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建华 | 欢欢喜喜过大年(四)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乡村婚礼    腌大菜    烘火盆

腊梅花开    免费的午餐

家乡朴树    土灶台    唱麒麟

欢欢喜喜过大年(四)

江都  王建华

王建华,70后,自主创业者,闲来喜欢看看书,读读史,信手瞎写写。

【上接】

欢欢喜喜过大年(一)

欢欢喜喜过大年(二)

欢欢喜喜过大年(三)

大年初一

“叮叮嗵嗵“,天刚麻麻亮,爆竹声就又开始响了。春节来了!兴奋中难以入眠的人们早早就起来了。穿上新衣,套上新鞋,洗漱打扮一通。晚辈要先给老人拜年,祝老人健康长寿、幸福美满,老的也答个礼,祝子孙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主妇做好圆子——团圆,烧好红枣茶——早安,这两样要先用来敬菩萨,供上圆子、枣茶后,点燃蜡烛,敬香,放爆竹。新的一年开启了!

一家人坐下来吃早茶,除了圆子、红枣,还有馒头、年糕、桃酥、花生糖、芝麻糖、炒米糖,京果等各式糕点,以及京果粉、炒米茶、泡馓子、鸡蛋煲粉条等。粥也得喝一点,我们那把粥读作zhu,所以喝粥就是祝贺。

孩子们来拜年了。那时的孩子大年初一也不赖床了,早早起来,匆匆吃了早茶,就赶紧出门了。三五一群,从村子这头到那头,河两岸的跑。挨家挨户的拜年,进去 一通“老老、奶奶、大大、大妈、姨儿、娘娘”的乱叫,作个揖,然后说些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主家于是端出糖果盘,每个孩子一小把,基本都是硬糖,如果哪家给大白兔奶糖,那是极高档的。有时主家也会给花生、蚕豆等。主家也会给大孩子香烟,我虽然年龄小,但我在村里辈份高,到平辈甚至晚辈家也会给我香烟。拜年是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候,到十点多,基本拜完一圈了,相好的伙伴间就聚在一起攀比,究竟谁的糖多,谁的糖好。少的也不嫉妒,多的也不张狂。

小朋友们拜完年了,轮到大人们出来了。也是三五一群,也不远走,左右邻居十来户,相互拜个年,说个吉祥话,主家奉上香烟,关系好的还请喝碗红枣茶。红枣在那个年代是高档货,也只能是过年才买个半斤一斤的,烧上一锅枣茶,放上白糖。有客来了就舀上一碗,里面也有七八颗枣子,但是大人们只喝茶,不吃枣的,只有嘴馋不懂事的孩子才会把红枣吃了。因为主家就这几颗枣子,吃了就没了,后面来客就不好办了,枣子是回锅循环使用的。这也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的悲哀。 

上午就在这相互拜年中匆匆过去了。中午,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个丰盛的午餐。饭后,大家就聚一块自由自在地玩了,大人们聊天,打牌,孩子们则一起游戏。长年没有零花钱的我们,年三十晚上发了点小财,游戏也升级了,不是平时的公仔捉贼、惯炮、打玻璃球了,而是滚铜板、砸钱墩子等带赌博色彩的游戏了,运气好赢个三五角钱不是问题,输了的就回家跟大人要。这几天是百无禁忌的,大人们也无限宽容,孩子们简直疯到天上去了。

舞龙的,送凤凰的也开始上门了。龙灯队一般由10几个人组成,引头的舞龙珠的,舞龙的八到十人,还有锣鼓队。“叮锵”“叮锵”一通锣鼓响,大龙舞起来,煞是威武。但是大龙不是家家都去的,只有你家放鞭炮接龙,龙灯才去你家。一通龙舞下来,要花不少钱呢。最起码一人一包烟,而且是“大前门”。如果你再封红包,那大龙舞得更起劲,还会进到你家里盘旋舞动,家有后门的,前门后门穿进穿出,非常好玩,给主家增了不少豪气。不光在接龙的人家舞,大龙每逢池塘和桥都必须舞,龙是属水的,这是规矩。我们会跟着舞龙队走很远。

龙灯队毕竟不多,送凤凰的却不少,送凤凰就简单得多了。凤凰是以篾片为骨,外面糊上彩纸扎制而成的,一人半高,长颈云冠三根长长的尾羽,就是神话中的模样,非常好看 !凤凰脚下有个底座,有一个人专门捧着,到人家门口后,放在地上。随后由四五个人组成的锣鼓队就敲打开了,一阵“嗵锵”“嗵锵”之后,主唱的就开唱了。舞龙用的是武功,送凤凰用的是文功,唱凤凰的调子其实并不复杂,几乎是固定的腔调,但唱词却是千变万化。常见的有:“锣鼓打得咯喳喳,我送财神到你家,财神菩萨当堂坐,从此保佑你发家”,“锣鼓打得铛铛响,财神到了你门上,菩萨开光显灵气,一代更比一代强。”每一段唱完,锣鼓敲起来,别的人一起和上一句,“哎,从此保佑你发家”,“哎,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些老词都是背熟在心的,最考验人的是即兴发挥,有时主家故意搞乐子,刁难他们,他们要能随口根据主家的情况,唱出不同的内容,比如主家故意不开门,就唱:“锣鼓打得咯排排,财神送到你家来,菩萨保你交好运,快把财门打开来。”主家一听,乐了,开门迎客。唱凤凰没舞龙给得多,一两包烟就行,或者给馒头给糕,也有封红包的,唱得主家越高兴给都越多。皆大欢喜。凤凰是挨家送的,我们就跟着一路听唱。送凤凰和唱麒麟其实是一个样的,只是道具的差别,唱麒麟是由一个人捧着麒麟或者就干脆扮成麒麟的。我们那也送凤凰为主,麒麟很罕见,偶尔见之。

舞龙、唱凤凰是整个春节期间的活动,有时能到正月末还能看到。

冬日的白天太短,还没玩到尽一半兴天就晚了,不得不归家吃晚饭,晚饭后,敬香放爆竹。好在新年是五天,还有初二、初三呢!

虽然说初一这天是自由疯狂、百无禁忌的,其实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一是禁说不吉利的话,开口闭口都是发财长寿、幸福美满的话,不好听的词尽量避免出口,若是大意说出来了,赶紧“呸”两声,把不吉吐了。二是不能扫地,这天地面弄得再脏,也是不作兴清扫的,那样就把财气扫没了。初二可以扫地了,也有规矩,必须从门槛处往里扫,这样是把财气扫进而不是扫出。

初二到初五

初二起来,就该探亲访友了,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回娘家过父母拜年,外甥到舅舅家拜年……特别是新婚夫妻要拜各个长辈的年,并且是连拜三年,三年后就不回娘家去了。需要拜年的家数比较多,哪天到哪家随你自己约好安排,正月里拜年都不算晚。除了长辈的年要拜,好友之间也相互走动一下,一起喝个友情酒。

初二到初五就是串亲探友,请客吃饭的日子,当然除了吃饭喝酒,还是各式玩,还是我们最疯的时候,学生不用做作业的,农民不用忙农活的。

但是,不管在哪家拜年,初四晚上都要回家的。这晚,家中要留一个男人不睡觉。准备好香烛爆竹,准备“抢财神”。初五是财神日,这天是五路财神的生日,也是财神爷上班的日子,初五零点钟声一敲响,瞬间外面爆竹响成一片,都在“抢财神”呢!谁抢到头香,就预示着今年这家要兴旺发达了。谁不想丰衣足食,日子富裕呢?再左也挡不住人民望富的心。江都这边是初一零时抢财神,我个人认为是不对的,也是应该给财神爷放几天假的。

另外,过去因为各种条件的约束,许些人家的大事都安排在春节期间办,结婚几乎都是在春节前后,大寿也提到过年时办了。这是因为春节时的物资毕竟丰富一些,平时人们忙农活,春节也是最空闲的时候。

初五到晚,最后隆重敬一次香,放一次炮,春节就暂告一段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