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竹墩(古镇)的历史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宜陵的历史   丁沟的昨天

樊川的历史   小纪的历史

邵伯的历史   丁伙的历史

武坚的历史   郭村的历史

浦头的历史   真武的历史

吴桥的历史   大桥的历史

小纪镇地名的演变过程

说说竹墩(古镇)的历史

小纪镇文联  花善祥

居住在竹墩的乡民,他们经常自豪地说:“我们竹墩古镇形成很早,小纪是渔村时,竹墩便是集镇。在古代,竹墩与小纪合办公共事业,一切以竹墩为主,小纪听从竹墩的安排,一直到民国初年都没有改变”。至今还有居民能说出当地古代街道的名称:“南坊、北坊、西坊、中坊、小东坊和大东坊”。

坊是何义?现代竹墩人说不清楚,说明这个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他们只知名称,不知其义。《唐六典·户部尚书》上说“两京及州县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旧唐书食货志》上说:“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居者为村”。邑小城市,泛指小城镇。街市里巷的公役,称坊夫。街市称坊市。管理街坊的小吏称坊正。按照竹墩的传说,竹墩在古代是个小城镇。

古镇遗址在何处?在前竹墩庄西南,那个地方有农民挖到古镇墙脚。一九七O年之后,竹墩公社建筑竹墩卫生院,挖沟漕打墙脚,也挖到古镇残留下来的墙脚。

竹墩古镇,从传说到遗址发现,说明它不仅存在过,而且有过辉煌历史。它的毁灭是南宋时期金兀术屯兵竹墩镇,在两军交战期间被战争摧毁。在战后重建的竹墩分成前竹墩与后竹墩,集镇主要街市转移到小纪。它基本上已变成农村。

竹墩古镇在什么朝代形成?我认为在西汉时期,有下列史实可作证明。

首先,从自然地理环境看,西汉时竹墩已具备建镇条件。

海阳在西汉时更名为海陵。海陵县是以海诸之陵设县。竹墩在西汉时,是海诸之陵中一陵,何以见得?竹墩的南边是西贾湖村和东贾湖村;竹墩的西边是蒲塘村。据传说这些村,在明代时确实还是湖与蒲滩。由此可以推测,它们在西汉时是与海相通的比较大的水域。竹墩的北边是富民和高徐,它的东边是华阳。这些地方属于里下河,其地身比竹墩低得多,一年只长一熟水稻。在西汉时,这些地方当中有不少地方还在海里。不容置疑,在西汉时竹墩四周以水为主,构成一个陵。其地直径约十华里上下。

竹墩的南边和西边,是江北古老的大平原,其间虽有水相隔,但彼此来往还是以陆路为主,交通比较方便。竹墩的北边和东边,与海之诸陵相望或相接,交通没有船寸步难行。竹墩位于海诸之陵与江北大平原之间,两地物资交流和人才交流,竹墩必然形成集镇,这是大自然的安排,不是人工能办得到的。

第二,从吴王刘濞在海陵北乡发展造船业上看,它加快竹墩形成集镇的进程。

《泰州志》上说,吴王刘濞在海陵北乡发展造船业,这个海陵北乡是指竹墩:一、竹墩自然条件好,有经济基础,有造船业设施的地方:陆地、河流具备;二、从长江边集镇招聘技术熟练的工匠到竹墩来去方便;三、从江北各地购买造船的材料到竹墩,运输方便;四、海陵北乡是销售船只最大市场,因为那里的农民不论种田还是出门有事都要靠船,否则行动困难。海陵北乡发展农业离不开发展造船业。这是吴王刘濞发展海陵的农业重大举措。

随着造船业发展,各种手工业作坊和饮食业相继在竹墩产生,它们加速海陵北乡唯一的集镇在竹墩这块地上产生。

第三,从名人游来看,它增加了竹墩的光彩。

《吴陵志·风俗》上说:“海陵幽邃,而地肥美,居民惟事耕渔,性多朴野,且耻以浮华相夸,鲜出机巧。虽无富强,而家亦自给,不务争夺。自汉高祖王兄之子濞于吴,致天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而淮南王安亦招宾客客著书邀游此地,文辞并发”。这段话道出海陵土地肥美、自然风景好;民风淳朴,促成西汉许多著名的辞赋家、思想家到海陵游览,竹墩是他们必到之地,何以见得?明清两代泰州小纪宁乡司的巡检,每从竹墩经过,必下轿步行,说在始祖炎帝面前不得无礼。这反映明清两代泰州官方对竹墩炎帝宫炎帝像行拜谒之礼。这种拜谒之礼始于古代,没有西汉时期的继承、没有一代一代传承,就不会有明清两代泰州官方行拜谒之礼。

竹墩农业发展早,基础好。到了西汉时竹墩农业成为海陵农业发展的佼佼者,同时它又是海陵北乡新兴集镇,自然会吸引名人到竹墩去参观。

炎帝即神农氏,他是教民耕种的始祖。竹墩炎帝宫建筑得最早,里面陈列炎帝历史文物,吸引了西汉名人前去拜谒炎帝之像。小纪也有炎帝宫泰州官方却没有行过拜谒之礼,看来竹墩炎帝宫有它独到之处。西汉名人到竹墩游览,增加了竹墩的光彩。

第四,从文昌阁看,竹墩古镇形成于西汉。

竹墩古镇唐代曾建有文昌阁,这是海陵北方最早的文昌阁建筑,可惜早已被毁。文昌,又名“文曲星”、“文星”,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古人认为多奉祀文昌就有可能获得功名,禄位。竹墩文昌阁落成后,竹墩富人和里下河富人就开始奉祀文星。

文化教育是上层建筑,经济建设是基础。如果竹墩没有西汉时的富足,是不可能有后来的文昌阁建筑的。

到了唐代,小纪经商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势超过了竹墩,加上唐朝军队在小纪建设,基础设施完备,为日后竹墩市场向小纪转移准备了条件。到了宋代,竹墩遭到战争的破坏,以后它基本上变成农村。

安好,世界!安好,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