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志方 | 军旗下的感动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蒋勋说唐诗12集全

蒋勋说宋词9集全

康震品读古诗词80集全

《唐之韵》合集20集全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合集

军旗下的感动

丁志方

丁志方先生: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在海军某部任宣传干事,转业后先后在江都多个部门任职,业余时间投入创作,有几百篇杂感、散文见诸各级各类报刊。有散文作品集《暮色炊烟》。

现在泪点真的太低了,这一次应邀去建湖参加五分队的战友联谊会,在第一个环节,我就控制不住心头的颤抖,流下了动情的泪水。这一个环节的主题是迎军旗,出人意料的安排,撩人心绪。

军旗原来是五分队的,说起来有点故事。五分队原来是海军某部的一面旗帜,荣获过舟山基地“硬骨头六连式分队”的光荣称号,受到过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但遗憾的是,这个有着红五连称号的分队,1985年退出了海军序列。当时留下来处理善后工作的四川籍志愿兵魏光华,在办理交接手续后,无意中在柜子里捡到了一面军旗。复原后,他把这面军旗藏在樟木箱子里,一年都得看几次,生怕质地受损。这一次聚会之前,他先在微信上晒了一下这一面旗帜,没有想到,立马触动了大家军旅情怀,许多战友都要他把军旗带到联谊会上,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这一个环节。

迎军旗仪式搞得很正式。军旗入场前,全体起立,由老分队长逐条艇挨个点名。那种氛围一下子就把大家拉回到了部队。当魏光华战友双手捧着叠得整整齐齐的军旗,正步走向舞台中央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三十多年不见了,军旗还是那么鲜艳如初。“红五连万岁!”突然有人高声呐喊,“红五连万岁!”随即,呼应声震耳欲聋。“敬礼!”军旗展开来以后,主持人一声令下 ,所有人都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那一刻,我顿时感到浑身发热,心跳加快,眼泪漱漱地涌了出来,脑子里也突然出现了心潮澎湃这个概念。

军旗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看到她,我就想起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舟山群岛、福建前线,还有那杭州湾、吴淞口、扬子江、大运河,那个时候,军旗飘到哪里,我们的部队就出现在哪里。战备训练,桃花岛、朱家尖、沈家门、普陀山,到处都留下了我们驰骋的航迹。安徽抢险,军委一声令下,战友们连续五天五夜,顶风冒雨,日夜兼程,给灾区人民带去了生的希望。三军合练,我们顶着巨浪穿过马祖,来到福建东山,一次次真枪实弹,抢滩登陆,曾让国民党闻风丧胆。苏北海测,从黄河入海口,到启动大洋港,几乎把那里的每一寸海面,都耕耘了一遍,为祖国留下了宝贵的水文资料……

看到这面军旗,我还想到了我们部队的副参谋长刘守读。这位共和国的一级战斗英雄,在解放一江山岛时,还是登陆艇上的一个信号兵。战斗中,在旗杆被炸断的情况下,他硬是屹立在指挥台上,冒着国民党的枪林弹雨,用双手高高举着军旗,引领战艇冲上了滩头。他的壮举被写进了军史,也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丰碑。

战友联谊会,魏光华珍藏的这一面军旗给我们注入了太多的兴奋剂,满满的都是正能量。会前就有人提议,要给他授奖。组委会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会上给魏光华披上了大红的绶带,授予他护旗功臣称号,还制作了颁奖词。颁奖词是这么写的,“一次不经意的收藏,却留住了全体官兵们的魂。看似不经意,其实很用心,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啊,多年来却一直怀揣着对军旅的眷恋和对战友的不舍……”颁奖前,主持人朗读了颁奖词,那声情并茂的演绎,一字一句打动着我的心。我忽然感到,周身血脉里依然流淌着军人的热血。战争年代,将士们说,人在阵地在,军旗插到哪里我们就冲向哪里,那一刻,我真想说,只要祖国一声号令,我们仍然会立马到军旗下集结。

会议结束后,我特地找到魏光华战友,跟她聊起了收藏军旗的初衷,他说,“军旗是部队的魂,也是我的精神寄托,现在虽然是老百姓了,但部队和战友一直在我心里,看到军旗,就觉得自己好像还是一名军人。”说着说着,他哽咽了,眼眶里也溢满了泪水。说得多好啊,“军旗是部队的魂”,原来他珍藏这一面军旗,既是源于对部队和战友眷恋,更是为了守住军人的人格与操守啊!

告别了战友,离开了建湖,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家里还老是想着这一面让我心潮澎湃的军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