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德培 | 养蚕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麾村元宵节    呐喊吧,中国

麾村春节    在悉尼过元宵节

苏东坡吃蝙蝠    珍珍

养蚕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日前,一位同事向我谈起她女儿养蚕的故事,颇觉有趣,乃记之。

她女儿上初中一年级,是个调皮得可爱的小姑娘。一日,同学送她两条蚕,她将蚕放入纸盒子,小心翼翼地带回家,先给最宠她的爷爷看:蚕又小又瘦又黑,皮肤皱巴巴的,五官几乎堆在一处,一副多愁善感的样子,怪可怜的。爷爷对她说:“宝宝,这可是两条小生命啊!如果你不能负起抚养它们的责任,还是送还给同学吧,免得让它们受到伤害。”宝宝想了想,坚定地点点头说:“我愿意好好抚养它们。”于是,爷爷让她把纸盒下面垫上一层白纸,给蚕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家。

刚安顿好两条蚕,奶奶就把丰盛的晚餐端上了桌。此时,宝宝正拉着爷爷出门找桑叶。奶奶不满意地嘀咕:“一老一小,真是神经,吃完饭再出去吧!”宝宝一本正经地说:“蚕宝宝的晚餐还没有着落,我能安心吃饭吗?”话音未落,宝宝早将爷爷拽出了门。祖孙俩在小区内找了好一阵,也不见一棵桑树。原来桑树的“桑”与丧事的“丧”读音相同,小区的居民看到桑树就心里不舒服,偷偷地将家前屋后的桑树移走了,这可苦了养蚕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黑前,祖孙俩终于在围墙拐角处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发现一棵不足两米高的小桑树。两人如获至宝,小心地摘下十多片桑叶,舍不得碰那些枝头嫩小的叶片,想等它们长大一点,为蚕宝宝储存今后的食物。

两人回家后,挑出一片肥嫩干净的叶子放入纸盒,直到看到蚕宝宝沿着叶子的边缘开始咬噬,才放下心。在爷爷的指导下,宝宝将剩下的桑叶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室,然后才开始自己的晚餐。

第二天,又该喂蚕了。宝宝从冰箱拿出一片桑叶就往纸盒里放,爷爷连忙制止,告诉宝宝,桑叶刚从冰箱拿出,温度低,上面又布满水珠,蚕吃了会生病。宝宝听了爷爷的话,一边把桑叶放在书桌上升温,一边细心地用餐巾纸擦叶子上的水珠,直到确定完全没有问题,才喂给蚕吃。

一天,宝宝放学回家,在房间观察蚕宝宝的时候,突然尖叫起来:“爷爷快来!爷爷快来!蚕宝宝不吃也不动,还昂首挺胸,视死如归的样子,真怕人!”谁知爷爷听了并不着急,边踱步走进房间边说,一定是蚕“眠”了吧。“什么叫‘眠’啊?蚕宝宝为什么要‘眠’呢?”宝宝迫不及待地追问。爷爷耐心解释:“‘眠’是蚕的生命过程,蚕‘眠’的时候,不吃也不动,如同蛇的冬眠一样。蚕的一生要‘眠’四次,每次‘眠’都要蜕一次皮,因为原来的皮已经不适应它的生长。‘眠’是蚕长大的需要,也是蚕成长的标志。”“那么,蚕蜕皮的时候疼吗?”宝宝着急地问。“我也不知道它疼不疼,不过为了成长,即使疼也是值得的。因为怕疼就不肯长大,是愚蠢的。”爷爷风趣地回答。宝宝想了想,小声地跟爷爷说:“有的同学说,我们长大的过程也有烦恼,也会‘疼’,倒是很像蚕。”爷爷笑着说:“宝宝真聪明,所有的动物成长过程,总会遇到障碍,总会遇到挫折,在克服障碍与挫折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生命才有韧性,才有强度。否则,生命就很脆弱。”

后来,蚕“眠”一次,就长大一次,而且变白变胖,越来越讨人欢喜。“眠”了四次以后,蚕的身体变得透明起来。爷爷知道它们要结茧了,就从外面找来一根枯树枝,插在花盆里,把蚕捉上树枝。一天后,蚕开始摇头晃脑地吐丝,透明的细丝逐渐包围自己的身体。又过了一天,椭圆形的蚕茧成型了,象鸟蛋一样,雪白雪白的。桑叶不需要了,养蚕的忙碌也暂停了,宝宝开始思考以后的事情。她问爷爷:“蚕已经作茧自缚,以后会怎样呢?”爷爷答道:“蚕在蚕茧中变成蛹,标志着蚕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结束。再过一周多,化蛹成蝶,叫做蚕蛾,从咬破的蚕茧中飞出来,才是真正的‘成人仪式’。成人后就可以谈恋爱,雌性蚕蛾与雄性蚕蛾交配后,产下受精卵,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受精卵将会诞生出新的生命,就是小蚕。”“那我们的蚕会恰好是一条男蚕,一条女蚕吗?”宝宝担心极了。这一问让爷爷愣住了,年轻时在农村养过千万条蚕,从来没有考虑过蚕蛾能否配对的问题,现在只有两条蚕,都是雌性或都是雄性的几率就非常大了。爷爷考虑了几分钟,说:“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正好配对,但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把蚕茧带到学校去,跟其他同学的蚕茧合在一处,待蚕蛾交配产卵后,再分一点回来,不就行了吗?”“爷爷真聪明!”宝宝高兴得鼓起掌来。

其实,爷爷的聪明还不止于此。爷爷借帮孙女儿养蚕的过程,对孙女儿进行形象、生动的生命教育,才是更加睿智的举动。

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