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水墨营造清新静谧的精神家园

 fuhaizhenren 2020-10-26

壁光:1963年生于黑龙江省,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课题班卢禹舜工作室画家。2004年入中国画研究院首届高研班学习。

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在参加中国美协和省部级美术展览中,多次荣获最高奖励,同时多次参加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泰国、日本、新加坡、原苏联等国家和地区区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国际友人大量收藏。《美术》、《国画家》、《人民日报》、《中国当代艺术》、《画廊》等几十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和进行专题介绍。先后出版了《壁光画集》、《壁光作品集》、《壁光专集》等画册。

壁光:在我的水墨画创作中,大多都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和虚静澄明的精神境界,在纷扰浮躁中营造清新静谧的精神家园。在作品中不难看出“精神”的存在,这可以理解为:在创作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带有规律性的语言表达对“精神家园”有着客观要求。

我把创作定位在精神追求的层面上,它是灵性的艺术、感情的诗篇和精神的家园,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创作所遵循的准则。面对客观世界中的自然景观,饱含着情、思、境、灵、魂、魄,它是宇宙世界与精神灵魂的和谐统一体。

在统一的水墨作品中,时时想到怎样用虚,以实托虚,用实代虚,虚实互用,变化多端。谁也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都是基于深入画家骨髓的应传承的中国文化精神,追求宁静和谐的境界。我创作的海景风情系列中的花卉部分,是纯洁、和平的象征。水墨画是最通人性的,也是最讲究和谐与通融的艺术。

存在决定意识。精神家园的营造,就产生于画家对自然景物的钟情、观察和体验。同样,又产生于画家对特有的绘画手段——笔墨这一具有精神含量的艺术语言所进行的提炼、浓缩和运用。

精神家园反映的是风景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天、地、人与山水花鸟之间的关系。画家若能在创作中通过笔墨语言把感受到的精神家园表现出来,这样画中的万物才会有灵性,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得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