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直播间】今朝说韵···

 盈香文苑 2020-10-26

诗词直播间 --今朝说韵

七绝  无题

今朝说韵莫呵呵,史上清音费琢磨。

笑问当风谁与共,盈香愿解曲中歌。

无痕今说:公元2018夏月,有关诗词韵事之说轰动一时,众说纷纷,盈香文苑公众平台秉建社初心,源于研习诗词,故增今刊共习诗词之韵,感谢罗师支持,红霞班长收集,敬茶为礼。   

主讲嘉宾简介:罗从红,湖南新化人,七零后,喜耕种,不好读书,现为某单位职员。

     中国被誉为诗国,这个殊荣,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既然有诗国之称,那必须有丰厚的历史背景,泱泱华夏的文学史,基本上就是一本诗歌史,诗的历史,应该比文学史还长。如果说文学史有五千年,那诗歌史远远大于五千年。

    诗歌的起源很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也就是说,在文字还没形成之前,就应该有了可以用来吟唱的诗歌了,只是没有用文字来记载而已。

    我们从其他的资料中,还可以发现远古诗歌的影子,例如,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就记载了相传的一些上古诗歌。

例如:康衢谣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这一首诗,是围绕着当时社会的主旋律而唱的。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这一首诗,是围绕着当时生活的主旋律而唱的。

诗歌第一感觉的共性,就是押韵。

诗歌起源得那么早,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语言,那就有了相对应的诗韵。

    唐以前为第一期,那时候的押韵完全是依照口语为标准。

   唐之前的历史很长,语言的种类也很多,象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语音是不同的,文字也是不同的,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了文字,但统一不了语言。

    例如屈原的《离骚》,现在读来,有许多地方不押韵了,但从某些地区,还保留了一部分楚音,从方言中,找到了楚辞也是符合押韵这一个要素的。语音的不统一,写出来的诗,不可能只限一个地区去读,诗歌的扩大发展,促进了诗韵向统一的发展。从不统一发展到统一,那可是几千年的历史。

    到了隋代的陆法言,他编写了《切韵》,这就是中国的第一本韵书了,也自然是一本统一读音的工具书。但是,这本书在当时还没有推广,直到唐代,那是一个诗的朝代,可以称之为诗朝,我们一开口就是说唐诗宋词,诗歌在这时候,空前的发展。诗韵的统一也势在必行。于是把《切韵》定为官韵,既然是官韵,那就是政府行为,政府行为才可以使诗韵最快的达到统一。《切韵》因唐政府的推广,于是又称之为《唐韵》。这时期,进入了诗韵的第二个时期,从不统一发展到了统一。在此时期中,诗歌的押韵基本上是依着韵书来押韵,不能专以口语为标准了。《切韵》把韵部分得很细,有193个韵部,《唐韵》是对《切韵》的修订,增加到195个韵部。相对于唐朝那个时代,我们现在用韵可以称之为宽韵了,他们的用韵,才真是窄韵,在北宋时又进行修订,就有了206个韵部,称之为《广韵》宋朝末年,刘渊把广韵合并,同期王文郁又编著,就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平水韵》了,共106个韵部。到了五四运动,新诗的出现,产生了诗韵的第三个时期。新诗,即现代诗,那这种现代诗又回到了第一期的风气,完全以口语为标准,有的新诗,甚至不押韵了。因为新诗,才有了诗韵第三期之说。但旧体诗并没有消失,就象格律诗出现后,古体诗还没有消失一样,古体诗和格律诗是并行的。从押韵上来说,也就有了一定的区别,格律诗依韵书,古体诗,也有不依韵书,而依口语来写的,当然,依韵书的占主流,并且用韵比格律诗也要宽松很多。从古体诗的概念来说,还没有进入第三期,只是新诗的用韵进入了第三期。我们学习的是古诗词,那我们还只得走第二期的路线了。走第二期的路线也遇到麻烦了,就是普通话的出现而产生的。一部分说,按着第二期的路线走,那押韵也得依第二期的韵部来。也就是今天常说的古韵,一部分说,普通话出现了,要按普通话的语音法则来押韵。《平水韵》是按韵部来编写的,得到了官方认可的,有历史的老资格。      《新韵》是按普通话编写的,普通话只是注音,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但如何按诗韵来分类,也出现了分岐。这种分岐的出现,是因为官方没有明文规定,只是一部分诗论家的总结。古韵(现在指的是平水韵)和新韵之间,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诗坛争议不休。既然争论而没定论,那双轨并行吧。纵观诗坛,用古韵的占绝大部分,可以说是目前的一种主流。从发展的趋势看,新韵还是抵不住古韵的优势。有许多用新韵的诗人,也在一步步的向古韵发展。

    我们今天就把新韵和古韵同时介绍一下。

     我们把韵母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归为一类,同时也考虑到语感的问题,所以,我们现代依据《新华字典》,编写了《中华新韵》,中华新韵的在目前来说,也有三种分法,但我们还是说大家基本认可的那一种。这一种基本认可的新韵一共分为十八类。

   第一类:麻花韵,即韵母为: a,ia,ua 的,因为,它们的韵母尾字线都是 a,所以,将其归为一类。

第二类:波歌韵,即韵母为:o,e,uo。

第三类:儿韵 er,

第四类、街斜韵 ie,üe。

第五类:衣期韵 i 这一类型,有一个规定,即声母不是z、c、s 和zh、sh、ch的,为什么这样分,是因为,这些声母的字,发音语感上,更加和谐接近。第六类、支思韵(-i)这一类型,韵母还是 i ,但是声母为z、c、s 和zh、sh、ch的。还有一种韵书上,将这两类归为一类。因为韵母都是 i ,韵母相同,只是声母不同,所以,就归为一类了,韵书的归类,主要看韵母,所以,就没太考虑发音的和谐了。

第七类:姑苏韵,u,第八类、居趋韵ü;

第八类,也有将其与第二类全并为一类的,因为,这两种韵母的字,发音上,有接近之处。

第九类,开怀韵 ai,uai,

第十类,飞灰韵 ei,ui,

第十一类、高标韵 ao,iao,

第十二类、谋求韵 ou,iu,iou,

第十三类,寒山韵 an,uan,

第十四类,先天韵 ian ,也有将十三类与十四类归为一类的,因为韵母中都含有an。

第十五类,人文韵 en,in,un,ün,

第十六类,江阳韵 ang,iang,uang,

第十七类,庚青韵 eng,ing,

第十八类、东钟韵 ong,iong,也有将十七类与十八类归为一类的,因为韵母中都含有ng,但ang的除外,因为发音太不相同。

根据上面的合并,有的韵书上,就只有十三类或十四类。十四类,就是上面所说的合并,十三类,就是再将第三类,合并到第五六类中了。但一般来说,还是依上面所说的十八类来划分。这一种编法,又把入声字加入了进来,不是入声的,按上在的分类,是入声的,又单独分类。

   下面再说一下《平水韵》

上面说了,平水韵为106个韵,而新韵分18类,每类四个韵,但阴平和阳平不分家,合作一个韵,那也就是每类分三个韵,那就是54个韵部,平水韵的类别相当于新韵的2倍,从这一个数字上来看,平水韵已经复杂了些。在平水韵中,平声、上声、去声,跟现代的普通话发音相差不是很大,而其中有一种入声,则在普通话中消失了。对于入声的辩别,给现代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其中有一种入声,则在普通话中消失了。对于入声的辩别,给现代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古韵的上声和阳平声,与现代发音也有区别,这里就不细说了。

   下面讲一讲,入声字为什么在现代的普通话中消失了。

  入声字的消失,是从宋末金元时代开始的,因为入声字是汉语言独特的声调,一些少数民族是不会发入声的,在南宋时期,中国的北部,属金国,金国是一个外族统治的,南闲灭亡后,元朝统一了中国,同样是外簇人入主中原,而在那个时代,外族统治中原,他们不会入声字,但要说汉语,入声字就不得不变化了。特别是到了清代时,满族的统治时间较长,一共统治中国280年,要改变一种语音,是完全可以的,于是,入声字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就这样消失了,从汉语音的入声消失来看,中国现代通行的普通话,不是完全的汉语。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入声的消失,就象动物四腿砍掉了一腿,就不是完整的动物了,如果你还有一定的南方方言基础,那学习入声字还是很容易的。如果只会普通话了,那入声字,只能强行记忆了。

入声字辨别:

一、完全不是入声字的:

    1、韵母带有n和韵母为ao、iao、ou、iu的字,都不是入声字。

    2、声母是m、n、r,都不是入声字。

二、完全是入声字的:

    1、韵母是:ie,üe 的都是入声字。

三、基本是入声字的

    韵母不是ao、iao、ou、iu和鼻音(即带n韵母),而声母是b、p、d、t、z、zh、f、 k、j ,读阳平的字,基本上是入声字

四、入声字极少的声母:

    A:阿、凹;E:额;W:挖屋。

五、阴平为入声字的

    声母为:B、C、D、F、S、T、L、Y、Z,韵母为a的阴平字,基本上是入声字。

到底平水韵是怎么分类的,要说起来,得发许多时间,并且还涉及到语音专业,又是一门新课程,这里就不细说.我们必须做到人手一本《平水韵》,可以去网上下载。得到《平水韵》这本册子后,第一步要做的,就多看几遍入声字,如果是南方人,可以用方言与入声字对照去读,你就会发现原来在你的方言中有一种读音叫入声。只会普通话的,那就只能强记了,强记的时候,最好按着我刚刚上面的总结去记,那也是有规律可找的。

下面,来讲一下押韵的方式

   押韵有一个总的要求:平声字只能与平声字押韵,仄声字只能与仄声字押韵,不能平仄混押。但有一部分对古诗了解不深的人,就存在着平仄混押的现象。记住了这个总的要求是必须的,我们必须拒绝平仄混押。

   那押韵有哪些方式?我们只能从古人的例诗里去寻找规律,下面简单说一下押韵的方式。

第一类:句句押韵,这一类型,出现在汉代两晋时期,一般为七言句和五言句,也有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

什么是平声?用普通话的标准来说,就是阴平和阳平,即平时所说的第一声和第二声,而古韵来说,平声就是平声,只有一个音调(当然也有阴平和阳平,但阳平的读音与现代阳平不同了)仄,即不平的意思,那仄声,就是不平声,那普通话的仄声,是指上声和去声,也就是第三四声,古韵的仄声,是指上声,去声和入声。在汉代时,这种类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做“柏梁体”。“柏梁体”是句句押韵的,但并不是句句押韵的,就是柏梁体。

  押韵的第二种形式:隔句押韵

  这种形式,在汉代时,甚至更前,就已形成了,多为五言,还有《诗经》里的部分四言诗。到后来,也就是南北朝以后,七言诗也变成隔句押韵了。到了唐代形成的格律诗,那就基本上隔句押韵了。

   在一些杂言诗中,即诗句中有一字,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甚至更多,这类型诗称之为杂言诗。杂言诗中,就在连续押韵,隔句押韵,或三句才押韵的现象。这种现象,因为同时出现在一首诗中,也归为隔句押韵之中。我们常见的绝句,律诗,虽然第一句有时押韵,有时不押韵,我们也归为隔句押韵。还有一种押韵的方式,那就是出现在古风里,在词和曲中也有。特别是新式古风里,我们常看到,连续几句用一个韵,马上就变成了别一个韵,再连续几句后,又变韵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换韵,或转韵。换韵,也有句句押韵,也有隔句押韵,但换韵有一个要求,最少得二韵一换(同韵中最少应用了两个韵字),最多就不限制了。例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那就是句句押韵的换韵,我们熟悉的《春江花月夜》那就是隔句押韵的换韵现象。

   今天主要目的就是去认识什么是押韵,什么是韵。

   格律诗的押韵有些什么规定?

  格律诗的基本押韵规定,就是偶数句必须押韵的,也就是第2468……句,是必须押韵的,而第一句,则可押韵,也可不押韵。这是押韵的第一个规定。

  押韵的第二个规定,格律诗是押平声韵的。

  后来,因一些仄韵诗,也附合格律诗的其他特征,所以,勉强把那些仄韵诗,也称为格律诗了。这是格律诗的第一个特点。格律诗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字数有规定的,要么五个字,要么七个字,称五言格律诗,七言格律诗。但因为有些四言和六言诗,也具体格律诗的基本特征,于是勉强把四言格律诗,六言格律诗。当然,还有八言的格律诗,但我们要学正正规规的格律诗,那就是专指五言和七言,这是字数的限制,再讲句数的限局,句数的限局,为偶数句,最少不少于四句,也就是可能四句,六句,八句,十句,甚至更多,我们把四句的称为绝句,六句的称短律,八句的称律诗,八句以上的称排律。

第三个特点:就是每句每字的平仄排列有严格的规定。这一个特点,是今天所要讲的重点,

第四个特点,就是有一定的对仗要求。四句的格律诗,好绝句,对对仗没有要求,除了前二句和后二句,其它两两相对的句子,都必须用对仗。律诗和排律的要求都一样。在对仗的严谨上来讲,排律的对仗没那么严格,大体对仗就行,律诗的对仗则要求严格些,特别是第五六句的对仗,要求极工整,第三四句的对仗,则要求没那有严格,可以稍放宽一点,记住,是稍放宽,不是放宽到无边。

  今天来重点讲第三个特点:平仄的排列有哪些规定。下面要认真听了。

再讲音节,音节,就是每两个字为一个音节,前面的一个字,称辅助音节,后面的一个字为节点。这里的前后,是指每两个字的前后,不要与句子的前后混淆了。音节的划分,不是按词性来划分的,是按字的排列顺序来划分的,第一二个字,为一音节,第三四个字,为二音节,第五六个字为三音节,最后剩下的一个字,为尾音节。如果只有五言,那第三音节就没有了,尾音节只有一个字,这一个字的平仄,由押韵来决定,如果押韵,则用平声,不押韵,则用仄声。

举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音节:两个,二音节:黄鹂,三音节:鸣翠,尾音节:柳(因为不押韵的,所以用仄),我们再看第三音节,鸣翠,这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排列顺序,所以,我们不要把音节与词语混淆概念,

再以第一音节为例:

两个

两——辅助音节

个——节点

其它音节的辅助音节与节点的划分,也是一样的。这就是音节的组成。

句子是怎么由音节组成的呢?

就一个规定:句子中的节点是平仄相间的,注意,是节点,不是辅助音节,说明节点的平仄是清晰严格的,而辅助音节,则不重要,不重要,就是可平可仄,我们以七言为例,这节点的平仄相间能组成什么样的句式呢?假如第一音节为平,那第二音节则为仄,那第三音节又当为平,尾音节有的押韵,有的不押韵,也是可平可仄的,

可平可仄的,我们用“中”来表示,那组成了一个句子:

中平中仄中平中

假如第一音节为仄,同理,可组成一个句子:

中仄中平中仄中

五言的也一样,

只能组成两个句式:

中平中仄中平中

中仄中平中仄中

因为尾音节有押韵,有不押韵的,根据押韵与否,我们把这两个句式分为四个句式。

押韵的为入韵式,不押韵的为不入韵式

第一个节点是平的,称平起,第一个节点为仄的,称仄起

那又得来四个称号:

平起入韵式:中平中仄中平平

平起不入韵式:中平中仄中平仄

仄起入韵式:中仄中平中仄平

仄起不入韵式:中仄中平中仄仄

这就是四个基本句式

所有的格律诗,都是由这四个基本句式组成。

又因为诗歌,是具有歌的性质的,所以,要讲求音乐性,那格律诗在音乐性上有什么要求,音乐性的要求有两个:一、不允许出现尾三连,三连包括两种,尾三连平,就是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即****平平平,这句式,就是尾三连平,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三平调。另一种,就是尾三连仄,也就是****仄仄仄,这句式,称为三仄尾。

二、杜绝孤平

孤平,是一个新概念,先弄清楚孤平的概念。孤平,是指在平声韵的句子里,不能出现平声字单独出现。那孤平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押平声韵的句子,二、平声字孤单,也就是没有两个平声字连在一起的现象,

我们看第一个条件,那孤平,是押平声韵的句子,那上面的四个句式中,只有两个句式符合这个条件:

平起入韵式:中平中仄中平平

仄起入韵式:中仄中平中仄平

我们看平起入韵式,第六字,是节点上的字,必须用平声,最后一个字是入韵的,也必须押平声,所以,这一句始终保存了两个平声字,所以,这个句式,不会出现孤平。

再看仄起入韵式:中仄中平中仄平

因为中是可平可仄的,那当第三五字都是仄声时,那就出现了:中仄仄平仄仄平

我们看看,平声字是不是单独了,第一个中,无论为平还是为仄,整句的所有平声字,都是单独的,那这个句式就孤平了,五言也中只一个句式,即:仄平仄仄平,

根据上面因音乐性的要求,所以,四个基本句式就变成:

平起入韵式:中平中仄仄平平(为了防止三平调,故第五字须用仄)

无痕小语:以上是今天讲的一些关于韵的知识,以后盈香文苑会陆续刊登有关诗词的知识,感谢诗友对盈香的支持与厚爱。

顾        问:蝴蝶庄生 无语 廖国华  落日长河 陈文林

责        编:夏嵘 

主        编:似水无痕 

副  主  编:思尘 仲雍胄胤  冰弦 千华  卧虎山人

编        委:半庹斋主 琴墨 忘机 釆桑女 关山冷月 亦禾 玲珑 凭栏人 远方  庞建合 

校        对:婉约公主   君子如水 清泉 四毛 

推  广  部:江钓 胡岸霞   

本期编辑:似水无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