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德培 | 误会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江都市委书记赵昌智书法作品欣赏

名镇吴桥史话    娄勤俭教育情怀
游走宜陵老街    麾村史话

古镇小纪史话    郭村史话

蒋勋细说红楼梦 | 80回大合集

误  会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人们要看穿、看透、看全、看准事物的真相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诸多的社会交往中,难免发生误会。

杯弓蛇影就是一个最经典的误会。说的是古时候一人在朋友家饮酒,发现杯中有蛇,心里十分恶心,又不想得罪朋友,勉强喝下那杯酒后,疑虑重重,难受万分,得了重病。这就是遇事只看表象,不去调查清楚而造成的误会。如果不是后来终于弄清那条“蛇”原来是挂在墙上的彩色弯弓在酒杯中的倒影,进而解开心结,或许会闹出人命来。

传说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屋里的太太很懒惰,衣服永远洗不干净,总是有斑点。直到有个朋友来访听了她的抱怨后,仔细查看,拿抹布擦干净这个太太家的窗玻璃,才发现不是人家的衣服有斑点,而是自家的窗玻璃有斑点。这是因为不了解自身缺陷与局限而造成的误会。如果不是朋友点破,这个冤案何时昭雪!

早年在美国某地,一年轻人因太太病逝,遗下一孩子。年轻人工作、家庭两头忙,无暇顾及孩子,就训练一只狗帮忙照看孩子。那狗聪明听话,把孩子照顾得很好。一日,年轻人外出,遇大雪,次日才归。开门后,发现孩子不见了,房内到处是血,狗守在床边,满身血迹。年轻人以为狗性发作,吃掉了孩子,大怒之下,一刀砍下狗头。此时忽见孩子哭着从床底下爬出,仔细查看孩子,毫发未损。再看看狗,满身受伤流血,旁边躺着一只刚死的狼,嘴里还咬着狗的肉。顿时真相大白:狗勇斗恶狼,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杀死,这场惨烈的误会因主人一时冲动而酿成。

还有一段文人间的故事,说苏轼拜访王安石,见到王安石题的一首《咏菊》诗中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句子,不由得暗笑当朝宰相连基本常识也不懂,认为天下菊花皆相同,其花瓣只会干枯,不会飘落。于是就在王安石的诗句下面题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直到苏轼被贬黄州,一日到花园赏菊,一阵秋风吹过,菊花落了一地。苏轼这才猛然醒悟:只因囿于一己之见,未见识过花瓣飘落的菊花,当初误会了当朝宰相。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如不及时设法消除,往往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嫌隙,进而裂缝增大,矛盾加深,直至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再到无可挽回的决裂,或能引发人间悲剧,后悔莫及。

因此,当误会形成之后,须冷静控制局面,宽容善待对方,深刻反省自己,耐心分析原因,理智解决问题,或许能够消除误会,甚至争取到一个喜剧性的结局。

1994年暑假,我与教育局的两位同志一起到北戴河参加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返回时,在秦皇岛火车站就见到一起由误会而演变成“喜剧”的例子。我们在车站候车时,忽然听到孩子的吵架声,到门口一看,见到门前空地上两个七八岁的男孩扭打在一起。这时,一个高个子男子大声制止:“经纬,你先松开!”另一个矮个子男子立即大吼:“怎么教育孩子的?你为什么不好好管管自家孩子?倒叫我们家的孩子先松开?”“怎么啦?我让经纬先松开,错了吗?难道经纬是你们家的孩子吗?”听到高个子的反问,矮个子听出事有蹊跷,立即降低声调问:“同志,我们家孩子叫经纬,莫非你们家孩子也叫经纬?”“啊,是啊!”矮个子主动伸出手来说:“对不起,误会,误会!原来两个孩子同名同姓。”高个子握住矮个子的手也高兴起来:“怎么这样巧呢?怎么这样巧呢?看来我们的缘分不浅啊!”于是两家人热情攀谈起来,知道两个孩子不仅同名同姓,也是同年出生,一家住上海,一家住河南。于是双方交换住址,交换电话号码,约定互通信息,像亲戚一样互相走动走动。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事,要与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难免产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误会。但只要我们能保持善良之心,多一点理智,少一点冲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可以消除误会,增进理解,和谐相处。

作者更多作品,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