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边评测# 山灵M6 Pro—你曾是少年

 怪叔科技分享 2020-10-26

在众多HIFI品牌之中,我最有感情的还是山灵。

2015年11月11日,我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台HIFI播放器——山灵M2,自此开始了正式的发烧之路。

M2、M3、M5、M2S、M3S、M1、M0、M5S、M2X、M6、Q1、M6pro,何其幸运,在这五年时间里,我亲眼见证了山灵在便携播放器市场一路走来的历程,从伊始的毛羽未丰到如今的举重若轻。

更有趣的是,我也同时开始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认识了很多独具匠心的产品人,熊抱了依稀,加入了砖吧,结识了好多好多有趣的朋友。可以在英国的CanJam上向更多的国际同好介绍中国品牌,也有机会用相机记录这些年HIFI产品的变迁与烧友线下欢聚的笑颜。

缘,妙不可言。

转眼间,已是四年有余。

当我走在春日的暖风中,看着头顶的樱花飘落,心中莫名泛起一丝伤春的感伤。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昔日懵懂的少年的你,如今又成为了怎样的人呢?

这时,我看到远方的你被众人环绕,在人群那样耀眼夺目,光彩照人,不由得欣慰一笑。

是的,你长大了。

这便是我见到山灵M6pro第一眼时的悸动。

1

撕,那纤薄的外衣,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深邃的蓝。抽,那质感的外壳,其中包裹的是一抹沉稳的灰。拉,那最后的束带,掌中浮现的是一块闪亮的黑。

此刻,纵享丝滑。这是我独享的moment。

若不是眼见为实,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产品被吐槽为“打火机”的直男公司如今能带给用户如此愉悦的开箱体验。

山灵2020年新旗舰,M6pro。它不仅仅是一件工业制品,它精致得更像是工艺品。

双侧凹陷的机身设计,细腻柔顺的雾面背板,带来的是舒适的握持手感;

4.7英寸的高清大屏,清爽简约的界面设计,带来的是畅快的视觉冲击;

齐全合理的接口布局,清脆迅速的按键反馈,带来的是贴心的使用感受。

平胸而论,山灵M6pro的整体观感与初上手的体验是非常不错的,大体沿用了与M6相同的第四代外观设计,一切都恰如其分。它自然呈现了作为2020年旗舰机应有的高水准。

可惜对于有些吹毛求疵的颜控来说,仍有一些小问题。

虽然背板的AG雾面蚀沙工艺使手感有了长足的进步,高级灰的配色又平添了几分低调的奢华,但中间两块搭配金色的logo和Hi-res认证的黑色面板有些突兀,丢失了配色的协调感的与整体简约的风格,多了一些“炫富”的壕气。

除此之外,卡槽的设计仍然使用了橡胶盖,与金属质感的机身有些不搭。当然,这点外观上的牺牲换来的是比弹出式卡槽更方便的换卡体验。这点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

记得初入烧的时候,国砖的定位都是声音好,性价比高,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似乎渐渐还成了一种国砖的自带属性。

就连当初人均神机的乾龙盛QA360,那笨重粗糙的外观,Excel表格一样的界面设计,同样也是一言难尽。

而现在,除了外观与工艺上的大幅度革新,安卓系统的加入也无疑给国砖注入了新的活力,让HIFI这种小众的爱好,HIFI播放器这种小众的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喜爱。这背后,是时代的变迁,是科技的进步,也是所有产品人一步一脚印的心血。

其实从M3到M5再到M6pro这样的产品更迭上也不难看出,山灵开始一步步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思考解决方案,让音乐变得更好看也更好用。

而这一次,祖传的侧边按键,让每一次轻触反馈更清脆,每一次转动段落感更明显;

多样的接口选择,让每一条心头好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用武之地;

超强的增益模式,让多样的接口选择不再成为笑话,难驱动的耳机同样游刃有余;

开放的安卓系统,让享受音乐的过程不再单调,HIFI云曲库、视频、小游戏一站式体验;

安心的续航能力—4000mAH大电池,QC3.0快充,单双DAC切换,让音乐回响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秒。

在实际的操作体验中,虽无法与手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与90HZ屏流畅的滑动体验相提并论,但夏普高清屏与手势操作的添砖加瓦依然能保持大致的观感和使用习惯,骁龙430的加持可以保证基本操作的流畅,于我而言,已然足够。

3

作为一家在音频领域发展了30余年的大厂,山灵在调音上的造诣与底蕴一直是独树一帜的。

即使在M5之后的产品山灵有些脱离了我最钟爱的调音风格,丢失了一些少年灵气与桀骜不驯的无畏,但有一说一,换来的也同样是成熟男人的大气与稳重。适应性更广,更迎合大多数人听感的路线确实符合它如今的发展规划。

张弛有度的自如,是我认为对M6pro声音表现的最好诠释。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对于各种不同的音乐类型与风格,M6pro都有着不错的适配能力,这是它声音方面最出彩的一点。

流行人声不必多说,依然是宽松温润的风格,结象位置虽有些靠前,但那是浅尝辄止,若即若离的暧昧,温柔却不粘腻,体贴却又洒脱,如谦谦君子的浅言低语,令人心驰神往。M6pro对于人声的处理更多的是一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朴实还原,有质有量,厚实庄重但不死板,清新空灵但不苍白,自然真实,久听不厌。

明净深邃的背景,开阔舒适的横向声场也为M6pro的音乐性增色不少。在Aimer《六等星の夜》的演绎中,一开始人声与钢琴的伴奏是在两条时而并行,时而交错的线上缓慢推进。到了副歌随着鼓点等更多伴奏音的爆发,背景的喧嚣却也没有喧宾夺主,一样能“看见”人声的清晰形状,这一种出色的分离度与层次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而在古风曲风的演绎中,古筝、琵琶的还原着实惊艳,那种空气感与蓬松感让人能产生掉入云彩中翻滚的轻松。

M6pro对低频的量和下潜深度有一定的阉割,但回弹依然有力,纵向声场的伸展虽有所限制,整体却形成更加规整的椭圆形。即使面对摇滚、电音、交响的挑战,也依然能保证最终输出声音的稳健。这样的布局风格让人一耳朵很难发现其与众不同的优势或鲜明的表达风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在耳中的,却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润。

4

众所周知,这两年飞傲与山灵在蓝牙与随身产品上的竞争真的是神仙打架,难分伯仲,精彩纷呈。这种良性竞争带给消费者的好处莫过于更丰富的选择与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小伙伴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了,定价相差不多,定位与功能相近的山灵M6pro与飞傲M11pro该买哪个呢?

那么在这里,阿粉将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从外观、操作体验、性能、声音四个维度比较,供诸君权衡比较。

外观:飞傲M11pro采用了黑色金属外壳与玻璃背板,通体黑金的配色显得内敛而沉稳,造型上棱角分明,线条清晰,简约大方,科技感十足。但是这样的设计在握持感上也要比山灵圆边圆角的设计更加割手。

M6pro相比之下背板两块突兀的黑金面板可能难以满足那些看重外观整体一致性的烧友,如果能与机身整体的低饱和度灰融为一体的话,相信会更好看。在综合观感上,我投飞傲一票。

操作体验:山灵圆润的机身与两侧凹陷更有利于握持,机身右侧滚轮也更有利于右手拇指操作;飞傲的滚轮则放在机身左侧,加上机身宽度并不窄,食指或中指指腹操作还是多有不便。

M6pro侧盖卡槽比飞傲的插针卡槽更有利于tf卡的更换,这不比手机的sim卡,对发烧友而言更换频率无法相提并论。

在UI设计上,山灵开机的鎏金logo和主题设计显然更用心,界面的观赏性上更出色;因同为开放式安卓系统,人机交互与操作逻辑方面两者相差并不大。

性能:飞傲三星Exynos 7872主控芯片与3GB RAM+64GB ROM的配置与山灵骁龙430与4GB RAM+32GB ROM互有胜负,在实际使用体验中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感受。

简单来说飞傲M11pro在多任务处理速度,软件开启速度方面更快,扫描歌曲的速度也可圈可点;而山灵M6pro在短期使用的体验中,安装多个软件之后的系统在卡顿感以及滑动不跟手的情况要比M11pro稍好一些。我认为两者系统在目前的安卓播放器阵营中的表现水准来看,得益于硬件配置仍可以稳定处于中上游,但系统稳定性与调校仍有很大进步与优化的空间。

声音:这两台播放器在声音的走向与定位都极为类似,初听下来都有着曲风宽容度高、稳定、松弛、久听不腻的细致风格,有着在这个价位几乎挑不出来太大毛病的声音品质。

在仔细对比了一周之后,这两位“高手”给我个人的印象渐渐分道扬镳,飞傲M11pro的声音更精致,细腻,小家碧玉,有着小心翼翼,精心雕琢的高级感,在女声的表现上丝丝入扣,宛转悠扬,给苦涩平庸的生活注入的甜度更多,那么对于口味稍重的烧友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清淡。

山灵M6pro的优势则在于略宽的声场所带来的蓬松感,声音表现更大气醇厚,游刃有余。如果说山灵M6pro是温暖阳光的高年级学长的话,那么飞傲M11pro则更像是温柔清秀的邻家小姐姐,相处起来同样有亲和力但受众却也不同。

5

许多年前,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奔跑起来,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从进军随身播放器市场到如今M6pro的上市,从被人诟病设计、品控、底噪问题到现在成为很多烧友的“退烧”之选,这段奇妙的成长历程展现的是31年音频大厂的底蕴,也是刚入世少年积极的进取心。

赞叹如今成熟的你被打磨出的圆润和精致,也怀念你少年时的锋芒与不羁。

愿你不忘初心,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本文转自少女心的阿粉,若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