下的“钩心斗角之美”造就了中国的古典建筑之美。

      钩心斗角之美

      钩心斗角之美

(华为手机拍摄)

 

20196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