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行业特点与市场竞争

 火鸟课堂 2020-10-27

1.  地下综合管廊每年有万亿投资规模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为3244.36公里,当年新建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为1938.79公里,其中浙江省新建地下综合管廊达到了201.85公里。

表:2018年全国综合管廊建设长度

地区名称

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公里)

新建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公里)

3244.36

1938.79

52.55

34.86

13.42

5.72

41.64

34.66

西

16.31

7.75

14.45

14.5

59.47

1.84

162.35

65.87

24.84

2.44

23.7

0

147.73

69.41

96.39

201.85

39.45

65.07

195.21

94.95

西

94.44

77.97

542.54

149.44

43.56

85.13

200.27

99.76

167.92

100.14

广

175.85

63.13

广 西

90.32

67.02

64.21

14.29

16.59

18.9

149.87

124.21

68.15

8.33

237.41

142.06

西

47.38

4.4

西

192.62

188.37

32.85

27.05

112.68

22.28

35.89

20.49

84.3

126.9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城市道路综合管廊综合配建率力争达到2%左右,20%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截至2017年底,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开工长度已达4700公里,形成廊体2500多公里,在建管廊150多公里,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投资200亿元,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00公里。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市公布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规划,合计拟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2000公里以上。

2.  地下综合管廊市场竞争激烈、投资相对分散

2015年国家试点10个城市的地下综合管理建设,中央财政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其中直辖市每年补助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补助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补助3亿元。以苏州为例,此次申报的5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总长达31.16公里长,苏州还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已由城投公司牵头,与供电、水务、电信、移动、联通、江苏有线6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苏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市区范围内陆下综合管廊投资建设运营的主要实施主体,被授予特许经营权25年。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属于大行业、小公司”行业,即使龙头公司市场占有率也很小。新建的地下管廊多采用直接开挖方式,技术壁垒较低,当地工程企业基本都可以承接,市场竞争激烈。

3.  地下综合管廊的PPP可行性较高

公开数据显示,按给水、热力、燃气、电力、电信、雨水、污水等七大类管线全部入廊考虑,修建地下综合管廊比直埋方式的一次建设成本增加约4000至5000万元/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分为廊体和管线两部分:廊体造价与断面面积和舱位数量有关,按照国家试行投资标准估算,断面面积10-20㎡、1舱位的廊体造价约为0.56亿元/公里;断面面积35-45㎡、4舱位的廊体造价约为1.31亿元/公里;入廊管线大约每公里4000万元。         

     image.png

图:地下综合管廊廊体建设成本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属于准经营性项目,向用户的水、电、煤气等运营企业收取的租用费用不宜过高,以便吸引其进入。以PPP模式开发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是市政工程领域的热点,根据BHI统计,2018年初综合管廊拟在建里程6575公里,50%采用PPP模式建设。随着PPP融资和回报机制的确立,预计多地较有可能通过入廊运营企业交租金及可行性缺口补贴的方式落实PPP模式。

4.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风险因素较多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以下风险:一是我国管廊建设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规范不健全,增加管廊建设前期的工程风险;二是对于管线单位而言,开挖的一次性成本如为100万元则管线入廊每年要缴纳的费用为20万元,天然缺乏入廊意愿,项目落地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