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发】汪继强丨抑郁

 新用户78168KoG 2020-10-27

本文为原创首发

作者汪继强授权『吧啦原创文学发布

编者按

去古聊今,抑郁被定性为疾病,失了豪放,舍了浪漫,竟也消了悲凉。然春眠难醒,夏蝉添躁,秋风愁绪,冬雪慵情,人生四季都潜伏着抑郁。情绪由是而生,无从拂免,便作笑盈盈罢。

—— 编辑 老去的

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一时刻,都会突然莫名地冒出一种失落的情绪,萦绕全身。越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这种情绪便会由朦胧变得清晰,固执而绵长地在心头徘徊,挥之不去。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抑郁吧。

抑郁一词,在现代人的眼里,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在古时,抑郁则是一种浓郁的慵懒情绪,和忧悒有着相近的意思。

在我的理解里,抑郁的情绪大于忧悒。比方说,当西施捧着心口,低眉含愁、自怨自艾地走在碎石小径时,我们忧悒了。当东施效颦,一步三扭地向我们走来时,我们抑郁了。

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自从猴子学会沐猴而冠、胡思乱想后,抑郁就像病菌一样埋藏在我们的基因中。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与生俱来,同时也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的文学史之中。从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到曹植的《洛神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抑郁是一条主线,一种抒发的情绪。

古人说:北方有佳人,倾国又倾城。如果不是抑郁,国会覆、城会塌吗。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一组我们常用来形容美丽佳人的成语。在这四个典故中,也贯穿了浓浓的抑郁。

当西湖的鲤鱼正准备跃龙门时,看见西施的粉面桃花,倒影水中,鲤鱼无力跃起,它抑郁的沉回了湖底。

当大雁南飞,看见昭君在马背上频频回望故土,拨动琴弦,奏起凄凉的离别之曲,大雁不忍前行,它抑郁地落在昭君的肩上。

当似锦的牡丹盛开,看见雍容华贵的玉环,新承恩泽后的娇羞无力,牡丹羞涩的低下了头,它抑郁地闭上了花瓣。

当明月悄悄地爬上了树削,看见貂蝉在庭院焚香膜拜,哀叹自己成为男人世界的政治工具,明月收起了清光,它抑郁地躲进了云层。

不得不衷心地称赞,古人能用这么美的笔触来表现抑郁。不肖的今人,早已失去了先人的想象和浪漫,直白地将抑郁定性成精神疾病。直接泪奔。

“无限风光在险峰。”君不见,古往今来,每一位伟大成就者,无不是在孤独的旅程中追寻奇峰峻岭的别样风景。但是,俗话说:夜里走多了,自然会遇到鬼。同理,一个人长时间孤独地跋涉,心里的那份寂寞,随着时间的积累,往往会在寂寞深处转化成抑郁。

梵高抑郁了,当他把所有的情感都溶入色彩中时,他的世界也就剩下了黑与白,他开枪自杀了。

王国维抑郁了,一部《人间词话》,品尽了无上的美学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巅峰之后的寂寞,他跳进了莫名湖。

顾城抑郁了,当他在小岛上绝望地喊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他的一生始终是在黑暗中摸索,他在绝望中弃世了。

张国荣抑郁了,《霸王别姬》中的程衣蝶,成就了他的演艺高峰,他纵身一跃,化蝶仙去。

名人尚且如此,我们这些卑微的小人物,整天像蜜蜂一样,为温饱忙,为情感忙,为事业忙,忙的天昏地暗,忙的失去自我,岂不更加抑郁。

在当今的社会,抑郁已然是常态。豪取强夺,物欲横流,无不彰显这个国度的道德坠落。但凡只要还有点善良的基因,无不会因此而抑郁。

假如老子未曾驾牛西化,一定会在痛斥后抑郁。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经》,包罗了整个乾坤世界,却阻止不了后世道德的沦丧。于是乎,老子愤怒地吼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能不抑郁吗?

假如佛祖未曾涅槃,一定会在悲悯中抑郁。三藏十二部上千类的佛教经典,阐述了世人的前生后世、因果循环,也无法完全劝诫人们放下恶行。于是乎,佛祖不发一言,拈花微笑。能不抑郁吗?

假如孔子仍在周游列国,一定会在痛心后抑郁。

修《诗》《书》、订《礼》《乐》、撰《春秋》、传《论语》,确定了后世二千多年的“礼义廉耻”的道德标准,依然挽救不了人性恶面的蔓延。于是乎,子在川上曰:人心不古,礼崩乐坏。能不抑郁吗?

而埋伏在我潜意识中的抑郁情绪,是在我第一次看到八大山人朱耷的画作时被激活的。《荷花水鸟图》画卷中:孤石倒立,疏荷斜挂,一只翻着白眼的缩脖水鸟,孤独的站立在上大下小的怪石之上,冷冷地瞪着画前的我们……一种从未有过的抑郁从心底袭来,如水银泻地,无处可逃。

往后,在中国灿若星辰古诗词中,又无数次地被点燃这种抑郁的情怀。

豪放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苍茫大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苍凉孤独,寂寞的让人抑郁。

婉约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腔愁绪,百转千回,化精钢绕指柔,那种借物拟愁,愁的让人抑郁。

悲凉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行清泪,泣中带笑,笑中有痛,世人皆醉我独醒,那种痴迷癫狂,心痛的让人抑郁。

哎,古人这凄美悲凉的意境,说明抑郁是来自生命中的一种感觉,是人类无法逃避的一种情绪。倒是觉得唐人比宋人开朗,就抑郁的程度,唐以前愈少,宋越是往后,阴柔的就越多,无病呻吟的也越多,抑郁也就越发严重。到了今天抑郁已然严重到无药可救,只好用中国梦这类偏方,来疾病乱投医的地步了。

一声叹息,一地鸡毛。

春眠难醒、夏蝉添躁、秋风愁绪、冬雪慵情,人生四季都潜伏着抑郁。

既然逃不掉,就勇敢去面对,就让我们以平静怡淡的心态对待心中的抑郁吧。不妨把它当成一种美,如吟唱诗词,秉持一颗欣赏的心,不拘泥一事,不痴迷一物。多走走,多谈谈,多看看书,多听听音乐。抑郁只是人生中众多情绪里的一种,如天空中偶尔飘过的一块乌云,过后便是那迷人的雨后天青色。

“夜半酒醒人去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抓住生命中的每一瞬光华,笑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无论好与坏,都带着微笑,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后记:

将此文献给有抑郁情节的亲们,包括我自己。唯有坚强,方不坠落。

文 汪继强 | 图片 网络 | 编辑 老去的枝 司如研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