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玉堤大骂司令员的缘由与后果

 梦想童年594 2020-10-26

大和岛轰炸之将军回忆也会错(二十一)

                         

刘玉堤大骂司令员的缘由与后果 

                              

——与青年作家清秋子讨论轰炸大和岛与米格飞机未曾参战——

 

 

王剑贞

 

在清秋子对刘玉堤司令员轰炸大和岛的采访里,有一个颇为惊人的细节,刘玉堤竟然在空中用无线电骂了半句国骂——“他妈的”,叫人难以相信的是,刘玉堤这个小小的营级干部的大队长骂的不是别人,是正在指挥这场空战的相当于兵团司令员的空联司司令员刘震!

笔者在朝鲜空战期间,作为一名地面电台的无线电员,长期带着耳机聚精会神、毕恭毕敬的守听空中和地面指挥员的通话,那时候,不管是哪个飞行师的部队参战,只要飞机一离开地面,一律只听一个人的指挥。在1952年上半年,这个人就是空联司司令员刘震,1952年下半年空联司大换班,以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为主组成了新的空联司,司令员是聂凤智。两位司令员都是绝对权威,我从来没有听到哪一个空中指挥员(绝大多数是飞行团长或是副团长)队司令员的指挥敢说半个不字,敢在空中用无线电顶撞司令员,更别说竟然敢放肆到骂司令员“他妈的”了,刘玉堤真实“虎胆包天”了。

我们今天不妨探究一下,刘玉堤为什么会“虎胆包天”的骂刘震司令员“他妈的”?他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骂刘震司令员“他妈的”?他骂了刘震之后,刘司令员和空3师的首长们又是如何“修理”刘玉堤这个小小营级干部的?

说句实在话,按照常规情况,空3师的24架米格既然有副团长孟进带队,这24架米格里就只有孟进才有资格在空中与刘震司令员通话,刘玉堤这个飞在编队里的大队长还没有资格直接刘震司令员通话,他怎么就敢在无线电里骂刘震司令员“他妈的”?这事儿是不是有些蹊跷?有些不合常理?

请先看刘玉堤自述:

……我赶紧投了副油箱,寻找敌人,准备追击。紧接着,看见拉-11又着火了,这时我们已经飞到拉-11的前面了。我就说:“追!”指挥所说:“是友军。”我说:“什么他妈的友军!”

那天我们米格晚到了15分,早到15分就没这事儿了。在机场看见轰炸机飞过去了,才赶紧上飞机。起飞就进海,我们追上轰炸机之后,就发现了敌机。指挥所说是苏联飞机(友军),我就骂了一句。下来还追查我:为什么骂人?”

     笔者在此前的的文章里多次实话实说,刘玉堤将军的这段话,有重大错误,不符合历史事实,例如:

那天我们米格晚到了15分,早到15分就没这事儿了。在机场看见轰炸机飞过去了,才赶紧上飞机。起飞就进海,我们追上轰炸机之后,就发现了敌机。

我早就分析过,刘玉堤说的什么轰炸机经过浪头机场之后米格才起飞以及“起飞就进海,我们追上轰炸机之后,就发现了敌机。”都是不存在的子虚乌有。

空3师的24架米格,包括二大队长刘玉堤和他大队的8架飞机,都跟着孟进副团长严格的按照空联司制定的那条脱了裤子放屁的北路航线,与轰炸机的航线完全不同,更不曾飞到轰炸机遭受攻击的位置,刘玉堤也好,孙景华也好,它们既没有在浪头机场看见轰炸机过去才匆忙起飞,更没有“起飞就进海”,当然,也没有什么“追上轰炸机之后”一说。刘玉堤也罢,牟敦康也罢,空3师的24架米格在此次出动中,按照空联司的那条北路航线,只有一次机会,一次唯一的机会,在一片狭小的海面上空里,才能与美军那些急慌慌零星返航的F-86迎头相遇。

在哪个空域相遇呢?那就是15时20分,刘震司令员下令让已经飞到身弥岛上空的空3师米格返航之后,此时这24架米格飞机编着整齐、威武的作战队形,从身弥岛上空右转弯,在高空掠过身弥岛与铁山半岛之间的海面,航向西,对准浪头机场直接返航。

我们再回想一下,美军的31架F-86从15时14分,先后分多个4机或6机小分队发起攻击,因为油料紧缺,这些F-86大都只进行了1-2次攻击就有先有后的先后脱离战区向南朝鲜返航,这种情况一直进行到15时19分,轰炸机将要接近大和岛投弹时,最后1架F-86也退出攻击返航。美军的这些返航的F-86早已不成队形,而是零零散散的先来到的先行攻击,先攻击完毕的先退出战斗返航,后来到的随后进行攻击,然后,匆匆退出攻击返航。

那么,这些返航的F-86往哪里飞呢?他们不是从海面上空爬高直接向南飞向南朝鲜,否,而是,首先折返身弥岛与铁山半岛之间的这片海面上空飞向朝鲜西海岸,再沿海岸线南飞。这是安全之举,进行攻击的F-86难免会有受伤的,这样,即便坚持不到南朝鲜,他们即便半路上不得不因为飞机失去操控而弃机跳伞,起码会落到陆地,就是当了俘虏,总比掉进严冬冰冷的海水里冻死,淹死好。呜呼,冤家路窄,这就注定了有少数返航的F-86将在身弥岛与铁山半岛之间的海面上空,被从高空经过的24架米格飞机发现。米格飞机在数量,高度,弹药,油料,地理位置等诸多战术要素上均占据绝对上风。

于是,历史难得的为空3师这24架米格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历史也十分公平的为志愿空军这次的大和岛轰炸失败,预留下一个可以弥补损失、挽回颜面,击落数架F-86的绝佳机会。

笔者也必须指出,在15时20分这个时间,在身弥岛和铁山半岛之间的这一片海面上空,绝不可能出现图-2轰炸机和拉-11飞机,道理很简单,13时20分是轰炸机在大和岛灯塔区上空投弹的时间,大和岛距身弥岛尚有25公里之遥,空3师24架米格里的任何一名驾驶员,包括刘玉堤,孙景华,康敦康这三位大队长,谁都看不到大和岛上空那幸存的5架轰炸机和13架拉-11飞机。所以,不管刘玉堤,孙景华两位将军今天如何言之凿凿的说他们看见轰炸机了,看见拉-11飞机了,甚至看到轰炸机或是拉-11飞机被F-86击中了,打得着火了,那都属于子虚乌有,都是一厢情愿的想象。

我们抛开这些细枝末节,直指一个严肃的实质问题,其实,也是这场空战的许多经历者许多年来一直不愿说开的一个难言之隐。

我们想一想,这支米格编队里如果有飞行员突然发现在机群左前下方,有零星的F-86正向北飞来,他会向谁报告?向刘震司令员吗?不是,那就越级了,他只能报告带队长机。那么,谁最先发现敌机的?谁最先报告发现敌机的?迄今无人提及。我想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肯定是有飞行员报告发现敌机,带队长自然也看到了敌机,这24架米格的飞行员都看到了,他们都在等待带队长机下达组织攻击的命令。此时,带队长机完全有这个战场机动权,他可以依据敌情命令一批米格在高空掩护,一批米格飞机俯冲攻击。问题就出在这里,刘玉堤,孙景华都是自说自己如何如何去攻击敌机,却闭口不谈带队长机曾经向他们下过什么命令?

我们再想想,刘玉堤是一位率领8架米格的一大队长呀,如果他投入攻击,他为什么不率领他大队的8架米格一起俯冲下来?结果却是他像一个光棍司令一样,一大队仅仅只有他一个人俯冲下去攻击了,连他的僚机也没有跟着他。

孙景华是二大队长呀,他为什么不带领他的二大队8架米格一起俯冲下来?按他回忆,仅仅是他和他的僚机俯冲下去了,那6架米格都没理他。

牟敦康是3大队长呀,按刘玉堤回忆,此次出动牟敦康只带领一个中队——4架米格,同样,这4架米格,包括他的副大队长赵宝桐也没有跟随他一起俯冲攻击呀?实话实说,牟敦康的僚机严忠祥是否紧跟他俯冲下去,我始终持怀疑态度。身弥岛和铁山半岛之间就那么巴掌点儿大的地方,如果他跟着牟敦康下去,怎么可能把长机跟丢了呢?

这些情况意味着什么?它说明一点,这24架米格的带队长机听到敌情报告后,他肯定看到了那几架零星的F-86,但是,他没有下达对F-86进行攻击的命令,而是,带领着个编队径直向浪头机场返航。

带队长机为什不下达攻击命令,而是直接返航?笔者只能推测,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的通,因为在15时20分,他已经接到刘震司令员让他率队返航的命令,另一个客观情况是,刘震司令员始终就没有告诉空3师的米格编队,轰炸机和拉-11飞机早就遭到F-86突袭并遭受了重创。彼时彼刻,带队长机不理会那几架零星的F-86,而是按照刘震司令员的命令,带领机群径直返航,就是今天,你也不能说他的做法就是大错特错。

我们站在今天的立场,只能为这位带队长机白白丧失一次歼灭数架F-86的战机而扼腕叹息的时候,甚至为这位带队长机没有随机应变从而失去一次为志愿空军败中求胜的大好时机拍案而起的时候,除了遗憾还能有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堂堂24架米格编队里,只有刘玉堤,孙景华,牟敦康三人各自俯冲下来的原因所在。带队长机没有下达攻击命令,而那一片海面,东西只有十几公里,米格飞机1分钟就飞过去了。在战机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三位大队长各自俯冲下来了,更多的米格飞机却是紧跟带队长机,按照既定航向向着浪头机场疾飞,距离他们几位是越来越远了,于是,形成了他们的单机作战。笔者判断,应该是刘玉堤首先俯冲下来,随后是孙景华,牟敦康,至于孙,牟两位是否受刘玉堤的影响?当事人不说,笔者只好妄言,这种可能性很大,虎将刘玉堤太具影响力了。

猛的看起来,这一切不至于引起刘玉堤骂刘震司令员“他妈的”呀?按通常情况,还真的轮不上刘玉堤骂司令员“他妈的”,因为在空中他还不够与司令员通话的资格,那都是带队长机的事儿。

下面的情节就是笔者依情、依事,分析演绎了。

历史在关键时刻总有巧合,那天这一段时间里,志愿空军在安东,浪头一线的雷达,谁也没有发现这些零星返航的F-86竟像一块块肥肉一样,正在往空3师米格机群的“嘴边”靠近。同样,美军的远距离搜索雷达竟然也没有看到经过宣川直飞身弥岛上空的24架米格飞机,即将横亘在他们零星返航的F-86上方,很有可能把他们一架一架的全部吃掉。所以,当刘震司令员在无线电里听到空3师有飞行员报告又发现了F-86,他又是一阵大惑不解:这批F-86从哪里钻出来的?他只等着带队长机看个明白后,再向他报告个明明白白。偏偏那位带队长机一心只系着执行刘震下达的返航命令,很可能既没有回应那位飞行员的报告,也没有向司令员作敌情报告,无线电里则暂时处于静默状态。

但是,此时,虎将刘玉堤心里已经非常窝火了,直接原因是他确实看见了敌机F-86,正在准备进行攻击,但是,另一方面带队长机不但不下达攻击命令,反而率队疾驰而去;第二把火自然是对他大队的那7架米格,包括他的僚机,竟然没有1架跟着他俯冲下来,配合他的进攻活动,反而是扔下他一个人扬长而去,这种情形放在谁身上,谁都会大为恼火,何况虎将刘玉堤乎?

就在这节骨眼上,听不到带队长机回答的刘震司令员拿起话筒,发表他的猜测了:

“你们看到的是不是“大鹏”的飞机?”

在笔者脑海里,还清晰的记得那个年代志愿空军的几句地空联络暗语,例如,对苏军米格,亦即“友军”米格,无线电暗语是“大鹏”二字。我想退回到63年前,刘震司令员不会在无线电里直接问他们那是不是友军的飞机?应该使用“大鹏”这个暗语,因为苏联对于为参战的苏联空军有极为严苛的保密要求。

本就窝了一肚子火的刘玉堤,就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连自己的代都

没有报告,火气十足地脱口而出:

“什么他妈的‘大鹏’,是敌机,是F-86!”

如果他当时按正规通话方式,应该自报家门“我是某某号”,上边就不用追查是谁骂了司令员了,那个某某号就是代表某一名飞行员。

估计刘震司令员没有在无线电里再搭理刘玉堤,刘玉堤也顾不上再骂别的了,此时,他最需要做的事情是集中精力如何咬住敌机,如何进入攻击位置以及如何不被敌机咬住自己,等等。

可以合理的分析,刘玉堤和牟敦康的空战活动,不在一处空域,又都是单机作战,没有僚机配合,所以,两人都是闷不出声,谁也没有空中通话。于是,空联司也罢,空3师也罢,前线指挥所也罢,那24架米格中的其余飞行员,在无线电里都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

奇怪的是63年来,这24架米格飞机还活着的飞行员,没有一个人愿意解开这其中的难言之隐,更没有一个人出面撰写回忆这场空战的文章,有关这场空战中24架米格飞机编队的队形,各大队的位置,始终是一个谜,我们也无法知道当这个编队里突然少了三位大队长的的时候,带队长机发现了没有?这三个大队的飞行员又是如何反应的?他们向带队长机报告没有?带队长机呼叫他们没有?我们读轰炸机乘员的回忆,当他们5架轰炸机在浪头机场落地后很久,空8师的指挥所里还在不停的呼叫那4架没有回来的轰炸机,那么,此时,空3师的指挥所是不是应该也在不停的呼叫刘玉堤,牟敦康。

刘玉堤没有恋战,平安返回浪头机场了,但是,由于牟敦康是遭到戴维斯在后方的突然射击而阵亡,他牺牲的太突然,以致无线电里连半句报告都没来得及发出,就匆匆坠入海中了,以致在长达半个世纪里,志愿空军一方都不知道他牺牲的真相。

我个人以为,牟敦康的战友们在心里都明白他是在追击敌人的时候牺牲的,因为最后他只是一架孤零零的单机,只是,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宁愿在感情上认为他是在追击敌机时坠海牺牲。就像那被击落的4架轰炸机,返航的5架轰炸机乘员都看见他们被击落了,或在空中爆炸燃烧了,或是坠落大海了,但是,指挥所里还是在用无线电不停的呼叫他们,在极度悲哀与伤痛的虚幻中,幻想着奇迹发生。

按说,一名小小的营级干部骂了司令员“他妈的”,即便不受处分,起码要作出深刻的公开检查,但是,刘玉堤这件事,意外的不了了之了。我以为根本原因是他骂的对,话糙理不糙,那明明就是敌机嘛。

我们不能不慨叹,空联司和刘震司令员,在短短6分多钟里,连续两次出现同样的低级错误,第一次是15时14分轰炸机最早遭到F-86攻击的时候,大队长高月明报告发现敌机并受到攻击,刘司令员反问“那是不是友军飞机?”,结果是稀里哗啦的被击落了4架轰炸机,重伤了4架轰炸机,击落了3架拉-11飞机。仅仅才过了6分钟,刘震司令员听到飞行员发现敌机的报告,竟然能再次发问“那是不是友军飞机?”,它只能反映我们空联司的指挥水平,的确太凹了。空联司既然已经知道那里有几架零星的F-86了,为什么不立即命令孟进副团长率领编队掉头回去,把这几块飞到嘴边的肥肉吃掉?谁都明白,贻误战机、打了败仗,或是没能抓住战机,把到手的胜利丢掉了,和骂了一句“他妈的”两者的错误分量,究竟孰重孰轻?谁还好意思处分刘玉堤?或是再要求刘玉堤做检查?不了了之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2012年 11月25日草于青岛
11月30日轰炸15时20分敌我空中态势图
刘玉堤大骂司令员的缘由与后果

 第三次大和岛轰炸在美军地图上米格飞机与F-86遭遇的位置刘玉堤大骂司令员的缘由与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