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广祥 | 我让学生做老师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你的身影那么美,以身率之,方教子

少年强奸女童,其父“我不管”有多可怕

初三学生中考图被父亲晒出,看哭万人

我们在努力培养新时代的"东亚病夫"?

今天胡耀邦逝世三十周年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合集

我让学生做老师

江苏省丁沟中学  张广祥

进入《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的学习了。我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换角色,要他们做老师,走上讲台组织课堂的学习。

其实,在学习唐诗部分的时候,我曾有过尝试的,但彼时只是每次提请一名学生,而且没有事先要他(她)做准备,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往往是这样一种状况:学生上了讲台,说不了几句,便没有了下文。

吸取这样的教训,本次我作了调整。班上共有18组(每组多三人),每组讲授一篇,每组成员要有团队意识,协同作战;提前告知每组所讲授篇目,要求认真揣摩、探究,精心“备课”。宋词部分学习21篇,我讲授3篇,其他的便由学生来完成。

至今,学生的活动已经开展了4次。总体来看,他们的表现越发令我满意。特别是后两次,两组成员在讲台上落落大方,态度自然;对作品解读具体,设问能够抓住要害;各有分工,配合协调,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有老师的模样了。

比如,今天陆瑶、石童鑫、王迪一组讲授范仲淹的《苏幕遮》。陆瑶讲授词的上片,涉及到了景色的特征,请同学赏析了“碧云天、黄叶地”并让同学背诵了《长亭送别》中化用此句的《端正好》曲子,问到了“芳草无情”的意味。石童鑫讲授词的下片,设问“你最欣赏哪一句”,然后提名学生自由回答。就“黯乡魂”,她联系到了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就“明月楼高休独倚”,她联系到了李煜“独自莫凭栏”,提醒学生注意意象“明月”;就“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她联系到了李白“借酒浇愁愁更愁”,并提问“你喜欢哪个诗句”。王迪则对词作进一步作了挖掘,认为表现出词人胸怀忧国忧民之志却被贬离京都的苦闷。

当然,也有不够到位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就“芳草无情”,可以设问“为什么说芳草是无情的”,进而可联系晚唐诗人韦庄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以及刚刚学过的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从而对词人“多情却被无情恼”有更透彻的理解;就“明月楼高休独倚”,可设问“为什么词人告诫自己‘休独倚’”,从而明白独倚月下高楼不免愁怀更甚之意。而认为《苏幕遮》表现出词人胸怀忧国忧民之志之说,怕似乎牵强。

但不管怎样,他们的表现以及超出了我的想象。显然,他们既参阅了不少的资料,又有自己的个性化的思考与赏析。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此前,我对学生阐述了这一做法的初衷。我说,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主动读透作品,哪怕是一篇,其收获的价值也远远大于被动的学习。不是吗?我讲得再多,估计他们与作品总有“隔”的距离感。我“玩花样”,就是要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自留地,让他们自己去开垦,去收获。诚如今天石童鑫最后总结时所说的,“我原以为这首词没有什么好说的,它无非就是抒发思乡之愁。但为了今天的讲授,我反复阅读,才觉得这首词的确不一样。它没有小女子的那种婉约低回,倒是十分雄浑刚健,完全是大丈夫之愁。我也想不到,我今天在讲台上说了这么长的时间。文章还是要好好读的!”

这,大概更能体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以生为本”这些所谓理念吧。——我也不想上升到理论高度了,毕竟这不是写论文。

当然,我绝不是偷懒,并没闲着。他们在讲台上讲解,我观察他们的教态,留意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观摩他们对课堂的组织。他们讲完了,我除了对他们的表现作简短的评价,肯定他们的长处,指出他们的不足,还得对作品再作一遍整体性的赏析。

改革之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民生活的状况。我也希望,我的这一尝试对学生语文学习起一点积极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