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山下献墨华章 游胥中国画作品个人展引爆吉安庐陵老街

 吉安大视界 2020-10-26

2020年10月25日,位处于吉安城南的庐陵老街阳光灿烂,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献墨华章回报有情”——游胥中国画作品在临街的百世轩艺术馆开展,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观众川流不息。这次画展内容广泛,有荷花、云霞、奇山、异峰、远山、江舟、花草等景物,有的淡雅、雄浑,有的遒劲、高远,尽得丹青之妙,赏天下美景之胜。

秋来松为友,相伴过重阳。”画展这天是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恰巧也是他的生日,举办这次画展意义更不同于一般:既是展现绘画艺术之华章,又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情,恩师教导之恩,朋友相扶相助之谊。

作为科班与民间画派传承结合者,游胥他能把国画艺术的各种题材都发挥的很优秀,所以花鸟、山水、人物多题材全面开花,尤其以画荷、松见长。有行家称他的作品:“线条如铁篆、墨色似飞云,透见神韵天机,试图抵达八大山人的墨境,而少其枯隐。佛祖降生立于荷花,荷花也是中国士大夫求高洁之象征。游君能写大幅山水,也可制精美扇面。画风或爽朗,或净远,或幽深,庄子之旷、屈子之痴、石涛之不羁,缘主题而发挥。”

在画展现场,观众纷纷与游胥切磋交流,分享画之意境。观众盛赞这是一场有特色、有品位的画展,既展现了吉安悠久的庐陵优秀文化,又呈现了井冈山的红色文化,丰富活跃了吉安当地的文化艺术氛围,当地画家们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学生等纷纷到场观看画展。

游胥是民盟成员,美协省级会员,从艺数十年的职业画家,当代国画大家朱重兴先生入室弟子,为李耕画派第四代传人,现担任民盟书画院院长及百世轩艺术馆馆长等职。

“井冈山下后,庐陵老街游。”在“全景吉安,全域旅游"的战略推进下,如今的庐陵老街已然成为了吉安一道靓丽的文化旅游风景线。庐陵老街有一条文昌巷,巷内一幅幅名家画作熠熠生辉,只因这里有个百世轩,道尽人间百世,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庐陵老街的发展是和吉安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游胥是吉安的女婿,为了更好的照顾家庭他把家安在了吉安并在此发展。刚来吉安的他因为为人诚恳,很快的认识了不少吉安市老一代的书画名家,前辈们给予了很多有益的启迪,开阔了视野,游胥本身是个自我学习能力极强的人,耳濡目染感悟到庐陵文化的厚重,加上吉安是红色文化的主要代表地,看好吉安未来的发展前景,产生了创办艺术馆的想法,于是庐陵老街就多了一个艺术馆——百世轩艺术馆。

 

游胥早年在机缘巧合下,偶遇李耕画派的领军人物朱重兴先生,朱先生为避开城市的世俗纷扰,在游胥家所在村里的小学寄宿搞创作,两人因此而认识,游胥钦佩朱重兴高超技艺为此提出拜师学习中国画,于是游胥成了朱重兴的入室弟子。在跟朱重兴学画期间,朱重兴的老师周秀廷先生见游胥颇具灵性,于是游胥也得到了师公周秀廷的点拨。周秀廷在中央警卫团工作过,有着军人的耿直,主要教游胥画松树,教导游胥做人要像松一样挺直傲立。

在朱重兴身边学画多年后,游胥开始在全国各地游走打工,在此期间为了创作的灵感,工作之余走访大量名山大川,领略各地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游胥自豪地说,现在只要一提起笔来,脑海中就会有一幅幅以往经历过的画面,他画的画没有一幅是重复的,这都得益于十九年的四方游走的打工生涯。

 

“人文荟萃新吉安,砚池洗笔传庐陵。”经济的发展,景区也变得越来越拥挤了,商场也变得越来越喧闹了,物质的充沛填补不了城市居民内心的空虚,人们开始追求有内涵的生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节假日的时候回归儿时的童真岁月,到处寻找能够让心灵休憩的乐园。庐陵老街开街运营两年多来,开展了两百多次节庆或重大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并取得了十三次上央视的成绩。在老街除了享美食,看大戏,品人文之外,寻一静处,来到百世轩,可以感悟生命的张力,动物的多姿,山河的壮丽,生活的美好。在百世轩,连绵起伏的大山和传统的农家小院,画家以不同的视角,把大山和小院的美带给观众。只要来百世轩细心揣摩,你会练就一双慧眼,总能发现这里的世界不同于城市的另一种美。

广大观众在庐陵老街,在百世轩,感悟传统文化内涵,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爱和陪伴,促进社会、家庭和谐。这是生活该有的样子,有了这样的庐陵老街,有了更多的百世轩,我们的日子将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者:胡刚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作协顾问,庐陵文学院院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