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08年规划看当下:秦皇岛市总体发展规划出炉!秦皇岛的未来是这样的

 火鸟课堂 2020-10-26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小岛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这几十年中发展也是一日千里,更好、更合理的规划能使小岛更好的发展。近日秦皇岛市规划局发布了小岛的发展规划。主要分为四大类,规划涉及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滨海地区空间协调发展规划、主城区空间发展规划等方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出规划的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小岛的发展前景吧。

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0年。近期:2008年—2010年;远景:2020年以后。

规划范围:

根据规划内容和控制深度的不同,将规划范围界定为三个层次:

城市范围含四区三县,总面积7812.5平方公里,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2075平方公里。

滨海地区控制范围:总面积约1419平方公里,为市域京沈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以南区域,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的全部行政范围以及抚宁区、昌黎县的部分沿海乡镇。

主城区规划范围包括现状三个城市区、总面积约492平方公里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总人口及城镇水平

2010年市域总人口为330万人,到2020年达到365万人。

201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173万人左右;

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2237万人左右。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市域城镇空间及等级结构 构筑“一带两点三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带”指市域沿海“4+2”组团式的滨海城镇发展带,即沿京沈高速公路以南、昌抚公路及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区域,由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含南戴河、牛头崖)、西部滨海新城(大蒲河)和昌黎县城、抚宁区及其他沿海建制镇等构成的滨海发展带。

“两点”指据点式发展的青龙和卢龙县城。

“三轴”分别指沿205复合交通线(含205国道、京秦铁路)、102复合交通线和承秦复合交通线构成的三条小城镇发展轴。形成市域中心城市(1个)、中小城市(5个)、中心镇(9个)、一般镇(16个)四级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市域及城市对外交通

公路:形成“十”字形高速公路主干线和“三纵七横十三条线”的干路公路网。

铁路:建设京秦城际铁路,建设津秦客运专线,扩大港口腹地,

航空:在昌黎晒甲坨规划建设4C级旅游支线机场,山海关军民两用机场暂时保留,远期搬迁。

滨海地区空间协调发展规划

    滨海地区空间发展战略

    东优西移,南控北进:优化中心城区,大力推进城市从东部地带向西部地带战略转移。开发建设西部滨海地区,城镇建设重点向内陆地区纵深方向延伸

    轴向集聚,组团隔离:滨海地区是秦皇岛市发展的龙头,人口向该区域各城镇集聚是秦皇岛市发展的必然,滨海地区的城镇布局应延续现状组团串珠式的结构形式,强调各组团间的绿色隔离,保持独具特色的空间结构。

    分区协作,整体生长:随着城市从滨海地区东部地带向西部地带战略转移的实施,西部城镇主要承担旅游、休闲度假等城市职能,疏解主城区部分压力。

    控制容量,保护环境:滨海地带是生态最为敏感的区域,环境保护工作是首要工作,各城镇规模的确应着重考虑本地环境承载力的要求,切不可盲目自大,突破环境的极限。

    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本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重新审视滨海地区资源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打破行政界限,发挥城镇各自优势,快速发展。

    滨海地区空间布局结构

    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优化完善东部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的城市功能,启动建设西部滨海生态新城,严格控制和合理利用海岸线,强力推进“西港东迁”,

    工业向北部山地发展,构筑由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含南戴河、牛头崖)、滨海生态新城、昌黎县城、抚宁区等构成“4+2组团”式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结构、建设秦皇岛大都市区。

    滨海地区各组团功能定位

    海港组团: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枢纽港之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物流额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综合区;

    山海关组团:为国家历史文化名称,重要的铁路枢纽,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现代制造和临港工业基地;

    北戴河组团:为国际商务会议中心,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滨海新城组团:为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高端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和科技教育研发等为主的滨海生态宜居新城;

    昌黎、抚宁组团:为秦皇岛卫星城,中心城区产业扩散的主要承接地。

    滨海地区交通发展战略

    根据滨海区域的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各组团在滨海区域的功能定位,在充分考虑该区域的交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以公共交通为骨架,以自行车、步行、小汽车交通为辅,以出租车为补充的现代化的城市居民通勤交通模式;远景实现各组团间以轨道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相互联系。

    末期,在滨海地区形成“一条高速走廊(沿海高速—京沈高速)、一条快速通道(沿海公路北线—海北路—戴河片区南部环路—兴凯湖路—老205国道—西环路—北环路)”、一条旅游专线(沿海公路南线)、两条国道(102、205国道)、十二条连接线的路网格局。

    主城区空间发展规划

    城市性质

    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城市。

    城市远景发展目标

    建设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彰显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努力建成全省最优、发展最快、活力最强、人民最富的实践科学发展的先行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的滨海名城。

    城市人口规模

    规划在2005年现状城市人口75.16万人的基础上,规划初定2010年城市人口为109万人(其中海港组团80万人,山海关组团19万人,北戴河组团10万人)2020年135万人,(其中海港区组团100万人,山海关组团23万人,北戴河组团12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

    规划城市用地规模为2010年120平方公里(其中海港组团75.5平方公里,山海关组团22.5平方公里,北戴河组团2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2020年149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策略

    强化海港组团、净化北戴河组团、优化山海关组团。

    海港组团:完善功能,调整布局、港城互动、增强实力。突出港口优势,以临港工业、物流、现代化服务业为主导,建设城市功能综合区。加快实施“西港东迁”,增加城市生活岸线,建设滨海休闲文化娱乐中心。优化城市布局,引导工业用地向北部山地发展,集约节约建设用地。

    北戴河区组团(含南戴河、戴河、牛头崖):整合资源、控制容量、南北互动、协调发展。发挥品牌和环境优势,以特色旅游和观光度假为主导,建设高端旅游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南戴河、戴河、牛头崖的空间资源,打造以高端旅游和休闲娱乐为主的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大北戴河组团。

    山海关组团:保护古城、拓展新区、发展经济。突破品牌优势,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主导,加快临港工业园区的建设,积极谋划冀辽合作,跨省拓展临港用地空间,山海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称,是世界文化遗产,要特别加以保护。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延续现状良好的城市形态,城市总体布局采用带状组团式结构,即“三大组团十三片区”。

    城市道路交通

    规划“两线一环”快速交通线(两线:西线为联峰北路、海宁路和老205国道,可以直达南戴河、黄金海岸外围组团;东线为北环路;快速环由西环路、北环路、东港路、滨海路高架路、文体路、河北大街组成);一条沿海旅游线(北戴河东、西海滩路、滨海大道、滨河路、东山街、新开路、建设大街、龙源大道、望海道等滨海干道共同构成一条沿海旅游线)

    “两横三纵一环”客运交通主干线(“两橫”分别为河北大街—海宁路和黄河道—港城大街—龙源大道—龙腾西路—船厂路,“三纵”为海阳路、西港路、民族路,“一环”为文昌路、祁连山路、海民街、北港大街、兴电路)

    市政基础设施

    规划远期供水设施总规模为96万吨/日,污水总量为46.8万吨/日,市区共形成水厂9座,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五座,6个中水处理厂(站);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用电量最大负荷达到183万千瓦,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站9座、新建110千伏17座;规划以天然气作为秦皇岛市的主要气源,近期利用永—唐—秦天然气管道输气,远期与俄气南输工程相结合。考虑到城市边缘地区的用气,规划期内海港区、北戴河区各保留1—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来源:秦皇岛市城乡规划局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小岛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这几十年中发展也是一日千里,更好、更合理的规划能使小岛更好的发展。近日秦皇岛市规划局发布了小岛的发展规划。主要分为四大类,规划涉及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滨海地区空间协调发展规划、主城区空间发展规划等方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出规划的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小岛的发展前景吧。

    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0年。近期:2008年—2010年;远景:2020年以后。

    规划范围:

    根据规划内容和控制深度的不同,将规划范围界定为三个层次:

    城市范围含四区三县,总面积7812.5平方公里,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2075平方公里。

    滨海地区控制范围:总面积约1419平方公里,为市域京沈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以南区域,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的全部行政范围以及抚宁区、昌黎县的部分沿海乡镇。

    主城区规划范围包括现状三个城市区、总面积约492平方公里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总人口及城镇水平

    2010年市域总人口为330万人,到2020年达到365万人。

    201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173万人左右;

    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2237万人左右。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市域城镇空间及等级结构 构筑“一带两点三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带”指市域沿海“4+2”组团式的滨海城镇发展带,即沿京沈高速公路以南、昌抚公路及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区域,由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含南戴河、牛头崖)、西部滨海新城(大蒲河)和昌黎县城、抚宁区及其他沿海建制镇等构成的滨海发展带。

    “两点”指据点式发展的青龙和卢龙县城。

    “三轴”分别指沿205复合交通线(含205国道、京秦铁路)、102复合交通线和承秦复合交通线构成的三条小城镇发展轴。形成市域中心城市(1个)、中小城市(5个)、中心镇(9个)、一般镇(16个)四级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市域及城市对外交通

    公路:形成“十”字形高速公路主干线和“三纵七横十三条线”的干路公路网。

    铁路:建设京秦城际铁路,建设津秦客运专线,扩大港口腹地,

    航空:在昌黎晒甲坨规划建设4C级旅游支线机场,山海关军民两用机场暂时保留,远期搬迁。

    滨海地区空间协调发展规划

      滨海地区空间发展战略

      东优西移,南控北进:优化中心城区,大力推进城市从东部地带向西部地带战略转移。开发建设西部滨海地区,城镇建设重点向内陆地区纵深方向延伸

      轴向集聚,组团隔离:滨海地区是秦皇岛市发展的龙头,人口向该区域各城镇集聚是秦皇岛市发展的必然,滨海地区的城镇布局应延续现状组团串珠式的结构形式,强调各组团间的绿色隔离,保持独具特色的空间结构。

      分区协作,整体生长:随着城市从滨海地区东部地带向西部地带战略转移的实施,西部城镇主要承担旅游、休闲度假等城市职能,疏解主城区部分压力。

      控制容量,保护环境:滨海地带是生态最为敏感的区域,环境保护工作是首要工作,各城镇规模的确应着重考虑本地环境承载力的要求,切不可盲目自大,突破环境的极限。

      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本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重新审视滨海地区资源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打破行政界限,发挥城镇各自优势,快速发展。

      滨海地区空间布局结构

      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优化完善东部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的城市功能,启动建设西部滨海生态新城,严格控制和合理利用海岸线,强力推进“西港东迁”,

      工业向北部山地发展,构筑由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含南戴河、牛头崖)、滨海生态新城、昌黎县城、抚宁区等构成“4+2组团”式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结构、建设秦皇岛大都市区。

      滨海地区各组团功能定位

      海港组团: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枢纽港之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物流额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综合区;

      山海关组团:为国家历史文化名称,重要的铁路枢纽,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现代制造和临港工业基地;

      北戴河组团:为国际商务会议中心,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滨海新城组团:为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高端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和科技教育研发等为主的滨海生态宜居新城;

      昌黎、抚宁组团:为秦皇岛卫星城,中心城区产业扩散的主要承接地。

      滨海地区交通发展战略

      根据滨海区域的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各组团在滨海区域的功能定位,在充分考虑该区域的交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以公共交通为骨架,以自行车、步行、小汽车交通为辅,以出租车为补充的现代化的城市居民通勤交通模式;远景实现各组团间以轨道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相互联系。

      末期,在滨海地区形成“一条高速走廊(沿海高速—京沈高速)、一条快速通道(沿海公路北线—海北路—戴河片区南部环路—兴凯湖路—老205国道—西环路—北环路)”、一条旅游专线(沿海公路南线)、两条国道(102、205国道)、十二条连接线的路网格局。

      主城区空间发展规划

      城市性质

      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城市。

      城市远景发展目标

      建设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彰显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努力建成全省最优、发展最快、活力最强、人民最富的实践科学发展的先行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的滨海名城。

      城市人口规模

      规划在2005年现状城市人口75.16万人的基础上,规划初定2010年城市人口为109万人(其中海港组团80万人,山海关组团19万人,北戴河组团10万人)2020年135万人,(其中海港区组团100万人,山海关组团23万人,北戴河组团12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

      规划城市用地规模为2010年120平方公里(其中海港组团75.5平方公里,山海关组团22.5平方公里,北戴河组团2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2020年149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策略

      强化海港组团、净化北戴河组团、优化山海关组团。

      海港组团:完善功能,调整布局、港城互动、增强实力。突出港口优势,以临港工业、物流、现代化服务业为主导,建设城市功能综合区。加快实施“西港东迁”,增加城市生活岸线,建设滨海休闲文化娱乐中心。优化城市布局,引导工业用地向北部山地发展,集约节约建设用地。

      北戴河区组团(含南戴河、戴河、牛头崖):整合资源、控制容量、南北互动、协调发展。发挥品牌和环境优势,以特色旅游和观光度假为主导,建设高端旅游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南戴河、戴河、牛头崖的空间资源,打造以高端旅游和休闲娱乐为主的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大北戴河组团。

      山海关组团:保护古城、拓展新区、发展经济。突破品牌优势,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主导,加快临港工业园区的建设,积极谋划冀辽合作,跨省拓展临港用地空间,山海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称,是世界文化遗产,要特别加以保护。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延续现状良好的城市形态,城市总体布局采用带状组团式结构,即“三大组团十三片区”。

      城市道路交通

      规划“两线一环”快速交通线(两线:西线为联峰北路、海宁路和老205国道,可以直达南戴河、黄金海岸外围组团;东线为北环路;快速环由西环路、北环路、东港路、滨海路高架路、文体路、河北大街组成);一条沿海旅游线(北戴河东、西海滩路、滨海大道、滨河路、东山街、新开路、建设大街、龙源大道、望海道等滨海干道共同构成一条沿海旅游线)

      “两横三纵一环”客运交通主干线(“两橫”分别为河北大街—海宁路和黄河道—港城大街—龙源大道—龙腾西路—船厂路,“三纵”为海阳路、西港路、民族路,“一环”为文昌路、祁连山路、海民街、北港大街、兴电路)

      市政基础设施

      规划远期供水设施总规模为96万吨/日,污水总量为46.8万吨/日,市区共形成水厂9座,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五座,6个中水处理厂(站);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用电量最大负荷达到183万千瓦,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站9座、新建110千伏17座;规划以天然气作为秦皇岛市的主要气源,近期利用永—唐—秦天然气管道输气,远期与俄气南输工程相结合。考虑到城市边缘地区的用气,规划期内海港区、北戴河区各保留1—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来源:秦皇岛市城乡规划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