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立忠校长:高一学生的共性特征

 丁中广祥 2020-10-26

【拜托】

高一学生的共性特征

江苏省丁沟中学   刘立忠

教育是一门科学。针对学生,贴近学生的教育才谈得上科学,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孩子都有其相应的情况。各位家长,你对你上了高一的孩子的共性特点了解吗?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知道。下面我来告诉你,高一学生身上可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激情比较短暂

中考刚过升入新年级,步入新学校,必然有新鲜感,对高中学业有新的憧憬,对大学有无限的向往,可能还会给自己定下“理想中的高校”目标。但据我多年观察,发现这种情绪的持续性比较差,尤其是在熟悉环境后,激情会急剧下降,直接表现为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甚至会出现倦怠状态。第一学期期中前后是一个突出的表现期。

危机感不够

高一年级是高中三年的开始,不少孩子会认为离高考还有三年时间,不知道高一年级在学知识、养习惯方面的重要性,往往表现出缺少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虽然老师会反复强调高考的重要性,但不少学生不会因为简单的“说教”就会对高考产生敬畏心理,从而激发来自自身的危机意识。外在的表现是没有紧张感,时间观念不强,内在的心理是“刚经过紧张的中考,暂时放松放松,高考还很早呢,到高二高三再努力”。

依赖性比较强

高一阶段需要学生迅速转型,在心理上“断乳”,但事实上还有相当学生停在凡事依赖的层面,生活上有家长陪读照顾,吃穿不愁。就像个别迟到的学生,我曾问过他,他说没人喊起身。这就是依赖的表现。学习上也是如此,不少学生往往满足于上课“你讲我听”,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做好似乎就没什么事了。有的学生离开了老师家长,往往更是找不着东南西北。进入高一学校集中上晚自习,不少学生就有较长的不适应期。从小学到初中,他们所在的学校没有集中上过晚自习,那么晚自习长达四个小时怎么安排,对依赖性强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考验人的事情。

意志力不够强

高一课程增多,学习难度加大,考试频率增加,要能顶住学习的考验,人需要较强的意志力。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学生从进入高一始就能迅速进入角色,经得起考验。有的学生在这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过程中缺乏斗志。特别是一些初中成绩还比较好,自我感觉良好,但面对重新“洗牌”“站队”的高中同学,原有的学习优势和感觉可能不像初中那样突出;如果再遇上一两次考试挫败,缺少足够的心理预期,不能很快从落差中调整出来,接下来可能是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

分化比较明显

上述几种现象的客观存在,注定了高一是一个突出的变化和分化期。如果对以上方面现象意识不到位,准备不充分,应对不及时,不少学生会很快掉队,有的甚至是一落千丈。对有的学生来说,掉下去就很难翻身,一蹶不起;也有的学生掉下去想再崛起,就要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那种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而有的学生虽然起步不算好,但由于意识早,准备好,适应快,克服了高一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弱点,倒反而一下子冲到前面去了,并由此而信心倍增,一往直前。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是人一辈子的事,而高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是人生绕不过的坎。无论从长远还是就眼前看,学知识,养习惯,战高考,高一是一个中点,也是一个起点,更是关键节点。我们做家长的对这一“点”要有充分的了解,便于自己并引导好自己的孩子能做好应对和主动作为。

投票请点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