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志方 | 中国服务生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老赵这个人    丁中老师掼蛋略记

嘶马之恋    胡总、老赵收到巨款

一名丁中校友创业的故事

故乡的那些人和事

官宣:丁沟化工厂搬迁

开学第一节课,检查作业……

中国服务生

江都   丁志方

作者丁志方先生: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海军某部任宣传干事,转业后先后在江都多个部门任职,业余时间投入创作,有几百篇杂感、散文见诸各级各类报刊。有散文作品集《暮色炊烟》。

离开邮轮已经有些日子了,我还是经常想到那几个年轻的中国服务生。他们那羞涩的笑容、澄明的眼神、稚嫩的脸庞,以及忙碌的身影,依然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认识他们纯属偶然。今年在美国期间,我们一家人乘邮轮到墨西哥湾潇洒了几天。上船以后,我很想找几个同行的中国人说说话,但找了几天,满眼看到的都是老外。倒是在用餐的时候,意外地遇到了几名年轻的中国服务生。

这几个孩子看上去顶多20岁左右,都是刚上船不久的实习生,工作在不同的餐厅。刚遇见他们时,他们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听到我们讲话,都立马改用中国话跟我们交流。船上工作人员有1000多名,在这种场合能遇到中国服务生,让我们感到很亲切。看得出他们也很高兴,总是忙里偷闲地跟我们说话。见了几次面后,有的还直接喊我们叔叔阿姨,叫我女儿女婿哥哥姐姐。

“船上生活还好吗?”见到这些孩子我当然要问问他们的情况。“还好吧,就是太寂寞了”他们几乎都是这样回答我。想想也是,船上虽然很热闹,但这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每天重复的都是昨天的故事,端盆子,搞卫生,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6到8个月才能休息两个月,整天漂在海上,可以想象,生活肯定是越嚼越寡淡。

“其实,寂寞也能克服,最难是跟外国人共事。”他们告诉我,船上的工作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光主餐厅的服务人员就来自50多个国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有的外国人很难相处,初来乍到经常受到排挤。不过,他们都说,出来了就代表国家,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丢中国人的脸,受再多委屈也要做好工作,有礼有节,为中国人争光。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听了他们这些话,我眼圈红了,自然对他们又亲近了许多。“离家这么远,报酬还行吗?”我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跟她们拉起了家常。“还行,月薪加小费,比在家里强些吧。“

月薪、小费,岗位不同,标准不一样。在这条船上,每个客人一天要付13个美金的小费。他们一天能拿多少呢?有个孩子告诉我大概拿18%,有的孩子说要多一点,当然还要看考核结果。月薪少的750美金,多的有1000多。我给他们算了一下,工资加小费算成人民币,一个月多的能拿到近万元,少的也就五六千元,不过在船上吃住不要钱,所有收入都是纯的。

中国孩子很勤勉,远离家门,就是想多一点报酬。在主餐厅为我们服务的小图是浙江金华人,好像还未脱孩子气,但做事很机灵。每次我们刚到餐厅,他马上就给我小外孙端来宝宝椅,知道我们不喜欢凉水,不用交代,就给我们上热茶热水,还主动推荐适合口味的菜肴。小家伙也真的不容易,见到我们不久,就希望我们填写意见反馈表时对他评价高些,这样他可能会多拿一点奖金。真是个傻孩子,不用说我们也不会给你评低啊。离船前一天晚餐后,他一直站在我们跟前不肯离去,我们走出餐厅大门了,他抹抹眼睛,还痴痴地看着我们,弄得我和妻子都流下了眼泪。回到房间,女儿没有告诉我们,在一个信封里专门为这个孩子装了一点小费,感谢他这几天对我们的悉心关照。

听说这条船上共有15名中国服务生,遗憾,我们只见到了5名,3男2女,分别来自湖北、安徽、浙江、广州和吉林。他们说,都是通过中介过来的,来之前有的到天津、有的到广州海运培训了一下。漂洋过海,除了想多挣几个钱,就是想开开眼界。这不,听说下一趟任务是跑欧洲,他们个个兴致勃勃。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闯闯也好。人生昧履,砥砺而行。年轻人,多保重,愿你们健康成长,一切安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