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中58届校友石钢:志在海内传艺德,乐在天涯育音才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假如我猝死,请不要说我为工作累死的

监考时拉站屡次讲话的学生被通报批评,活该!

学校是读书不是做题的地方

老师,请保重自己!

我不愿看到学生的成绩丹染着鲜血

绝味鸭脖,你的低俗让人无法直视

丁中校友:石钢

石钢,原名石安贵,中国共产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艺术家学部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钢琴考级特聘高级考官,新疆兵团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新疆自治区暨兵团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双重终身名誉会长,音乐教育家,昌吉州暨五家渠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

1941年3月,出生于江南渔米之乡的扬州江都县嘶马古镇一个书香门弟,从小酷爱音乐。1958年丁沟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南京师大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毕业汇报音乐会上,他出色地演奏了巴赫、贝多芬、肖邦、舒曼等音乐大师的作品,以娴熟的技巧和对音乐的激情,展示了他音乐艺术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的喝彩和掌声,并被电台录音对外播放,石钢成为大家公认的钢琴系应届毕业生首屈一指的高材生。

为了响应国家总理“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召唤。1963年,他登上了西去的列车,踏上了他执著追求的人生之路,向着无边无际的荒凉大漠无怨无悔地走来了。1963年,被分配到石河子原兵团工二师中学。

中学里竟没有一架钢琴,在万般无奈之下,石钢终于鼓起了勇气,给敬爱的周总理写信求琴。很多年后,仍有人为石钢当年的这种举动而惊奇,石钢也笑着说,当时我也不知道从那里来的这种勇气。果然,事情的结果,让人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石钢很快收到了总理秘书的回信,信中鼓励表扬了他的想法,没有多久,师政治部便通知他去乌鲁木齐市选购了一架价值1680元星海牌的钢琴,1680元对每月工资仅有几十元的石钢来说可谓天价,当他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这架渴望已久的心爱钢琴时,感动地涌出了幸福的泪水。得到钢琴后的石钢,如鱼得水,开始展示他的音乐才能。他首先组建了学校合唱队、舞蹈队、文艺队、钢琴组、还创作了歌曲《我爱祖国的边疆》,并为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和柳亚子先生《万方乐奏有于阗》等谱曲,为学校的音乐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也为学校美学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文革后期下放劳动是石钢人生中一个重要阶段,原是一双弹钢琴的手却在炎热的火焰山上搬石头、砸榔头,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耐心,但他还是挺过来了,这段经历使他更加坚强成熟。1973年,他被安排到五家渠中学任教,命运又让他与音乐有了情缘。在学校的一个破旧仓库里,他找到了在“打砸抢”的文革中幸存下来的一架旧钢琴,满怀豪情的石钢,重新燃起了钢琴之梦,他以饱满的热情很快的投入到令他痴迷神往的音乐教学之中。

“志在海内传艺德,乐在天涯育音才”。几十年过去了,默默耕耘在乐坛的石钢老师,终于迎来了金秋收获的丰硕成果。1989年12月,他荣获自治区科技干部局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二等奖(奖金奖章及荣誉证书);同年,荣获新疆音乐家协会伯乐奖;1992年3月,被评为自治区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同年5月,荣获新疆兵团优秀儿童少年工作者称号;7月荣获全国少儿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995年,荣获兵团宣传部及工会嘉奖;1999年4月6日,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奖金及荣誉证书;2012年,被新疆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聘为终身名誉会长;4月受到新疆音乐家协会表彰;20l3年,获第六届斯坦威全国暨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国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2月,获兵团音乐家协会终身成就奖;2014年,荣获第23届美国音乐公开赛优秀指导教师及中国作品优秀改编奖;7月被聘为兵团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会长,并荣获特殊贡献奖;20l5年8月24日,荣获美国音乐公开赛特别贡献奖;20l6被聘为美国音乐公开赛中国赛区评委等等。

先后发表了数篇文章:《春蚕吐出的乐章》《音乐是他的生命》《乐坛新苗和辛勤培养他们的园丁》《江都的王洛宾--石钢传奇》《周总理送给我一架钢琴》等等。他的业绩还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文艺家辞典》《亚洲艺坛名流》《世界艺术家名人录》及美国《世界名人录》等多部经典辞书。

他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连石钢老师自己也计算不清。可以说,新疆石河子原兵团工二师中学、兵团及南北疆其他各师部分中、小、幼、音乐老师几乎都是石钢老师的学生,基本上都受过石钢教授的专业培训。

石钢在重视美学教育的同时,还创作改编出版了大量歌曲,器乐及钢琴曲等,并获得国家级多种奖励。并成功地举办三次(2003、2008、2015)个人作品歌舞晚会,以及优秀获奖学生暨中国新疆音乐风格钢琴作品汇报音乐会。兵团音乐家协会还专门为他组织召开了石钢音乐作品专题研讨座谈会。一个钢琴教师既会教钢琴,还能搞创作和改编,甚至还连开几场作品音乐会和研讨会,这不仅在自治区和兵团内,乃至全国都是很少见的。

面对这些荣誉和成就,石钢老师表现的很是坦然,他说:“音乐是一种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通过学习音乐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理想,使人成就完全人格”。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从石钢向荒漠走来,奏响的第一个琴音至今,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他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双鬓花白,满脸“五线谱”的老人。他把毕生的精力和热情都交给了这片亘古的荒漠,他把一生的才华和智慧都献给了这片美丽的绿洲,他的琴韵飘香在祖国大地和世界的各个角落......

(根据王学正原作《石钢一奏响荒漠之声的第一人》改编)

安好,世界!安好,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