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智者,善于适时清零

 慧心雨丝写作 2023-04-24 发布于山西

1

      闲暇时分,我喜欢写点儿小品文,新媒体文风行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文风与这种文体相似。于是跃跃欲试,尝试写作新媒体文。


没想到,写出来的文章投稿给各大平台,却石沉大海。

 看似都是借事说理,夹叙夹议,通过讲故事、话道理的方式,表达一种思想或观点。真正实践起来,我才发现,其实,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千差万别。

后来,通过反复研读爆款文章,精心拆解经典作品,我慢慢摸着点门道。精心打磨的作品也上了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还有几篇被官媒转载了。

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感到自己遇到了瓶颈,难以突破,于是报了一个新媒体文写作班。培训结束,提交了一篇作业,老师反馈回来的意见是,文字表述不接地气,没有代入感,无法引起读者共鸣。

我颇受打击,本以为自己已经出版过一本散文集,对文字有足够的驾驭能力,谁料,提交的作业居然没过关。

看出我的顾虑,老师悉心开导,说不同领域的文字需求是不一样的。对像你这样从事过纸媒写作的人来讲,原先掌握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在新媒体文写作过程中,有时候不是优势,反而会成为一种障碍。如果你带着自身的优越感来学习,就会接受不了新东西。相比之下,那些从头开始学习的小白,反而更容易上手。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沉浸在已知或已有的东西中,自我满足和陶醉,以致于看不到眼前的新鲜事物。

而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如果不能及时将过去的成绩放下,将头脑中固有的思想清空,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没了进步的空间。

2

  在一次心理学的课堂上,听过一位知名心理咨询师讲过自身经历的一件事:在大学时,他读过不少哲学书,后来在学心理咨询流派的时候,经常不自觉地想,这就是某某派的思想,这就是某某主义。在他看来,大部分咨询流派都没有什么特别,不过是某些哲学思想的改头换面。

有一次,这位咨询师跟一个一起参加家庭治疗培训的朋友聊天,朋友兴奋地说起家庭治疗的种种精妙之处。他听完后却淡淡地说,其实这背后就是一些建构主义的哲学思想,这思想我了解的。

他正有些小得意,那位朋友却跟他说:“我是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可是我觉得你没有。你只是在找一些材料,来强化你原有的东西。”这句话如当头棒喝,可是仔细想想,这位咨询师却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对。

从那以后,每次学习新东西,这位咨询师都会努力把原有的东西放下,就算要联系也有的知识,也会努力看到其中的差异。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空杯”心态,他才能不断进步,最终成了知名的心理咨询师。

我们每个人的心,就像一个茶杯,茶杯的容量是一定的,如果装满了自以为是的东西,便再难装入新的更多的东西,自然也就谈不上超越和进步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己不知道不要紧,要紧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随时“清零”的心态,时刻处于准备输入的状态。

3

  心理学上有两个名词,同化和顺应,指的是思维对环境的两种基本的适应方式

同化,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使之符合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式;顺应,则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新事物。

我在学习新媒体文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用了“同化”的思维方式,将老师讲的知识,统统塞进了我认为的筐里。固守着自己原先的认知,我并没接收到多少新信息。

同一期培训班里,也有像我这样转型过来的小伙伴。但他们时时保持敞开的姿态和开放的心态,发言踊跃,讨论积极。当然,他们的进步也很明显。

学习新知识,我们要时时保持“空杯”心态,才能更好地吸收新的养分,不断升级头脑,完成充电。

冲击新目标,我们也要将过去的成就清零,如果一直抱着过去的优势不放,就可能将经验变成缺陷,优势变成阻碍。

无论知识演进、技能学习,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同化”,只会不断重复自己。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积极“顺应”新事物,才能不断进化和提升,发现无限可能。

人生的路上,我们要具备随时清零的能力,不断挑战自我,重新开始,才能轻装上阵,不断成长。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适时清零。

放下过去,才能赢得未来。



END

        作者简介:辛宇卉,山西省作协会员,守望人间烟火,觅寻岁月清欢,出版有散文集《烟火的味道》。微信:sxxyh999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